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這袁太守,有兩兒一女,兒子尚幼,女兒年已十六,因是八月十五日生的,名喚秋蟾。這秋蟾小姐生得如花似玉,德性賢良,又且聰明伶俐,知書達禮。袁太守夫婦愛之如寶,幾番要替他揮婿,絕沒個中意的。今日忽然撞見蔣青岩,滿心歡喜,便是那袁夫人在屏門後張見,也十分中意,都要將秋蟾小姐招他為婿。怎奈聽蔣青岩已經定親。夫妻二人著實躊躇不舍。袁太守道:"不妨,不妨,我自有主意。"至次日,喚了四個官媒到內衙,分付道:"你四人可到那瓊花觀又玄房,去見那建康蔣相公,說本府有一位小姐,要招他為婿,一切財禮不煩費得。他若準之時,重重謝你;如若不準,也速來回話。"四個官媒領命,飛奔來到瓊花觀內,找到蔣青岩下處。這蔣青岩此時真個是:紅鸞天喜心相照,原與仙郎較合歡。
那李半仙之言,真個不差。四個官媒一齊向蔣青岩磕了頭,便將袁太守著他四人來說親的話說了一遍。蔣青岩道:"我昨日已向太守說,我已聘了華老爺的小姐,隻在目下完婚,怎生又有這番說話?你四人可去多多拜上太爺,道我已經有親,此事斷難從命,容日後負荊請罪便了。"官媒道:"蔣相公莫要錯了這頭美親,袁老爺是黃堂太守,又是當朝上柱國韓老爺的外甥;那袁小姐生得千嬌百媚,直賽過蕊宮仙子、月殿嫦娥,德性又好,文才又高,尋常多少公子王孫,要問他一聲也不能夠。如今太守反來求相公,相公何以不允?且大人家兩妻的甚多,這礙著甚事,求相公允了的好。"蔣青岩隻是搖頭道:"做不得,做不得。"四個官媒又再四求懇,見蔣青岩再不轉口,隻得回覆太守。
袁太守聞言不悅,道:"這癡子,難道我現任的太守,到不如林下的刺史麼?"又分付四個官媒道:"你們再去向蔣相公說道。若是蔣相公不肯依從,便照依昨日那斷官事的主意便了。"那官媒隻得又到蔣青岩身邊來,將袁太守方才之言說了。蔣青岩聽了,暗暗驚道:"原來他昨日說的那樣官事,是借來套我口氣的。"向那官媒道:"你和太守說道,太爺是巍巍太守,不比那打官事的人家,我已心感太爺之情,不必苦苦相強。"四個官媒又來複命,袁太守怒道:"你們去吧,我自有道理。"裏麵夫人聽得,忙出來問,袁太守道:"他竟不肯依從,於今我也不去求他。"又向夫人耳邊如此如此說了一會。夫人點了一點頭,進去了。
袁太守分付左右,打轎到瓊花觀去拜蔣相公,左右連忙擺了職事,請太守上轎,竟往瓊花觀來。那衙役先將拜帖投到蔣相公下處,眾道士忙忙開了大殿,擺下兩張椅子,一齊出門迎接。不半晌,袁太守到了,蔣青岩走到門外迎住,一同到殿上見了禮,賓主二人坐下。袁太守故意笑道:"適間冒讀尊聽,抱罪良多,不意足下心如鐵石,可敬,可敬。"蔣青岩謝道:"蒙老祖台高誼,晚生銘刻難忘,方命之罪實不得已,正欲負荊階下,不意大駕先臨,望乞寬宥。"袁太守道:"即此一端,足見足下人品,學生方且自愧,何敢見怪!今日署中紅梅大開,學生恐足下寓中寂寞,特備一後,欲屈足下同賞,幸即命駕。
"蔣青岩心中因卻婚一事,恐他有計,再三推辭托故。袁太守道:"想是足下怪學生不曾莊啟。"隨即分付隨身的書吏,補上一個六葉的請啟來。蔣青岩見袁太守如此,隻道他是真誠,不得已說道:"既然老祖台決意相召,晚生即當趨赴便了。"袁太守喜道:"如此方見我輩忘形之交。"又說了幾句閑話,方才起身。臨上轎時,又著一個門子在此,候蔣相公同去。
蔣青岩果然分付院子雇了轎,起身到太守行中去。不一會到了。那袁太守依舊歡天喜地相迎,這日行中的酒席十分齊整,兩班子弟合唱。蔣青岩到未半晌,便吹打上席,席間就是主客二:人。那袁太守是山西人,酒量極大,和蔣青岩兩人先還是小杯,到撤席之後,便喚了大犀杯。袁太守也不看戲,將兩席合做一席,守住蔣青岩,要杯杯見底。怎奈蔣青岩的量隻中平,那裏對得袁太守過,吃了半晌,早已醺然大醉。袁太守又再三強勸,隻得又吃幾杯,把蔣青岩醉得如泥,睡在椅上。袁太守分付戲子回去,又叫過蔣家的院子來,說道:"你主人醉了,不能坐轎,留在我的街中宿了,你們明日來接吧。"那院子隻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