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有關豬的藝術品(1 / 2)

豬與人類關係密切,豬題材的藝術品琳琅滿目,我們從幾個方麵簡要介紹一下。

(一)豬的繪畫

別看豬與人類關係密切,但在繪畫領域裏,有一種習俗就是豬不入畫,因此沒有以豬為題材的大作流傳於世。徐悲鴻以畫馬著稱,黃胄畫驢、畫牛出名,……虎、雞、狗都有名畫流傳,唯獨沒有豬的名畫流傳。這與人們對豬有不公平的看法有關係。我們不再究其緣由。

名人也畫豬,清代大畫家鄭板橋畫過豬,現代大畫家徐悲鴻畫過三次豬。

第一隻豬是1934年冬天,應一家雜誌社之邀為豬年畫了一幅墨豬。時隔不久,他又第二次畫墨豬,並題了字:“悲鴻畫豬未免奇談”。第三次畫豬是十年以後大約1944年在重慶,他畫了兩個人抬著滑竿,上麵坐著一隻豬,四腳朝天,睡得很香,在林蔭覆蓋的山路上行走。並且還題了詩:“兩隻人扛一位豬,豬來自白雲深處。”極具諷刺意味。

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先生以豬為題材畫了不少漫畫,諷刺意味十足,其中《豬八戒遊春》和《死豬不怕開水燙》兩幅尤為突出。這兩幅漫畫用簡單的筆法勾勒出豬的神態,非常傳神有趣。

國畫大師齊白石、黃胄、劉繼卣(yǒu)都畫過豬,著名畫家婁師白、史國良,劉國輝等人也都畫過豬。總之,豬不入畫的習俗在改變。

(二)豬的雕塑

雕塑是一種立體的藝術形式。由木、石、金屬、石膏等材料來建立、刻畫或組裝成一個立體的藝術品。雕塑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在石器時代就有石雕藝術了,隨著科技的發展,雕塑的形式也越來越多。

雕塑是美術的一大門類,用雕、刻、塑三種方法塑造藝術形象。它講究空間、角度和形態,表達思想和藝術家的審美取向,和社會生活是緊密聯係的。公園和各類場所,用很多的雕像來布置、打扮,反映公園的主題和場所的特點。

以豬為內容的雕塑在古代和現代都有,我們用兩幅圖片展示一下。

(三)豬的年畫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清朝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題材,是廣大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部分用於新年時張貼布置環境,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民間傳統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

年畫樸拙的風格,表現出的熱鬧氣氛是它的特色。年畫線條簡單,色彩鮮豔,內容除了象征財富的豬以外,還有花鳥、孩童、元寶、牛、魚、神話故事、曆史故事等,表達祈望豐收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與濃鬱的鄉土氣息。中國有四大年畫之鄉:綿竹年畫村,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

豬年畫不僅是年節熱烈氣氛的點綴,大眾看圖識字的讀物,更是文化交流、審美傳播、道德教育、信仰傳承的載體和工具,真是百科全書式的民間藝術。我們也選取一幅年畫請大家欣賞。

(四)豬的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