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一員虎將上前言道:「王大將軍率大軍北取中原,尚票帥必然從旁策應。黃將軍若從這裏直奔齊魯各州,如此三路同進,互為犄角策應,朝廷勢必會顧此失彼,疲於奔命。」眾人聞言視之,這開口之人正是大將朱溫。
黃巢聽見這話,心下暗喜,他見朱溫能說出他欲言之事,不覺又高看了其一眼。黃巢緩緩睜開雙目,目中光彩如風雲詭譎一般,他借此機會朗聲道:「我等本是曹、濮、鄆、兗等州的子弟,不幸背井離鄉,委身江淮,何其悲哉。大丈夫生於世間,不能立足祠堂祭拜宗祖,舉事何?不能護佑父老扶助桑梓,富貴何?黃某願與眾將士重張旗鼓,收歸故土!」
黃巢一席話說得氣壯山河,引得底下眾人心神激蕩。眾將士聽聞黃巢要打回河南道,頓時士氣大振,一個個慷慨激昂,齊聲高呼起來:
「重張旗鼓,收歸故土」
「重張旗鼓,收歸故土」
「重張旗鼓,收歸故土」
……
於是,黃巢不再貪戀江淮之地,也不去與王仙芝會合,而是率了本部人馬,直奔齊魯之地。
而此時,大唐最東端的一片汪洋之中,無風也無浪。雲天水影,一覽無餘。偶有微風拂過,卻招徠許多的伏波暗湧。
那海上浮著一葉孤舟,離海中的一座大島不遠。船頭上則立著一老一少兩個人:那老者有六七十歲,戴方巾著麻衣,眉目慈善;那少者不過二十來歲,穿一身破舊青衫,眉目冰冷。
這島自是木榴嶼,這人自是卜算子和魏尺木。
魏尺木眉頭微蹙,訝道:「《大九州》在秦代就失傳了?」
卜算子微微頷首,回道:「當年陰陽家傳人徐福乘船東渡尋找蓬萊、瀛洲、方丈三座神山,雖不曾尋著神仙,卻機緣巧合地到了倭國。自那之後,他沒有再返回中土。是以中土的陰陽術便沒了什麼傳承,隻剩下一些《五德始終》的殘篇而已。」
魏尺木忽而輕歎道:「我曾聽人說過,陰陽術傳承必須一男一女,極為苛刻,因而也最易凋敝。如今過去了這麼多年,隻怕日本那裏也未必就有傳承下來,此去尋找《大九州》可謂是希望渺茫了。」
卜算子道:「莫急,莫急。據說倭國有武功大成者,喚作『陰陽師』,其所習武功便是陰陽家的陰陽術。『陰陽師』能傳承至今盛而不衰,可見其陰陽術保存得遠比中土完整。」
魏尺木還是第一遭聽到『陰陽師』這個名號,不由問道:「那『陰陽師』是何等人物?」
卜算子道:「我從未去過倭國,因此對於『陰陽師』也是隻知其名,未見其人--大抵是極厲害的人物罷。」
魏尺木道:「若《大九州》果在那『陰陽師』手中,我又該如何?」
卜算子嗬嗬笑道:「這還需問麽?或買或換,或哄或騙,或偷或搶--還不是悉聽尊便。至於能否得到《大九州》,那就全憑你的本事和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