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葡萄牙人二航印度與巴西、馬達加斯加的發現(3 / 3)

第奧古原想能在馬林迪與船隊會合,於是他們繼續向北航駛,可是中途偏離了航線,最後大約在馬嘎多克索(Magadoxo)地區看見了非洲海岸。他們然後沿海岸繞過了瓜達富伊角(Guardafui),向西行駛了900公裏,到達了索馬裏北部、亞丁灣南部的柏培拉港口城市。所以就歐洲人來說,他們還首次了解了索馬裏海岸和亞丁灣南部海岸。大部分海員這時已染上了壞血病,第奧古把幾十個重病號送上岸,安排在一個阿拉伯人的鎮子裏,並留下十幾個人照顧他們。船上隻剩下四十來人,其中一半也是病號。當地阿拉伯人襲擊殺死了上岸的全部葡萄牙人(約60人,因每船乘員約百人),並乘小船進行偷襲,企圖奪取停在港口的葡萄牙大船。船上的海員用火槍打退了阿拉伯人的進攻。這是又一起由阿拉伯人挑起的流血事件。第奧古決定迅速返回葡萄牙,途中他們又因病損失了25人。這艘船沒有運回什麼有價值的貨物,然而卻給歐洲帶回了馬達加斯加島和索馬裏海岸的第一手資料。

航海世家迪亞士家族在大航海和地理發現時代出了幾位著名人物。迪尼斯·迪亞士曾於1445年發現了塞內加爾河口,佛得角和戈雷島;巴托羅繆·迪亞士於1487年發現了好望角,繞過了非洲最南端;第奧古·迪亞士這次又發現了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兄弟倆的孫輩鮑洛·迪亞士(Paolo)於1560年率船隊到達安哥拉寬紮河口。鮑洛溯河而上60裏格,同與葡萄牙結盟的當地統治者會合,助他平“叛”。鮑洛還在巴西探險殖民過。1574年鮑洛又率船隊去安哥拉,修建了羅安達港,它後來成為安哥拉的首都和最大港口。後來鮑洛率軍在寬劄河(Kwanza)流域和盧卡拉河(Lukala)流域進行殖民戰爭,最後死於戰場。

1502年意大利地圖學家坎丁諾繪製了新的世界地圖。該圖長2.2米,寬1米,用羊皮並加彩著色,保存至今。坎丁諾把馬達加斯加島首次完全正確地畫在了地圖上。在以後的10年期間,葡萄牙人探察了馬達加斯加島的幾乎全部海岸及其沿海水域。

綜上所述,1500-1501年的葡萄牙人二航印度意義比較重大。這次遠航確切地發現了巴西,開始了對南美大陸的發現進程;發現了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大島,59.5萬平方公裏的馬達加斯加;開辟了從非洲最西部到美洲最東部橫渡大西洋最短的新航線。同時它還是迄當時為止最遠的一次遠洋航行,他們連續橫渡了大西洋、印度洋,經過到達了歐、非、美、亞四大洲,從而把這四大洲的部分地區聯係起來。從此以後,葡萄牙人、歐洲人在印度洋上的活動、乃至循此新航路進入太平洋的活動都主要是擴張、征服、海盜、通商性質,不再有什麼重大的地理發現和探險考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