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好的生活習慣可增強免疫力(1 / 2)

15.寶寶保健七宜

寶寶的日常保健需要注意以下這幾條。

(1)背宜暖:幼兒如感受風寒,易傷背部的肺俞穴,會出現感冒、咳嗽、發熱等症。所以,要注意保持幼兒背部溫暖,以防寒邪侵襲肺髒,發生疾病。

(2)腹宜暖:腹部有胃、脾、腸等消化器官。如幼兒飲食過於偏涼或身體寒盛,都可因為受寒而致其脾胃功能失調,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3)足宜暖:中醫學認為,“腳是人體之根”,腳上彙集六條經脈的穴位多達33個。俗語“寒從腳下生”,平時用熱水洗腳,可調節腳部的血脈通暢,增強自身抗病能力,促進幼兒機體健康發育。

(4)頭宜涼:中醫學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如幼兒身體陽盛,或是天寒季節,頭部包得過緊,皆可致內熱上攻於頭,出現頭瘡、目赤紅腫等症。

(5)宜避驚嚇:幼兒驚嚇症多與外界有關。如某些異常聲音,火車鳴笛,閃電雷鳴等。再如一些異常現象,電影、電視中某些激烈凶殺鏡頭等,都會造成幼兒驚嚇。遇此情況,父母應用親切的語言安慰孩子,使其逐漸適應外界環境。若幼兒因受驚嚇患病,要及時治療。

(6)營養宜平衡:衛生及合理的膳食是喂養幼兒的關鍵。飲食要注意葷素搭配,定時定量,切忌忽饑忽飽、偏食。否則會傷脾胃,出現厭食、消瘦、腹瀉等症狀。

(7)有病宜早求醫:幼兒如患病,應到醫院診治,切忌有病亂吃藥,或有病不醫,這樣往往會延誤良機,造成嚴重後果。

16.寶寶健康生活七不宜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常為年輕父母所忽略,而確實是寶寶所不適宜的事。

(1)不宜托腮:寶寶經常托腮,使腮部受壓,久而久之會妨礙牙齒的正常發育。

(2)不宜睡在大人中間:寶寶睡在父母之間,父母排出的二氧化碳廢氣使寶寶處於一個供氧不足而二氧化碳彌漫的小環境裏,寶寶就會出現睡眠不沉或半夜哭鬧等現象,影響其生長發育。

(3)不宜穿硬質皮鞋:小孩足部、腿部的骨骼和肌肉極為嬌弱。皮鞋硬度過大,伸縮性又小,極可能壓迫足部血管而造成血液循環不暢,會影響腳掌、腳趾的生長,也易誘使足部的畸形。

(4)不宜戴有色眼鏡:寶寶的視覺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育的。常戴有色眼鏡,視網膜沒有得到足夠的光刺激而不能參與視覺發育過程,會造成弱視。

(5)不宜參加拔河比賽:拔河比賽時,年齡尚小的兒童若閉口憋氣,有時一次憋氣長達10多秒鍾,突然張口呼氣時,由於胸腔內壓突然降低,靜脈血流衝向心房,容易衝破寶寶柔薄的心髒。

(6)不宜啃指甲:這樣做不僅不雅觀,還會將指甲上的病菌吮入體內,導致疾病發生。

(7)不宜著異性衣服:孩子著異性衣服,或發型上模仿異性,可能極大地攪亂孩子的性別意識,長此下去甚至導致性變態。

17.小孩子秋天穿衣要適當

“一場秋雨一場寒”,當漸漸進入秋天時,孩子的衣著也該換季了。秋天的日夜溫差特別大,孩子在室內或戶外該怎麼穿才好呢?

室內外穿衣有別。天涼好個秋,爸爸媽媽若要和小孩子一起出門,別忘了外出時一定要帶薄外套、薄長褲。即使隻是前往距離很近的地方,都要經過短暫的戶外道路,此時更應給孩子做好防風保暖的工作。

在孩子的衣著方麵,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帽子。帽子的功能很多,白天可以遮陽、天涼了可以保暖、保護頭皮。孩子受涼的幾率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