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 2)

在此之後,各種抄本、刊刻本很多。較為著名的有明末毛氏汲古閣抄本《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現藏於上海圖書館。清抄本《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清抄本《誠齋集》一百二十卷殘本,現均藏於北京圖書館。除此以外尚有明清各種詩集抄本殘卷,限於篇幅,不一一列舉。

現今最為常見的是四庫全書本、四庫全書薈要本和四部叢刊本。四庫本采用的是翰林院編修汪如藻家藏本,謬誤較多。薈要本糾正了四庫本中的不少錯誤,而且附有校記。四部叢刊影印繆荃孫藝風堂所藏影宋抄本,其底本即為嘉定元年刻本,此本保留了《誠齋集》最早麵目,故而最為學界所推重。

此外,清乾隆年間吉水楊氏家刻本《楊文節公文集》八十五卷,其中詩文各四十二卷,附錄一卷,是據家藏舊抄本刊印,可與宋抄本相印證,極具參考價值。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古籍整理工作的進行,對楊萬裏作品的整理也步入新的時代。其中重要的選本有周汝昌的《楊萬裏選集》,於北山的《楊萬裏詩文選注》。《全宋詩》、《全宋文》分別收錄了楊萬裏的全部詩、文作品。其中《全宋詩》以宋代端平刊本為底本,校以淳熙、紹熙年間《誠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荊溪集十卷西歸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續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刻本,參校汲古閣抄本《誠齋集》及家刻本《楊文節公文集》,是最為完備的楊萬裏詩集。王綺珍《楊萬裏詩文集》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參照家刻本《楊文節公文集》,校以四庫本、薈要本,還參考了一些總集、史傳、筆記、方誌,完整收錄楊萬裏所有詩文作品,是目前最為完備的楊萬裏詩文總集。

本書所評注的楊萬裏作品,是以《四部叢刊》影印宋鈔本為底本,參校王琦珍整理的《楊萬裏詩文集》,詩作部分參校《全宋詩》,擇善而從。作品大致按年代先後為序。限於本書體例篇幅等方麵的要求,我們選注了楊萬裏有代表性的詩作百餘篇,全部詞作八篇,以及文十餘篇,以饋讀者。為方便讀者使用,末附“楊萬裏年譜簡編”、“楊萬裏研究重要參考文獻”及“《楊萬裏集》名言警句(正文中用著重號標出)。成書過程中參考了學界專家的成果,在此表示感謝。同時,限於著者水平,書中難免謬誤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薑劍雲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