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帝王中,經曆最奇特的是南宋的宋恭帝趙隰。他生逢亂世,四歲時在臨安(今杭州市)登上皇帝的龍位,其時,南宋江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兩年後他被元軍俘往大都(今北京),降為元朝的臣子。在大都被幽禁6年後,又被遷居於上都開平(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在開平又幽禁6年後,再被遣入西藏為僧,竟然成為佛門高僧和翻譯家,最後卻因文字獄被殺。其曲折的生命曆程,令人無法不為之感慨人生之無常。
淒風苦雨中登基
宋恭帝趙隰(1271年-1323年),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後所生,是宋端宗趙昰之弟,宋末帝趙昺之兄,即位前封嘉國公、左衛上將軍等,諡號恭皇帝。
在宋理宗和宋度宗統治時期,南宋的滅亡已呈不可逆轉之勢。宋度宗更是昏庸無能,若不是早早死去,他才是南宋真正的亡國之君。宋度宗在位時整天聲色犬馬,很少打理朝政。朝政大權都掌握在奸臣賈似道手中。
當時蒙古的勢力已經深入四川、雲南等地,而襄樊則成為宋朝最後的抗蒙堡壘。宋鹹淳三年(1267年),蒙古兵團進圍襄陽(今湖北襄樊)。
此時的宋度宗,把賈似道當作的惟一救星,對之言聽計從。賈似道嫉賢妒能,遂把有才幹的將領一一排除,牢牢掌握住全國軍權。又建立秘密警察製度,隔絕皇帝的耳目,鎮壓人民的不滿和反抗。他對襄陽被圍的消息,一開始就嚴加封鎖。一年之後,度宗才恍恍惚惚問賈似道:“仿佛聽說襄陽被圍很久。”賈似道回答說:“蒙古兵早就被我們擊退了,怎麼會有這種謠言?”度宗說:“一個宮女這麼講。”賈似道不久就查出宮女姓名,隨便找了個罪名就把她處死了。從此再沒有人敢憂慮國事,任憑賈似道一手遮天。
賈似道一麵封鎖襄陽被困的消息,一麵暗地裏派兵赴援襄陽,但他不斷派出的援軍,均被蒙古軍隊一批批地吞食了。最後他命他最親信的大將範文虎前往馳援。範文虎在包圍圈外紮營,偶爾截擊一下蒙古的巡邏部隊,大部分時間都在跟美女歡宴享樂。
朝廷如此腐敗,自然難解襄陽之危。襄陽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竟然堅持了6年之久,最後糧盡援絕。到了鹹淳九年(1273),蒙古兵團運來回回巨炮,一炮就把城樓轟碎,聲如百萬霹靂俱發。守將呂文煥望著臨安痛哭,開城出降。
鹹淳十年(1274年),蒙古軍隊在大將伯顏率領下,攻陷鄂州,順長江東下,南宋社稷岌岌可危。
就在這一年,宋度宗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7歲,全皇後所生的趙隰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3歲。謝太後召集群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昰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後都主張立嫡子,於是趙隰被立為帝,是為宋恭帝。
宋恭帝年幼,因此由其祖母太皇太後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
向元軍投降後被擄去大都
攻陷鄂州後,蒙古軍隊主帥伯顏留下部分士兵守衛鄂州,自己率領主力部隊,以宋朝降將呂文煥為前部,繼續東下。沿江城池的守將多是呂氏舊部,元軍所到之處,這些人紛紛歸降,元軍得以順利地突破長江防線,於德祐元年(1275年)春攻克軍事重鎮安慶和池州,兵臨建康城下。
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鄂州陷落後,長江防線洞開,南宋朝野為之震驚,京師各界都把希望寄托於賈似道身上,要求他親征。賈似道不得已,在臨安設都督府,準備出征。蒙軍的一路統帥劉整原係宋朝驍將,理宗末年,賈似道在武將中推行“打算法”來排斥異己,劉整受“打算法”迫害,被迫歸降蒙古。賈似道對劉整的能力知道得一清二楚,由於懼怕劉整,他遲遲不敢出兵,直到德祐元年正月,聽說劉整死後,他才高興地說:“吾得天助也。”於是上表恭帝,請求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