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前麵我們說過,胸椎有交感神經,分別主管著相應的髒器。而在大椎到第5胸椎這一段,共有5對交感神經控製著心髒,起到加快心髒跳動的作用。其中,大椎下麵是通向心髒的第一對交感神經,由此可見它對心髒的重要性。如果它發生錯位,那麼其下的交感神經就會受到壓迫,從而影響心髒功能,這無疑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個巨大的威脅!
大椎胸大椎的位置或許有人會問:刁老師,既然胸大椎的作用這麼重要,那麼它是否出了問題,我怎麼知道呢?
這個並不難分辨。一般來說,當大椎出現異常時,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它的周圍會經常疼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頸酸背痛。這個現象在辦公室一族中很常見,因為這類人,由於整天操作電腦,或低頭寫東西,需要伏案。此時,如果坐姿不正確,比如身體向前傾斜,就需要胸椎來支撐頭部和肩膀。時間長了,他們就會感覺脖子發酸發痛,背部也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是胸大椎出了問題,還以為是頸椎病,因此難免就會出現誤診的情況。
其實,大椎有問題,與頸椎異常是分不開的。如果頸椎正常,可以自由旋轉,那麼它對大椎的影響也會比較小;相反,若頸椎發生退化、錯位或長骨刺,必然就會使頸椎間盤變薄從而導致頸椎僵硬,並且有不好的形狀。
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想象以前那樣轉頭、用力,就會對大椎產生壓力、衝擊和扭力,從而讓大椎深受傷害。而一旦大椎這個第一要塞出了問題,那麼它下麵所領導的各個胸椎都會隨之發生一連串的反應,比如增生、退化、錯位等,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整個胸腔就會受損。
古人曾經說過,得中原者得天下。大椎作為整個胸背部中原的第一要塞,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隻有保證了它的健康,我們的健康與長壽才有基礎。
胸椎錯位,各種疾病找上門來胸椎錯位的兩大主因及預防方法前麵我們已經了解了,當胸椎發生錯位時,刺激到胸脊髓神經,就會使相應的髒腑出現相應的病症,從而對整個內髒功能及全身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
那麼,好好的胸椎為什麼會發生錯位呢?不外乎以下兩大原因:
一是基礎因素,即年齡的增長和身體代謝功能異常。當人在20~27歲的時候,椎間盤就開始發生退化,逐漸萎縮並變矮,胸椎椎間隙隨之變窄,胸椎的上關節突會變長,並伸向椎間孔,從而使椎間孔變小。而胸神經是經過椎間孔的,一旦上關節突刺激到了胸神經,就會使胸神經所控製的髒器出現病變。另外,如果胸椎受到外力損傷,或者受涼時,也會因身體代謝功能異常而導致胸椎錯位,尤其是那些因胸椎病而做了手術的病人,在手術之後,容易複發或留下後遺症。
二是誘發因素,即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胸椎與肋骨相交,共同形成了胸廓,保護著裏麵的髒器,所以在肋骨的製約下,胸椎隻能在很有限的範圍內活動。一旦頸椎或骨盆發生不正常的扭曲,就會影響胸椎結構,使其也發生扭曲,出現錯位。
所以生活中,有些人習慣半躺在沙發或床上看電視、看書;長期睡過軟的床以及睡姿不良;經常坐著或站著等,這些情況都會使胸椎發生變形。特別是那些長期以特殊姿勢進行重體力勞動的人,如裝卸工、司機、礦工等,很容易因長時間使用上肢和彎腰駝背,導致胸椎椎間關節突錯位,引發胸椎疾病。
從上麵的分析不難看出,年齡因素我們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在慢慢地衰老,誰也不可能永葆青春,而外傷因素和工作方式呢,很多時候也不是自己能夠控製的。所以要想預防胸椎錯位,最最主要應該做的工作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這一點往往被很多人所忽略,胸椎出了問題,他們總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症結!根本沒意識到問題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
怎樣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這個話題就很寬泛了。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生活習慣上就大不相同。但以下幾方麵,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注意:
首先,經常坐著工作或學習的人,在坐姿上,要挺直腰背,使胸椎處於正常的生理曲度;經常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不要騎過矮的車;睡覺的時候,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以仰臥及左右側臥輪換為宜。
另外,平時要多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五、六節,以預防和矯正胸椎椎間關節突錯位。還可以多進行肌力平衡運動,比如跑步、遊泳、打太極拳等。
總之,胸椎雖然不像頸椎那樣經常給身體惹麻煩,但並不代表它不會惹麻煩,而且一旦惹麻煩就是大麻煩。所以大家還應該從生活細節入手,多多養護好胸椎。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看看你的胸椎是否健康門診中,很多患者都問我:“刁老師,既然胸椎這麼重要,那麼我怎麼知道自己的胸椎是否健康呢?
”這個其實並不難。前麵我一再強調,胸神經主宰著內髒的健康,當胸椎發生錯位時,胸神經受壓,就會波及內髒,使它們表現出相應的症狀。所以從這一點入手,我們隻要根據自己內髒的症狀,基本就能判斷胸椎的健康狀況了。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麵我把胸椎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所對應的脊神經受到刺激時,所導致的內髒症狀分別如下:
第一部分(第1胸椎至第5胸椎):這部分胸神經主要是控製心髒、肺髒的,特別是第1、2、4、5胸椎,與心髒神經叢關係非常密切。
所以如果這部分神經受到刺激,就會導致心房顫動、早搏、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冠心病、心律失常、肺及支氣管病、乳腺增生等疾病。
第二部分(第5胸椎至第8胸椎):這部分胸神經主要控製腹部的肝、膽、脾、胃、胰、十二指腸及小腸等器官。如果這部分神經因胸椎錯位受到壓迫後,就會導致肝膽病、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消化不良、腹瀉、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第三部分(第9胸椎至第12胸椎):這部分胸神經主要控製腎,因此如果它們出了問題,會導致腎功能失調,出現尿血、尿混濁、尿不暢、浮腫、渾身無力等病症。
以上方麵,如果用“中醫刁氏脊椎病症狀歸椎自我診斷圖”來幫助理解,就更清晰明了了。
向脊椎要健康以後隻要大家對照這張圖,發現自己有以上一種或幾種症狀時,在排除其他病理原因後仍不能找到根源的,就應該考慮可能是胸椎出了問題。當然,症狀較輕的,可以通過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五、六節以及改變坐姿、睡姿的方式來自己調節。但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就需要盡快去醫院檢查了。
輕鬆治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胸椎治療方案有一天,我在電梯裏遇到鄰居張先生,看到他總是用手捂著肚中醫刁氏脊椎病症狀歸椎自我診斷圖(胸椎部)咳嗽、胸悶氣短、心悸咳喘、胸悶氣短、多汗,上肢尺側及第4、5指痛麻賬,手部皮膚青紫厥冷(雷諾綜合征)胸悶氣短心悸、左胸痛、左心區痛、心絞痛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腸潰瘍,脾、胰症狀免疫係統功能失調腎功能下降、性功能障礙、腰胳部痛胸悶氣短、肺及支氣管症狀胃痛,肝、膽症狀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腸潰瘍,脾、腱症狀胃功能下降、尿血、尿混濁、尿不暢,表情有些痛苦,就問他怎麼回事。張先生對我抱怨說,自己最近工作很忙,吃飯沒有正點,於是經常覺得胃痛、反酸、嘔吐,甚至有時候晚上都折騰得睡不著覺。雖然老婆給他買了一大堆的中藥、西藥,可吃了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
聽了張先生的描述,我建議他查查胸椎。一聽此話,張先生一臉的不可思議,說他聽過胃病和飲食、體質有關,但從沒聽說過還與胸椎有關係。後來,張先生還是半信半疑地來到我們這裏,通過胃鏡和拍X光片檢查,我發現他得的是胃潰瘍,並且第5胸椎到第7胸椎發生了錯位。於是我給他用手法正脊複位,配合脊椎推拿,結果治療10次後,之前胃痛、嘔吐、反酸等症狀全部消失了,繼續治療20次後,胃潰瘍徹底痊愈。
看到這裏,有人可能覺得還是不太相信:胃潰瘍和胸椎有什麼關係?一個在裏麵,一個在外麵,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實際上,很多內髒疾病都是和胸椎有關的,這一點前麵我們已經了解過。而具體到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上,由於二者的病因和臨床症狀比較相似,很難準確區分,因而可稱為消化性潰瘍,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如何發生的?如果用現代醫學的觀點來解釋,確實和胸椎沒什麼聯係,它一般隻與飲食、情誌和體質有關係。但實際上,除了這些原因外,還有其他原因也可以導致潰瘍病,其中胸椎椎間關節突錯位,就是一個很主要的因素。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在第5胸椎到第7胸椎這部分,所發出的脊神經是直接通到胃部的,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抑製胃功能的,副交感神經是主管胃興奮亢進的。當胸椎發生錯位,刺激到這兩種神經時,就會出現兩種情形,或者胃痙攣,胃酸分泌增多;或者胃蠕動減弱,胃酸分泌減少。但不管哪一種情形,持續的時間長了,就易形成胃潰瘍。
同樣的道理,當第7胸椎至第8胸椎椎間關節突錯位時,就會刺激通往十二指腸的神經,從而導致十二指腸潰瘍。
理解了胸椎錯位會導致消化性潰瘍後,治療起來就很簡單了,用不著吃藥打針,隻要把錯位的胸椎複位了,病自然就好了。
除此之外,對於那些輕度消化性潰瘍患者來說,平時要多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五、六節,穴位按摩方麵可以取足三裏穴,配胃俞穴、脾俞穴,以及第5到第8胸椎處的夾脊穴。
足三裏足三裏穴的位置足三裏穴是胃經的合穴,我們全身的經脈都要流注這個穴位,因此它是臨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並且具有通調百病、健身健體的功效,尤其是腸胃方麵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治。此穴在小腿外側,膝眼下3寸兩筋間。
胃俞穴和脾俞穴都是膀胱經上的穴位。找這兩個穴位的時候,先找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胃俞穴在脾俞穴下麵,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脾俞穴胃俞穴胃俞穴、脾俞穴的位置乳腺增生,竟然是胸椎病在作祟林女士是一家外企的高管,工作雷厲風行,屬於典型的女強人。
但是,由於平時工作壓力較大,林女士脾氣不太好,動不動就愛跟下屬發火,同事們背地裏都說她得了“更年期綜合征”。
最近幾個月,林女士發現自己的乳房開始頻頻脹痛,用手一摸,還有小硬塊。剛開始,她以為是例假搞的鬼,就沒在意。可是每次例假過完了,這種脹痛仍然存在。想到之前聽說有同事患上乳腺癌,林女士非常害怕,就趕緊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患了乳腺增生,給她開了一些疏肝理氣的藥物,但吃了幾個星期都不見好轉。
後來,林女士在朋友推薦下找到我。我給她拍了X光片,發現她的第3胸椎到第4胸椎這段發生了錯位,於是就為她進行了正脊複位。經過幾次治療後,林女士乳房內的腫塊明顯減小了,也不脹痛了,整個人變得快樂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