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看得懂,用得上,腰椎問題幫幫忙1(1 / 3)

本章主要介紹了腰椎的結構、腰椎病引起的相應症狀,以及日常防治腰椎病的有效方法。通過閱讀,我們從中了解到,腰椎與頸椎一樣,由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被頻繁使用,所以容易受到傷害,從而出現腰椎間盤突出、腰肌損傷、腰椎退化萎縮、風濕或類風濕腰痛等腰椎病。因此,我們就有必要端正態度,采取正確的鍛煉和治療方式,對腰椎病做到病前預防、病後無憂。

查一查腰椎的戶口腰椎段家族中最容易受傷的三位成員腰椎在胸椎下麵,共有5個。前麵我提過,為了方便研究和理解,我們把第10胸椎下關節到第12胸椎,也劃為腰椎段。這樣一來,這裏所說的腰椎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延長了,是從第10胸椎下關節到骶椎的上關節。

在腰椎段家族成員中,第11胸椎和第12胸椎的地位比較特殊。

因為從第1胸椎到第10胸椎,每塊椎骨都連著一根肋骨,然後這些肋骨再與胸骨相連,一起圍成了整個胸腔,從而比較穩定。這就好比10條船,在江麵上一字排開,並且船與船之間有鐵鏈相連,就算遇到颶風大浪,它們也不會輕易翻船。

但是第11胸椎和第12胸椎就不是這種情況了,與它們倆相連的最後兩對肋骨屬於浮肋,即不與胸骨相連。這樣一來,這兩塊胸椎向脊椎要健康的穩定性相比於其他胸椎,就差得多,因此在腰部活動的時候也最容易受傷。比如有些老年人,在進行健身鍛煉時,不小心猛然一轉腰,就很容易傷到第11、12胸椎。

另外,如果我們從側麵來觀察整個脊椎的生理彎曲,也會發現,第11胸椎和第12胸椎,恰好位於兩個生理彎曲(即胸椎後凸和腰椎前凸)的轉折點。處在這樣一個位置,不管是胸椎還是腰椎受到壓迫,它們倆無疑都不可幸免地要遭受力的傳遞,從而跟著受壓。而在第11胸椎和第12胸椎這個地方,有幾條脊神經通過,一旦它們受擠壓,就會使這些神經所掌管的髒器,如腎、腎上腺、膀胱、大腸,甚至盆腔裏的所有髒器,都會受到影響。

由此可見,作為腰椎段“排頭兵”的第11胸椎和第12胸椎,它們不僅肩負著重任,而且還最為脆弱,如果平時我們不注意對其進行保護,就很容易發生意外,甚至使整個腰椎段出現問題!

但是,在整個腰椎段家族中,容易受傷害的不止是第11胸椎和第12胸椎,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腰椎骨—第3腰椎。第3腰椎被稱為腰椎的中段,從圖上看,它的位置也很特別,正好處在腰椎生理彎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的位置T10L1L5L3曲的頂點處,並且橫突相對較長,所以這裏也是扭力聚集的部位,因而也容易出現損傷。

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個性和時尚,總是把腰帶紮的鬆鬆垮垮的,有的幹脆直接吊在胯上,認為這樣才好看。但實際上,腰帶如果不係在第3腰椎上(腰部隆起的最高處),就會使它失去一個很好的外界保護,一旦不慎受到外力撞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總之,了解了腰椎段家族中這三位特殊的成員,我們以後可要小心了,一定要對它們格外照顧,否則就會給自己的腰部惹上大麻煩!

拿個顯微鏡好好看看腰椎的模樣前麵,我們已經了解了頸椎和胸椎的結構,那麼腰椎是什麼樣子的呢?

其實,腰椎和頸椎、胸椎一樣,也是由三部分組成:椎體、椎弓和突起。不過由於腰椎上連胸椎,下連骶椎,本身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它的椎體要比頸椎和胸椎的大,而且厚,主要也是由鬆質骨組成,外層的密質骨比較薄。

上關節突椎體乳突椎體椎孔橫突橫突副突乳突棘突下關節突腰椎(上麵觀)、腰椎(側麵觀)棘突如果換個角度,從側麵來看腰椎的椎體,它就像一座坡度平緩的小包,並且因為腰椎從上到下,每一塊椎體所承受的負荷逐漸增大,所以椎體體積也從第1腰椎到第5腰椎逐漸增大。這種獨特的結構特點,可以使腰椎承重和傳遞力的功能更為穩定。

再來看腰椎的椎弓及突起。它們位於椎體後方,包括椎弓根、椎板及左右、上下關節突、棘突和左右橫突7個突起。

其中,在椎弓根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個凹陷處,稱為上切跡和下切跡。上一個椎體的椎弓根下切跡和下一個椎體的椎弓根的上切跡,共同構成了椎間孔,裏麵有脊神經通過。

而上下關節突、棘突及橫突這些像樹杈一樣的突起,則是肌肉和韌帶附著的地方,它們和椎間盤一起連接上下腰椎,使5塊腰椎骨形成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