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完成對哈得孫灣、巴芬灣和格陵蘭西海岸的發現(2 / 3)

1631年,英國人再次沿傳統方向探尋西北通道。布裏斯托爾的商人請托馬斯·詹姆斯指揮他們提供的根利耶塔·瑪麗婭號;倫敦的商人和查理一世國王則任命盧克·福克斯領導他們資助的70噸的金戈·奇爾斯號。福克斯對這次探險充滿了信心,行前還與東印度公司簽訂了一項向它提供胡椒的合同,查理一世還交給他幾封致日本天皇的信。兩艘船都於1631年5月上旬分別從布裏斯托爾和倫敦駛出,各奔北美。

1631年7月底,福克斯航行到哈得孫灣。他進一步探察了羅斯-韋爾克姆海峽,確定了南安普頓是個較大的島,發現了哈得孫灣西岸邊的小島馬布爾島(大理石島),發現了納爾遜河以東、詹姆斯灣以西的哈得孫灣南海岸,並在這一帶的西經83度處與詹姆斯相遇。這樣,福克斯得出了在哈得孫灣西岸沒有西北通道的結論。福克斯從詹姆斯灣的西部邊緣處北上,縱行貫穿了哈得孫灣。出灣後他繼續北上,橫渡過福克斯海峽,發現了巴芬島的西南凸出角福克斯半島。接著他進入了福克斯灣,9月22日他到達北緯66度35分,即到了北極圈上,福克斯灣的近一半處。福克斯從這裏返航,10月底回到英國。1635年他去世前出版了他的探險遊記《來自西北的福克斯》。

7月中旬,詹姆斯先來到哈得孫灣。進灣後他先向西南前進,到達了丘吉爾河河口,然後沿海岸先南下,再東下,率先發現了哈得孫灣南海岸。與福克斯分手後,詹姆斯繼續東行,不久發現海岸急轉南下,便以船名把這個轉角命名為根利耶塔·瑪麗婭角。他沿海岸駛入了詹姆斯灣,發現了它的全部西海岸和最南端,發現了灣內的阿基米斯基島,最南部的查爾敦島和注入灣內的奧爾巴尼河等河流。詹姆斯戀於探航,錯過了返航的通航期,隻得在查爾敦島越冬,因此而損失了一些人員。不過在越冬期間的陸上考察探險中,他們在這一帶發現了一所房屋的廢墟。從各種跡象判斷,它極可能是20年前失蹤的哈得孫等人所建造的。1632年10月22日,詹姆斯一行回到了布裏斯托爾。在巴頓、福克斯和詹姆斯的探險考察後,哈得孫灣的全部海岸線,灣內全部島嶼和注入灣內的大河,就都被發現了並標人了地圖。加上拜洛特和巴芬兩次探險發現的結果,西北航路看來就隻可能在北極圈內尚未被深入探察過的福克灣沿岸尋找了。

二、發現西北通道小結

英國人一麵在北美洲適宜居住的今美國地區積極殖民移民,建立殖民地新英格蘭(廣義),一麵在寒帶地區積極探索西北通道。由於16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30年代對西北通道的探尋,發現了北美東北部的哈得孫灣地區,格陵蘭西部地區,世界第二大群島、僅次於馬來-南洋群島的加拿大北極群島的近一半地區,從而取得了重大的地理發現成果,並接觸到了新的種族、民族集團——愛斯基摩人。開辟西北通道的一半活動是在北極圈內進行,這樣便大大發展了推進了遠洋航行探險的第四階段,(近岸遠洋航行、跨洋遠洋航行、環球航行)極地冰海航行探險。在尋找西北通道的探險中,許多人罹難,其死亡率比同時期在溫帶、熱帶地區的航行探險高得多,所以寒帶冰海航行探險是最危險最艱難的航海探險,而且西北通道方麵的極地冰海航行探險與尋找東北通道還有所不同,它遠離探險者的祖國遠離文明地區,不能就近得到支援。因而探尋西北航路方向的極地冰海航行探險是整個地理大發現時代最艱難最危險最困苦的,也是最能體現人的堅韌不拔、好奇冒險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