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老幹部工作(3 / 3)

四、充分發揮“餘熱”,當好“五個功臣”

老幹部們雖然退下來了,但是,他們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熱情,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經濟社會發展,關心幹部教育事業的發展。他們的優勢依然存在。他們黨性比較強、覺悟比較高,辦事認真、講原則,許多老同誌有著豐富的閱曆、智慧和經驗。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退下來的老同誌當中,有許多人的身體還比較健康,還可以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了利用好老幹部這一塊寶貴的人力資源,調動老幹部的積極性,校院積極響應市委和市委老幹局的號召,在老幹部中組織開展了創建“五個功臣”活動。

一是發揮老幹部的監督作用。按照校委製定的通報情況製度,校委每一季度(或遇到學校有重要決策、重要活動、重要工作時)都要由校委領導向老幹部們通報一次情況。老幹部們也非常關心黨校事業的發展,對校院的許多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例如,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上,指出了許多漏洞和不足,要求校委健全製度、從嚴管理。在財務管理上,提出要加大公開力度,財會人員要定期向全校公開財務開支情況等。

二是發揮老幹部的“傳、幫、帶”作用。為了提高黨校教師的講課水平,1998年我校成立了教學督導組。校委從離退休幹部中抽調了幾名有豐富教學經驗、工作認真負責的老教授、老領導作為督導組的成員。成立督導組以來,至2011年已經換了三屆,他們為校院教學水平的提高發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三是發揮個人特長,參加社會活動。如:2009年李雲樓、劉寬心二位老教授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分別是:《往事隨筆》、《詩選》、《民族——長治》。魏玉鏡同誌在武鄉《鄉音》刊物上也經常發表文章,2010年又出版了兩本書即《古稀憶事》、《武鄉縣魏姓家族曆史資料彙編》上、下冊。李麗君同誌還參加了《中國老年報》舉辦的慶祝建國60周年有獎征文活動。楊長廷同誌在《長治老年》擔任副主編;甄天任同誌曾擔任過扶貧基金會理事;張守文擔任過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劉靈則同誌擔任太行公園太極拳輔導站理事、黨校家屬院院長職務等。一些老教授還經常在各種場合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再一次展示了老幹部的魅力。

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著力加強自身建設

做好老幹部服務管理工作,必須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甘願奉獻的老幹部工作隊伍。

一是我們建立了定期理論學習和業務製度。每周一政治學習,每周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二是加強檔案管理。對校院離退休幹部每人建立了一份詳細檔案,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老幹部電子檔案,為做好老幹部服務管理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三是加強宣傳工作力度。強化了對內、對外的宣傳,大力為老幹部工作造勢。校院還投資一萬元給老幹處購置了電腦、照相機各一台,建立有電子郵箱,大大方便了宣傳的渠道。

四是校院全麵落實全省老幹部工作係統“務實高效、服務規範、秩序優良、環境優美、作風嚴謹、形象良好”的“二十四字”部門建設標準和“主動思考、用心工作、勇於負責、團結協作、不求名利、遵章守紀”的工作人員“二十四字”行為要求,工作中我們開展了“確立一個根本”、“樹立三個觀念”活動。“確立一個根本”即開展“以老幹部為本”的思想教育。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深刻認識老幹部的特殊地位。“樹立三個觀念”,即一要樹立老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的觀念,熱愛老幹部事業;二要樹立老幹部工作無小事的觀念,高標準,嚴要求,做好每件工作;三要樹立老幹部是特殊群體要特殊對待的觀念,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特事特辦,上下滿意。使老幹處自身建設呈現出新氣象,隊伍素質明顯提高,整體工作全麵推進,得到校委和老同誌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