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生於一個沒落世家,早年曆盡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會最底層人們的疾苦,他決心以自己的努力來改善這個社會。後來他壯誌得酬,終於黃袍加身,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但他富貴後不忘本色,照樣簡樸律己,日常生活很樸素,衣服、飲食都很簡單,如其衣服也隻有登殿上朝時的赭服是用綾錦做的,其他大多隻是絹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質是一樣的,而且常洗了再穿,很少換新。這在曆代帝王中十分之難得。
我們都知道,要了解一個帝王是否奢靡,看看其內宮的人數便知道了。趙匡胤的內宮,是曆朝曆代最簡樸的,宦官隻有五十餘名,宮女也隻有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趙匡胤都認為太多了,還遣散自願出宮的五十餘人。
趙匡胤稱帝後,北漢政權尚未被統一進大宋的版圖。於是趙匡胤在開寶元年、二年,及九年,先後三次攻打北漢。其中的一次,在征討北漢途中,正逢七夕節,趙匡胤送給在汴京的母親和妻子(太後和皇後)的節禮是:太後三貫錢,皇後一貫半。
對於母親和妻子如此“摳門”,對女兒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一次,趙匡胤的女兒永慶公主人宮晉見父親,公主穿著一件新外衣,那上麵用金線縫綴蓋一片片的孔雀羽毛,藍的像湛藍的湖水,綠的像碧綠的翡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十分華麗。誰知父親一見她就說:“你把這件華服脫下,以後別再穿了。”
聽到父親的話,公主很不理解。噘著嘴巴說:“宮裏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衣服隻用一點點,有什麼要緊?”
宋太祖嚴厲地說:“正因為你是公主,所以不能享用。你想想,你身為公主,穿了這麼華麗的衣服到處炫耀,別人就會效仿。過去,戰國時齊桓公喜歡穿紫色衣服。結果全國上下都跟著學,搞得紫布都貴了好幾倍。今天,你的這件衣服上麵有金絲線、孔雀羽,價格都很高,你知道製作一件要花多少錢嗎?如果別人再效仿你,全國要浪費多少錢?按說你現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經很優越了,你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你怎麼可以帶頭鋪張浪費呢?”
聽了父親的批評。公主無話可說。隻好默默地把外衣脫了下來,但心裏仍然很不甘心。她想:你對我要求那麼嚴格,我看你又對自己怎麼要求?於是,她對宋太祖試探性地問:“父皇,您做皇帝已經好幾年了,進進出出總離不開那頂舊轎子,它也應該用黃金裝飾一下了吧!”
宋太祖卻平心靜氣地對女兒說:“我是一國之主,掌握著全國的政治經濟大權。如果我要把整個皇宮都用黃金裝飾起來也能辦得到,何況隻是一頂轎子?可是黃金是國家的,我要為天下守財,絕不可亂用。古人說得好:‘讓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讓天下人供奉一人。’我應該這樣做。倘若我自己帶頭奢侈浪費,必然會有很多人這樣幹。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怨恨我,反對我,國家的事情就難辦了,你說我能帶這個頭嗎?”
公主一邊聽著,一邊琢磨著父親的每一句話,再看看皇宮裏的裝飾也都很樸素,連窗簾都用很便宜的青布製成,覺得父親的話確實很有道理。公主於是慌忙叩頭謝罪,誠心誠意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表示今後要向父親學習,勤儉節約,不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