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我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麵,剪紙一般都有象征意義。剪紙藝術有時還用於祭祀祖先或葬禮。
北方尤其流行剪紙,更多做裝飾。點綴門窗、牆壁、房柱、鏡子、燈籠等,或製作成禮品贈給親朋好友。
剪紙都是手工做的,用的工具是剪刀、刻刀,剪紙一般在農村比較盛行,早在南宋時期就出現了專業的剪紙藝人。剪紙通過象征寓意或諧音等手法表達祥和吉慶或其他內容。
古代流傳下來的剪紙很少,在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曾出土過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剪紙。剪紙藝術在唐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到了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給剪紙藝術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明清兩代,剪紙藝術的技法更加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
養豬剪紙藝術是一種鏤空藝術,它帶給人透空的視覺效果和優美的藝術享受。
(五)豬的郵票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郵票的使用越來越少。生肖郵票是最受歡迎的郵票,也是人們收藏的熱門種類。1970年12月1日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分別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生肖豬郵票,到1995年世界上已有35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生肖豬的郵票。中國郵電部已發行了3套生肖豬郵票。現在郵票收藏也很熱,價格不斷上升。現在80版猴票全新單張的價格都在1萬元以上。豬的生肖郵票在收藏界十分搶眼,很有收藏價值。
(六)豬的火柴盒
在沒有發明打火機之前,百姓生活中打火一般都使用火柴。火柴有1寸長,由細木條做成,頭上加點磷,顏色有黑有紅。一盒火柴有幾十支,整齊地碼在火柴盒裏。火柴盒是長方形,長大約5.5厘米,寬大約4.5厘米,火柴盒兩邊塗上用來擦燃火柴的塗料。小小的火柴盒封麵可講究啦,設計出各種圖案。生肖火柴盒上的動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其中豬圖案的火柴盒非常精美。
(七)豬的票證
20世紀60年代,我國經濟還不發達,物質也不豐富,人民生活平也不高,供應緊張,糧食和副食都發票,按量供應,於是就產生了許多票證。糧票、布票、豬肉票、飼料票、油票等等。至今這些東西都已成為曆史,見證了計劃經濟時代的點點滴滴。
(八)豬的卡通玩具
豬在孩子們中人緣非常好,兒童的動畫片、兒童讀物,都離不開小豬的可愛形象。每到“六一”兒童節,各種活動中豬都是重要角色。也曾帶著寶寶看過兒童話劇《豬豬俠》,也為屬豬的寶寶買了許多各種造型的豬玩具,孩子們非常喜歡。
以上我們從五個方麵介紹了有關豬的文化藝術,讓我們感受到了生肖豬文化的多姿多彩,涉及範圍之寬廣。生肖豬文化閃耀著中國民俗文化的光芒,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去了解它、解讀它、欣賞它。
§§第四章 屬豬人命運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