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其他人也許要想到轉行了。但是,朱新禮卻沒有這樣考慮,他沒有被這撲麵而來的嚴峻態勢所嚇倒,決心反而更加堅定:我們必須保住純果汁市場,在其他領域不爭短長,重點永遠放在純果汁市場上。
朱新禮對中國的果汁前景充滿信心,是有他的道理的。他說:“純果汁在歐美風行100多年了,至今仍然備受歡迎。水果深加工在中國不僅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而且關係到農民致富,農業轉型的大問題。果農歡迎,政府支持,消費者喜愛。我這輩子做好這件事就不錯了。”
“專注是需要時間耐力和眼光的。整個果汁產業鏈不僅涉及的環節多,而且耗費的時間長。比如說果樹的掛果至少需要幾年時間,僅這幾項,沒有五到十年的工夫都不可能達到。這正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朱新禮如是說。
2007年中國柑橘產業發展論壇上,回首往事,朱新禮說:“我做果汁15年,深深體會到,做果汁是一項甜蜜的事業,健康的事業,需要大量的投入,嚴格的管理和專注的態度。”這既是朱新禮的體會,也是彙源成功的經驗。
“鏈接參考”
建立政權靠槍杆子,搞好企業靠掌握獨特的技術或工藝,靠擁有特色的服務項目或內容。不同的企業表現的形式和內容各不相同。從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看,在火熱的市場中有的表現為不被大多數商家發現的潛在的市場或商品;有的表現為那些冷門的商機;有的表現為突破通常的行業規則中的產品或服務;有的表現為獨有的原材料、能源、產品、科技創新成果等物質形式的資源;有的表現為獨特的科研、管理、文化、工藝、服務等非物質的資源等等。在西方,20世紀90年代初密歇根大學教授普拉哈拉德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哈默爾共同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也稱之為企業核心能力這一理論。由於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家把企業看做是一個無異質的“黑箱”,無法解釋同類的企業為什麼會有優劣之分;同時由於當時從事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業績不佳,企業“歸核化”運動要求研究學者必須重新認識和分析企業。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順應時代的要求,把研究的視角投向了企業擁有的特殊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對許多大公司的研究分析得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成敗的關鍵。這一理論很快風靡全球。組織對企業擁有的資源、技能、知識的整合能力,“是組織中的累積性知識,特別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生產技能和有機整合多種技術的知識”,並據此創造出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的經營理念、技術、產品和服務。
小知識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容
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國外一些大的企業或公司,像IBM、鬆下、西門子、微軟等公司都成立了專門的技術開發機構,國內的海爾、格力空調、遠大中央空調等知名企業也具備這樣的機構和優勢。在長期激烈的競爭中,搶得先機,形成自己的技術積累,使別人難以模仿和超越,確保企業的競爭優勢。這種能力通常也被企業稱作技術儲備。
企業的戰略決策能力。企業的戰略決策決定了企業核心資源的配置。在產業發展相對穩定的時期保持企業核心能力和積累的一致性,準確預測產業的動態變化,適時進行企業核心能力的調整。
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它涉及企業營銷網絡及渠道的管理和控製。運用科學的營銷方案,培養優秀的營銷隊伍,有效利用廣告效應,將企業的技術優勢外化為市場競爭優勢。
組織協調企業各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生產的能力。麵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企業要有優勢,必須始終保持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協調、統一、高效。它涉及到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戰略目標、信息傳遞、激勵機製和企業文化等方麵。根據生產中不同階段要求,有效組織資源,並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運轉。信息化為協調提供了足夠的可創性。
市場應變能力。客觀環境時時都發生變化,企業決策者必須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保持經營方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若出現無法預料的事件,如某項技術的發明、政府政策的調整等等,企業就必須迅速、準確地拿出一套應變的措施和辦法,把可能對企業自身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第二章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與經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