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有關豬的語言文字(2 / 3)

老母豬耕地——光會使嘴。

老母豬喝井水——不知深淺。

老母豬夜拱屠戶門——送死不等天亮。

老母豬嫌米糠——反常。

老母豬鑽籬笆——進退兩難。

老母豬趕集——白遛腿。

豬八戒擺手——不伺候(猴)。

豬八戒吃西瓜——獨吞。

豬八戒上陣——倒打一耙。

豬八戒吃豬肉——忘了自己的姓。

豬八戒進女兒國——看花了眼。

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豬八戒拜佛——禪心不穩。

豬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揚。

豬八戒背媳婦——費力不討好。

豬八戒搽粉——自以為美。

豬八戒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豬八戒喝了磨刀水——心裏秀(鏽)。

豬八戒戴紅花——臭美。

豬八戒吃碗碴——滿嘴盡是詞(瓷)。

豬八戒爬竹竿——節節難受。

豬八戒駕雲——大顯身手。

豬八戒拉著西施拜天地——不配。

豬八戒賣涼粉——人不怎麼樣,貨可利索。

豬八戒嗑瓜子——冒充薄嘴唇。

豬八戒聽天書——一竅不通。

豬八戒舞釘耙——有兩下子。

豬八戒掀門簾——露一小手。

豬八戒跳芭蕾——不知演的什麼戲。

下麵我們再介紹其他關於豬的歇後語。

豬鼻子插大蔥——裝像(象)。

稻田裏蓋豬圈——肥水不流外人田。

巷子裏趕豬——直來直去。

眉毛上的豬膽——眼前的苦。

豬膽熬黃連——苦上加苦。

城樓上掛豬頭——架子大。

三十晚上喂年豬——來不及了。

豬蹄子不放鹽——旦(淡)角(腳)。

豬肉鍋裏撈豆腐——黑白分明。

豬肉湯洗臉——昏(葷)頭昏腦

豬圈門上的對聯——吃了睡,睡了吃。

西瓜地裏放野豬——一塌(踏)糊塗。

小豬鑽灶——碰一鼻子灰。

四個菩薩三頭豬——哪有你的份兒。

殺豬用鉛筆刀——全憑訣竅。

母豬的尾巴——拖泥帶水。

母豬嘲笑馬臉長——不自量。

老太婆吃豬蹄——扯筋。

過了火的豬腦殼——焦頭爛額。

肥豬身上抹油——多此一舉。

肥豬戴盔甲——渾身不自在。

豆腐房裏的老母豬——一肚子渣。

吃豬肉,念佛經——假善人。

二分錢買個豬頭——臉麵不值錢。

帶崽的山豬——惡(餓)過虎。

半空中吊母豬——不知把自己提多高了。

豬往前拱,雞往後扒——各有各的路子。

小媳婦買豬內髒——提心吊膽。

死豬不怕開水燙——豁出去了。

牛欄裏關豬——靠不住。

林衝到了野豬林——絕處逢生。

(五)有關豬的謎語

1.謎底是豬的

全身都是寶,愛吃百樣草。吃飽就睡覺,走路哼哼叫。(豬)

肚皮大來耳朵小,好吃懶做愛睡覺。即使沒病也哼哼,不熱也把扇子搖。(豬)

耳朵大腳兒小,身體肥胖愛睡覺。渾身上下都有用,糧食增產不可少。(豬)

胖子一身毛,會吃愛睡覺。全身都有用,屎尿做肥料。(豬)

一個懶家夥,隻吃不幹活。戴個帽子帽邊大,穿件褂子紐扣多。(母豬)

四柱八欄杆,住著一懶漢。鼻子團團轉,尾巴卷個圈。(豬)

身體肥胖眼睛小,耳大嘴突泥裏跑。肉鮮味美皮做鞋,鬃毛做刷數它好。(豬)

肥胖子,兩把扇。走一步,扇一扇。(豬)

嘴長耳朵大,貪吃愛睡覺。腳穿小皮鞋,走路哼哼叫。(豬)

八戒娶妻。(打一戲劇名稱:《豬的喜劇》)

孩兒丟了。(打一字:亥)

八戒之勇。(打一中草藥:豬膽)

2.謎麵有豬的

兩種家畜,一高一低,湊在一起,人人驚異。(打一字:駭)

豬八戒開小差。(打一成語:離經叛道)

家中養牛不養豬。(打一字:牢)

八戒拱地如兒戲。(打一俗語:耍嘴皮子)

家中賣豬有餘糧。(打一字:容)

豬跑了,快追。(打一字:逐)

養豬專家。(打一字:閡)

話說豬年。(打一字:該)

豬的嘴。(打一字:咳)

豬八戒照鏡子。(打一中草藥名:二醜)

3.謎底是成語,謎麵有豬的

老豬在前開路——引以為戒

丙戌相交密,丁亥成知音——豬朋狗友

豬八戒在家團團轉——肥豬拱門

豬八戒收徒弟——能者為師

豬八戒盤腿伸懶腰——能屈能伸

4.沒有答案的,請大家猜一猜

兔頭豬尾。(打一字)

豬崽飼養員。(打《三國演義》一人名)

山裏處處豬滿圈。(打一字)

人怕出名豬怕壯。(打一外國電視劇名)

豬增加出口。(打一字)

養豬富字當頭。(打一字)

豬仔。(打一字)

自穿鋼鐵衣,牙齒肚裏藏。吃飯沙沙響,糞便豬馬嚐。(打一農業機械)

天上有個魔術家,愛給大家變戲法。變豬變羊又變馬,看得大家笑哈哈。(打自然名詞)

(六)與豬有關的對聯

對聯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形式,新年佳節、婚喪喜慶、名流聚會都有送對聯表達心意的習俗。我國春節貼對聯的習俗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了,從五代開始就有人寫春聯了。據史料顯示,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是五代蜀主孟昶(chǎng)的桃符題字。公元964年除夕,他寫下一副春聯,內容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寫好以後,把它貼在臥室的門上。這就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副春聯。

以前古人都講究貼門神,五代時期人們在桃符上寫聯語代替貼大神鬱壘、神荼的習俗,由貼門神改貼對聯,也是民俗的一個大變化。宋代大作家王安石在詩作《元日》裏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都指的是對聯,這首詩描寫了除夕夜放爆竹、貼新對聯的熱鬧場麵。

到了明清兩代,貼對聯非常盛行。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很提倡貼對聯,在過年的時候他要求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他還微服私訪,巡查貼對聯的情況。有一次他去街上巡查貼對聯的情況,發現有一家沒有貼對聯,他問主人:“家裏為什麼不貼對聯?”這家的主人回答說:“我是閹豬的,想不出來貼什麼內容的對聯才適合我家。”朱元璋聽了,想了一想,拿起筆就為閹豬的題了一副對聯,內容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隔斷是非根。”

對聯是由律詩發展來的,律詩講究對偶。對聯也講究對仗工整。上聯尾字入仄聲,下聯尾字入平聲。對聯由四字開始,有五字聯、七字聯、十一字聯……最長的聯有1000多字。我國迄今為止最長的對聯當數鍾雲舫先生的“擬題江津臨江樓”聯,共1612個字,可以衝擊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對聯中以十二生肖為內容的很多,它使古老的生肖文化在凝練的語言中大放異彩。浙江省莫幹山有一個十二生肖公園。公園進口處有石牌坊,兩邊刻有一副生肖對聯:上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下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十二地支與十二動物為對,是最樸實無華的純粹的生肖對聯。

每年春節前夕,全國各地都舉行迎春征聯的活動,以生肖為內容的很多。下麵我們把豬年春聯介紹給大家。左邊是上聯,右邊是下聯。

1.五字豬聯

春麗花如錦,豬肥糧似山。

狗守太平歲,豬牽富裕年。

亥來四季美,豬獻滿身肥。

人開致富路,豬拱發財門。

一年春作首,六畜豬為先。

豬拱財源旺,龍騰國運昌。

養豬隻隻肥,釀酒缸缸好。

豬血紅泥地,羊脂白玉天。

豬大能如象,肥多可勝金。

養豬能致富,放鶴可延年。

生財豬拱戶,致富燕迎春。

天狗驅寒盡,寶豬帶暖春。

農戶百豬樂,神州萬象新。

豬拱門如意,雞鳴歲吉祥。

豬年春意鬧,龍舞國威揚。

亥年春入戶,豬歲喜迎門。

守象誇玉犬,致富讚金豬。

豬肥家運盛,春好國運昌。

豬為六畜首,梅占百花魁。

2.七字豬聯

騰龍躍馬逢新世,送犬迎豬送大年。

天好地好春光好,豬多糧多福更多。

窗花剪豬招財富,壁上畫虎鎮鬼神。

戌年引導小康路,亥歲迎來錦繡春。

燕銜喜信春光好,豬拱財門幸福長。

狗年乘龍立宏誌,豬歲躍馬奔小康。

牛馬成群勤致富,豬羊滿圈樂生財。

恰逢盛世豬如象,喜慶新春魚化龍。

金榜題名光耀第,喜豬拱戶院生財。

狗守家門舊主喜,豬增財富新春歡。

名題雁塔登金榜,豬拱華門報吉祥。

騷人樂撰新春對,墨客欣書亥歲聯。

豬是財神登萬戶,燕為春使舞千家。

花香鳥語春無限,沃土肥田豬有功。

人增福壽年增歲,魚滿池塘豬滿欄。

瑞雪紛飛清玉宇,花豬起舞賀新年。

吉日生財豬拱戶,新春納福鵲登梅。

景象升平開泰運,金豬如意獲豐財。

騰龍快馬逢新世,送犬迎豬賀大年。

豐衣足食狗年樂,國泰民安豬歲歡。

豬聯以五字、七字為最多,這是因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的緣故,因為很多對聯是從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中提煉出來的,而且這種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大家都十分喜愛,字數不多不少,正合人意。當然,也有九字聯、十一字聯或更多字的豬聯,我們也列出一些,和大家一起欣賞。

3.其他不等字的豬聯

駿馬金鞍跨上康莊路,肥豬元寶迎來大豐年。

昨夕犬年歡歌迎大地,今朝豬歲新景滿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