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曲垓下歌中的千古絕戀(3 / 3)

其次,他太過殘暴。英雄好像都有嗜血的情結,項羽更甚,動不動就殺人。當年為起兵找借口,他不惜砍下會稽太守的人頭。因為意見不合,又一刀結果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軍”宋義。在新安城南,因為擔心軍隊裏秦國的降卒不聽命,竟連夜出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

而項羽最大的毛病,就是“婦人之仁”。當初,他的老謀士範增辛辛苦苦設下鴻門宴,欲替他一舉除掉心腹大患劉邦。範增在宴會上連舉佩玉,暗示再三,可他竟“默然不應”。劉邦佯裝委屈地辯解了幾句,他腦子轉都不轉,脫口就把曹無傷給出賣了。再後來,在烏江岸邊,因為心疼自己的戰馬,“不忍殺之”,便賜給接他過江東的亭長。這些小事都說明這個五大三粗的楚霸王,在勇敢的外表下還有一顆溫柔的心。

對於一個欲成大事的英雄來說,這些“婦人之仁”實在要不得。可對一個女人來講,大丈夫心腸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在那樣的亂世之中,一個豪氣衝天,英勇無比,又柔情萬丈的霸王……虞姬又怎麼可能不愛上他。

幸運的是,項羽對於虞姬的感情回報最熱烈的情緒。

傳說他平生隻對兩個生命寄托過情感,一個就是他在吳江放生的烏騅神駒,另個就是陪伴他走到盡頭,甚至為他付出性命的虞姬。

自古以來,美人多是英雄的附屬物、戰利品或交易物罷了,很少有真愛可言。然而,項羽和虞姬之間卻是實實在在的愛情,不摻一點假。英雄不棄自己的美人,美人也甘為自己的英雄赴死。為了愛,一個不後活,一個不獨生。至今想起他們的故事,依然覺得會令山水無色,天地動容。史書記載,項王死後,他的老對手劉邦親自祭拜,“泣之而去”。這樣做,一方麵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意,另一方麵也許是在歎項王獲得了真愛,而自己沒有吧。

(三)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生一世一雙人

我不止一次想象過虞姬的樣子。

在大浪淘沙的千古曆史中,悲情的女子太多,隻有虞姬似乎是揣著幸福和完美死去。她的愛情,是如此的圓滿。她的情人又是如此的癡情。以至於人們想起來她,總會用一種豔羨的語氣去描述。

一生一世一雙人。

這是多麼完美又壯烈的結局。

如天空的煙花般燦爛奪目,最後留下一抹流星般的印記。

誰不羨慕虞姬,誰不想成為那浪漫的又偉岸的胸懷中唯一的女子。

我猜想,她第一次初見項羽,是在煙花三月的江南吳地。

春風吹過巍峨大氣的秦都鹹陽,吹過冬雪初融的淮水,吹到沐陽縣那個叫做顏集的小鎮。此時的顏集,尚是個和平的小城鎮,沒有苛刻的管製或是嚴密的監察,因此輕易地容下了殺人避禍的項梁,以及他的侄兒,項羽。

初見應該會在江東子弟的宴席上吧?但我一直幻想,真正的相遇,遠在那之前。也許相遇在水光瀲灩的春溪,她鼓瑟於桃花樹下,他舞劍在春溪水旁,忽而回首,兩兩相望。

好像寂靜的時光裏猛然揚起漫漫煙塵,又好像一夕之間花樹開如雪,紛紛落,二人心中都輕輕地漫上別樣思緒。深邃的重瞳對上含情的水眸,仿佛除卻這相視,餘下的都成了背景。

而後便是江東子弟的宴席,席上那個輕狂的英雄少年自是吸引了無視關注的視線,連名滿吳中的美人虞妙弋都暗暗傾心。而這一雙璧人也是天生絕配,一來二去,也在眾人祝福之下,拜了天地,做了夫妻。

虞姬肯定記得那個永生難忘的夜晚。燭影搖紅,珠簾流紫,她鳳冠霞披,含情帶怯,他眉目疏朗,唇角含笑。

芙蓉帳暖,春宵一度。

“項君,項君,妾擬將身嫁與,切莫負我一生心,千行淚……”

秦朝末年,社會動蕩。秦君殘暴,民不聊生。各路人馬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暴政。項羽亦打算攜八千江東子弟,隨叔父項梁一起,北上關中,起兵反秦。

聽聞此事,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收拾行囊,打算隨夫遠行。不是沒想過挑燈賞雪的愜意,不是沒想過風日灑然的平靜。此時的虞姬也不過是陌陌紅塵中一介平凡女子,也該想過細繡女工,相夫教子。可她也明白,所愛的項羽又怎是平凡之輩?他勇猛威武,他精通兵法,他心懷大誌,他不甘平凡。

選擇了這樣一個人,就注定要選擇他的人生。

脫下華美的綾羅,丟下繁複的珠花,收起心愛的古琴,拿出青鋒的劍匣。

劍鋒所指,青雲蔽日。

向來溫婉如水的江南女子,眸中卻射出鋒銳的雪光,身著輕便的紅裙,好似烈火中涅盤的鳳凰。

項目此時必定發現,曾在深閨中的虞姬,此事仿佛開匣而出的明珠,璀璨奪目。

所謂女中豪傑,怕也不過如此。

而後便是漫漫征程。

度過烏江,一路北上,走過漠漠荒原,走過青青草場。一路征戰,狼煙四起。金戈鐵馬,血染黃沙。

虞姬再也回不到她的江南。

前是千萬敵軍。

後是烏江屏障。

耳邊是陣陣喊殺。

斜陽如血中,項羽回首,望見的形影不離的虞姬。

他心中那份篤定的愛意,定然再多了幾分。

十麵埋伏後的垓下之圍再次堅定了這個男人的愛情。

也許是他走投無路隻能愛一女子。

也許是他真的情比金堅,不離不棄。

這個時候的我們寧願相信,他們早就彼此托福,矢誌不移。

於是項羽說:虞姬呀,我該拿你怎麼辦?

於是虞姬心甘情願赴死,道:賤妾聊何生?

用一己之血,喚醒項羽的鬥誌,終究不過是希望項羽能夠突出重圍,死裏逃生。

隻是虞姬忘記了。

沒有了她的項羽,又如何再苟活下去。

江畔自刎,不過是早已命中注定的結局。

若有來世,化作花鳥魚蟲,結廬相伴吧。

§§第五卷 愛是寬容忍讓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