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孫子兵法》企業文化觀(3 / 3)

運籌“廟算”的經營決策

運籌廟算是軍事戰略的首要問題,對於現代企業的經營來說也至關重要。要使一個企業獲得成功,首先要確立經營方向、產品結構、市場需求容量以及營銷策略等“大政方針”,才能使企業勃發生機,立不敗、求長遠。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研究經營策略,根據企業外部環境和內在狀態,認真思考,做到知己知彼。這其中的關鍵所在是“廟算”,即“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夫未戰而廟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不算不勝,而況乎不算乎!”這就是廟算的重要性,對於企業經營來說也是一樣。

不過,運用廟算的決策戰略不是靜態的過程,而是一個複雜的動態過程。水因地製流,兵因敵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而易,隨之變而訥訥感勝者,可謂之神。因敵製勝的問題,在企業經營中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尤其是當今的市場無章,企業產品需要外延,品牌效仿能力之強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在如此多變的形勢下,如果不去把握企業產品的走向脈絡、市場瞬息變化的形態,必將為之淘汰,企業很難持續生存。

運用廟算的戰略決策,不僅要考慮如何勝敵,還要考慮如何去斂敵之“利”。孫子說:“用兵者,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非利不動,非得不用。”有句俗話很貼切地印證了孫子之說,就是“無利不起早”。把這些軍事思想運用到企業經營中去,也就是把利作為企業衡量自身優勢、評價企業執行計劃成敗的標準,考核經營戰略中反映未來利益的狀況以及計劃實施後期望取得的經濟效益,從而選擇最佳的戰略決策,高瞻遠矚。

出奇製勝的經營謀略

孫子強調“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要以謀略取勝,而且勝之為巧。在現代企業經營中,同樣需要以謀略取勝求利,做到“以己之長,擊敵之短,以己之實擊敵之虛”。在謀略上,最重要的是出奇製勝。奇,應理解為一種超常規行為,於不可能中尋可能。

運用“奇”的關鍵,首先應采取逆向思維方式。在企業經營中,出奇製勝是關鍵,無奇不能先於人,無奇不可引其心。奇者,即企業應標新立異,個性而不落群性。把握先機,切實做到20字方針——“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廉,人廉我專”,隻有靈活多變的決策,才可以出奇製勝。

同時,也要學孫子懂迂直之計,“能知迂直之計者勝,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在企業經營中充滿著迂直之計,古代商賈、現代企業家在實踐中積累了很多迂直經驗。有一些商人為了企業的長足發展,寧願今年少收益,也要來年結碩果。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甚至有些企業為了建立一條長期的業務生命線,不惜虧本力加維持。這都是迂直之計的表現。

擇人任勢,謀勢取勝

《孫子兵法·勢篇》說:“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何謂勢?《孫子兵法·勢篇》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也就是洶湧奔騰的水能把石塊漂浮起來,就是勢。又說:“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它是說善於指揮戰爭的人造勢,造就一個像在800丈高山上滾下圓形巨石來,那就是勢。

孫子在《勢篇》中講道:“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意思是說:善於指揮打仗的將帥,他的主導思想應放在依靠、運用、把握和創造有利於自己取勝的形勢上,而不是去苛求手下的將吏,因此他就能從全局態勢的發展變化出發,選擇適於擔當重任的人才,從而使自己取得決定全局勝利的主動權。這是孫子對領導藝術所做的一個高度精辟的概括和論述。

孫子所講的“勢”,是指由一方向另一方發起軍事挑戰或進攻,由此形成的使雙方或多方麵臨的軍事“戰勢”。把它引用到企業經營中,“勢”是指企業謀劃的某一重大經營戰略行動決策,或是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所展現的如科技進步、新產品的開發、營銷策劃等競爭態勢,由此會形成各種使經營者麵臨的商勢。但不論是戰勢或是商勢,都有一個作為“求之於勢”的問題。按照孫子的思想,求勢的根本出發點是取勢,即在充分利用把握勢態的發展變化中,以勢釀勢,實現克敵的戰略目的。從《勢篇》的其他論述中可以看出,要“取勢”,則必須先做到“識勢”。所謂“識勢”,有兩層含義:一是對形勢發展和趨向變化要有超前認識的目光和謀斷能力;二是自己是否具有取勢的條件和實力。

對於企業而言,“擇人任勢”主要是指對是否擁有可以委托重任的核心人才要有清醒的認識。世人把識時務者為俊傑之才,所以在對形勢的利用和把握中,“任勢”、擇人而任又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擇人任勢不僅體現了成事在人、人可創造時勢的治業思想,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人才具有不同的能力。隻有當其價值得到充分的尊重,並處在最適合於充分發揮的位置時,才能產生出最大的創造能量。隻有這樣,企業才會辦得紅紅火火。

此外,企業在製定戰略之前,企業經營者要對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行業格局、競爭關係和市場需求等進行深入地透視與分析,從而對社會趨勢、消費趨勢和經營趨勢等做出準確的研判,進而能夠借勢而為、協同競爭、合作雙贏。利與勢是分不開的,有勢就有利,做企業先不要求利,而要先學會借勢。對於現代的經營者來講,要想成就大事業,就不得不考慮與環境、社會、國家和其他競爭者的開放式合作。隻有在某些方麵占盡了優勢,才能獲得豐厚的利潤,成為最精明的贏家。

§§第八章 中國化企業文化管理之墨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