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譚壘接到一個市民打來的電話,說是某居民區又在強拆一批房屋,因補貼未談好,有釘子戶又要點火自焚。譚壘放電話即刻趕到了現場,現場負責協調的正是分管的劉副市長,釘子戶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隻見他擰著一桶汽油站在屋頂上。雙方呈劍拔弩張之勢,劉副市長可以說是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跑上跑下。看到這場麵,譚壘有些觸動,為了讓現場的消息及時傳達出去,她即刻寫了一個短稿用手機發到了市裏的即時新聞網。
可采訪結束譚壘剛回到辦公室,她就被王一超叫到了他的辦公室。見王一超板著個臉,一臉的不高興,譚壘打趣地問:“是誰借了你的錢沒還?”
“你!”
“我?”
王一超問:“你今天的稿子怎麼發得那麼快,現場就發給了即時新聞網?”
“是啊!”譚壘說:“不是你說的嗎?有好新聞可即時發給即時新聞網。”
“可稿子我還沒看……”
譚壘明白他什麼意思了,輕鬆地說:“哦,那你放心,我是完全按照你的‘有話這樣說’的要求發的稿,這回不會有半點差錯的!”
“哎呀!這回差錯可大了!”王一超一臉愁容。
“啊?”譚壘聽後臉色陡然變了,心想,莫不是哪位編輯又把她的稿子給修改了?她立即上電腦把網頁打開,仔細看了一遍後,心神這才安定了,說:“這不是原汁原味的嗎?人家一個字也沒動,蠻好的嘛!”
“我聽說現場不是這麼一回事,是他們的粗暴言行激怒了拆遷戶,於是他們就澆灑汽油……”
譚壘指著電腦上的文章試著問:“照你的意思,是不是應該在這句之前加個‘不’字……”
“你說呢?”王一超反過來問她。
譚壘這就奇怪了:“是不是我寫的每篇東西你都要加以反駁才是?”王一超沒有哼聲,譚壘又換了個口吻:“有話這樣說,這是誰說的?”
“是有的話要這樣說,可有的話要那樣說……”
譚壘聽得有些像在繞口令,她弄不明白了:“那什麼話該這樣說什麼話該那樣說呢?”
“這……這……”王一超這了個半天也沒說出一個道道來。
譚壘隻有直麵稿件了:“那好,我問你,我這回的稿又錯在哪裏了?那是我親臨現場采訪耳聞目睹的。”
王一超說:“錯在你這篇稿根本就不該發。”
“那為什麼?”譚壘奇怪了。
“那……那……”王一超那半天又卡殼了。
“你今天是怎麼啦?說起話來吞吞吐吐的!”
“……實話跟你說吧!那個拆遷戶就是我的家……”
“啊?”這回譚壘確實是驚訝了,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為避免尷尬,她故意轉口說:“哎,我不是聽說你家是住在花園樓盤嗎?”
“那……那是要臉,說得好聽的,假話。其實我家是住在花園樓盤的邊上。”
譚壘笑了:“我說王一超,怪不得人家叫你大嘴王沒錯,你天天這樣說話做事,累不累呀?”
王一超搖搖頭說:“要想活得人模人樣,誰不累呀!我不也是沒有辦法嗎?”
譚壘正視道:“現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人模狗樣了吧?”
王一超望著譚壘,這回是徹底地啞巴了,攤在了椅子上。
見他那付狼狽樣子,譚壘想了想說:“要想不累,要想活得人模人樣,辦法我倒有一個。”
“什麼辦法?”王一超一聽又來了精神。
譚壘故意拖長音調說:“有話這樣說!”
王一超以為她在諷笑他:“你……”
譚壘認真了:“我說的這樣說,那就是要實事求是地說,說真話。你知道說真話的好處是什麼嗎?那就是忘記了自己曾經說過什麼。說假話的人,那是成天要提心吊膽、怕被別人戳穿的!”
王一超現在好像悟出了什麼,望著譚壘,嘴裏一直在玩味地念道:“有話這樣說、有話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