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金晃身世(3 / 3)

小野岑攻道:「源大人從平安京來此應在東麵登船,為何要從西門殺入?」

黃貞道:「源大人馳援一事已被韓寇知曉,想必他們也會在東門埋伏人馬,故約在西門。」

約定已畢,小野岑攻立即整束人馬,鼓舞士氣,隻等三更時分的衝天火焰。

到了半夜時,海風呼嘯,月涼勝雪。忽然間城池西門外喊聲大作,火光四起,正是源能有繞到了西邊,殺了過來。

小野岑攻立時打開西門,傾軍而出。西門外的韓寇被內外夾擊,一時潰不成軍,幾乎被源能有五百人蕩破防線。可沒過多久,韓寇其餘三麵的人馬立即馳援到了西門。嗚嗚泱泱的韓寇,似亂不亂,頗有章法,援應極快。

人群中的金晃看見兩軍死傷嚴重,內心掙紮不已,索性閉起了雙目,跟著人流隨意浮沉。

源能有和對州守軍還不到兩千人,而韓寇瞬間已聚集了三四千人。韓寇勢大,將兩股人馬阻攔開來,各自圍困。

源能有所率侍者本是個個以一當十的精銳,可這股韓寇卻十分剽悍,其眾進退有據,混如一體,頗有軍陣威嚴,又兼是數倍的兵力,竟將源能有的幾百人死死困在垓心,衝突不得。

魏尺木在城樓上看見源能有和小野岑攻兩支人馬俱受困其中,心中沉思起來。他正猶豫要不要插手兩軍廝殺,韓寇忽然間鳴金而退,生生讓出一條大路,將源能有的人馬放了過去。

源能有顧不得思索其中是否有詐,忙率人馬奔到城門,與守軍合兵一處。當天夜裏,小野岑攻的人馬仍回城內,源能有的人馬則在城外駐紮,彼此照應。柳沢信、金晃、小洛俠等人則隨源能有一起入城。

韓寇已如潮水般退了下去,四周空曠,隻剩下一片片狼藉和孤寂。

第二日一早,韓寇五千人馬蟻聚西門,其中

一個將官模樣的大漢用唐話向城樓上叫道:「殿下,殿下,是你麼?」

源能有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韓寇嘴裏的「殿下」是什麼人。金晃則是身子一震,移步上前往城下人群中看去,但見那喊話之人穿著金甲金盔,懸寶劍,騎駿馬,威風凜凜,卻是他的舊識崔崇義。

金晃又驚又喜,喊道:「崔將軍!你……你怎麼到了這裏?」

那崔崇義見金晃探出頭來,立時滾落馬下,雙膝跪地,兩目盈淚,喜道:「蒼天有眼,讓卑職在此尋著了殿下!」

城下五千多的韓寇一時間紛紛跪倒在地,口呼「殿下千歲」。

原來這金晃不是普通的新羅通緝犯人,而是當今新羅國主金晸的親弟弟,是皇位的爭奪者,也是失敗者。

這崔崇義是新羅戍衛京畿軍馬的統領,他和新羅禦林軍統領樸敬忠一個護衛京城,一個護衛皇宮,他倆本是結義兄弟,卻因皇儲之爭分道揚鑣。樸敬忠聽命於金晸,而崔崇義效力於金晃。

金晸登基後,一邊逼殺金晃,金晃逃脫後又派樸敬忠追殺;一邊收繳崔崇義的兵權。崔崇義得知金晃逃亡海外後,拒不交出兵權。崔崇義自然無法在新羅立足,他便帶著自己本部一萬多人衝出了京畿,一路上曆盡阻攔截殺,折了近一半。到了海邊時,已然糧盡,不得已才淪為韓寇,侵擾對州。

源能有心底感慨道:「怪不得這次韓寇足有五千人之多,而且軍紀嚴明,原來是新羅的戍畿兵馬!」

源能有十分欣賞崔崇義,兩人相談甚歡。最後,源能有與崔崇義達成協議。源能有允許崔崇義的人馬先駐紮在上縣,一來震懾韓寇,二來倚作外力,三來若是將來金晃登上大寶,更是與整個新羅交好,屆時又何懼藤原基經?

待崔崇義率人馬去了上縣,魏尺木對金晃道:「金兄,我有一事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