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政治運動(1 / 2)

1956年至1966年,這十年間,長治市委黨校處在發展時期。在長治市委的直接領導下,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黨校其他各項事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成績是主要的。但是黨校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從1957年下半年以後,長治市委黨校和全國一樣,在“左”的錯誤思想的影響下,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不可避免地受到“以階級鬥爭、路線鬥爭為綱”的“左”的錯誤的衝擊,使得校黨委不得不集中相當大的精力去參與曆次政治運動。

一、整風和反右派鬥爭

1957年4月27日,黨中央發出《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黨進行一次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這是我們黨發動群眾向黨提批評建議,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正常步驟。市委黨校根據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於5月份進行了動員,開始了整風運動。全校教職工分四個階段進行,即學習文件,領會精神,明確目的;聯係實際,揭發問題;進行辯論,弄清是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思想總結。在整風中采用大鳴大放、大字報的形式給領導提意見。雖然方法有些不妥,但運動初期的發展還是較正常的,無論是領導還是群眾,都對自身存在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的思想及表現進行了清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957年6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的指示》,《人民日報》發表了《這是為什麼?》的社論,全國陸續開展了大規模的反“右派”鬥爭。當時,就全國的形勢看,開展“反右”鬥爭是很必要的,但遺憾的是這場鬥爭被嚴重地擴大化了。7月份,市委黨校抽調三分之二的人員(主要是教師和各處室領導)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分別下到各廠礦、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農村,參加反“右派”的鬥爭。由於大部分教學人員下廠下鄉搞運動,1957年黨校停課一年。整個反右鬥爭一直持續到1958年6月結束。在這次運動中,市委黨校受當時大氣候的影響,也曾錯誤地把一些同誌思想上的某些錯誤認識和工作中的某些缺點當做“右派言行”進行批判,傷害了一些同誌。另外還對一名同誌進行了錯誤的定性處理,雖未打成右派,但按“思想極右”作了組織結論,給這一同誌造成了不幸。這次運動雖然是必要的,但由於犯了擴大化的錯誤,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使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受到破壞。由於黨校的同誌下去搞運動大都是運動的領導和骨幹,因此也損害了黨校幹部的形象,使黨校建設和教學工作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二、“大躍進”運動

1958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在南寧召開了工作會議,討論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和預算,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條》,重申了1949年建國以後“不斷革命”的理論,要求來一個技術革命,要在15年內趕上或超過英國。毛澤東同誌在會上再次批評了1956年的“反冒進”,提出苦戰三年使大部分地區麵貌基本改觀的號召。會議之後,黨內急於求成的“左”的錯誤思想迅速發展,在農村很快形成了大規模的興修水利、積肥等群眾運動,實際上農村“大躍進”運動已經開始。1958年下半年黨校基本上以“大躍進精神”培訓了一批幹部,學員在校期間,抽出一定時間下鄉參加勞動,深翻土地。學習班結束後,黨校大部分同誌都下鄉、下廠大煉鋼鐵。當時有的同誌對黨校教師大煉鋼鐵不理解,馬上受到來自各方麵的批判,“不怕辦不到,就怕想不到”這已成為不少同誌的一種信條。“大躍進”運動的開展不僅衝擊了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正常工作秩序,助長了“浮誇風”、“共產風”等不正之風的蔓延,在經濟上造成巨大的浪費,而且也使得“左”的思想傾向在黨內進一步發展。由於黨中央、毛主席及時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並加以糾正,才使得消極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三、“反右傾”運動

1959年9月至12月,根據黨的八屆八中全會通過的《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的決議精神,按照市委的部署,市委黨校一方麵在全校教職工中開展“反右傾鬥爭”。按照學習文件,大鳴大放;專題辯論,重點批判;個人檢查;思想總結四個階段進行。由於“左”的思想指導,運動中對一些敢於實事求是反映情況的教師和幹部進行了不恰當的批判和鬥爭。例如,當時錯誤地對馬玉祥同誌大小會批判達8次之多,並扣上“右傾主義”的帽子。另一方麵,在農村生產隊長輪訓班的教學中,貫徹了“反右傾”的指導思想,也造成了不良影響。就全黨來講,這次“反右傾鬥爭”,再一次破壞了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嚴重地削弱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在經濟上打斷了糾“左”的進程,使“左”的錯誤在黨內又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