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的類型依據檔案內容可分為單主題和多主題兩種。單主題包括單元主題和複合主題(多元主題),多主題則由幾個單主題組成。

62單主題檔案的分類標引

621單主題文件或案卷,一般依主題主體因素所屬的類目標引,若是從一個方麵對主題進行論述,就依這方麵所屬類目標引;若是從多方麵對主題論述,一般隻依主題所屬類目作整體標引。

622文件或案卷論述的主題內容互相交叉時應依據《中國檔案分類法》關於集中與分散的有關規定進行標引。

623文件或案卷論述的主題涉及國家、地區、民族、時代等因素時,若《中國檔案分類法》中注明需要複分則應標出複分號,否則可以省略。

63多主題檔案的標引

631文件、案卷論述的是兩個以上的主題,標引時應充分考慮利用者的檢索需要、參考價值大小以及各主題間的邏輯關係,加以綜合分析,再確定給予一個或幾個分類號。

632文件、案卷論述的幾個主題之間是並列關係,參考價值大,除對第一主題按其屬性給予分類號外,第二、第三主題也應按其屬性給予分類號,以便充分揭示主題,為利用者提供更多的檢索途徑。

633文件、案卷論述的幾個主題之間是從屬關係,即上下位關係或整體與部分關係,一般依它們的上位類目作整體標引,若較小主題具有檢索價值,也可依小主題的所屬類目作互見標引。

634文件、案卷論述的幾個主題之間是因果或影響關係,一般依結果或受影響的主題所屬類目標引。對於互為因果的、互相影響的主題做全麵標引。

635文件、案卷論述的幾個主題之間,一個主題應用於多個主題,一般依被應用主題所屬類目標引。必要時可以對其他主題附加相應的分類號。

7檔案分類標引工作程序

71研讀分類法

標引人員在標引工作開始時,應係統研讀《中國檔案分類法》的編製說明、主表、附表,了解該法的編製目的、適用範圍、分類原則、體係結構、標識符號、類目注釋,辨清上位類、同位類、下位類、理論與應用等關係,深入透徹地掌握其使用方法。

72檔案主題分析

應充分考慮立檔單位的性質、職能和任務,通過分析題名、瀏覽正文、參考文件版頭和案卷封麵,從而了解檔案的中心內容和涉及的主要問題,判明其屬性特征,以便正確歸類。

721分析題名。

文件和案卷的題名,是責任者或立卷人對檔案內容的概括,在題名準確反映檔案的中心內容的情況下,分析題名能直觀地把握檔案的主題。但有些文件、案卷的題名,由於擬寫上的缺陷,不能準確地、直接地揭示主題內容,所以不能作為分類標引的唯一依據,還應瀏覽正文。

722瀏覽正文。

通過分析題名不能確定檔案的確切內容和類別時,應瀏覽文件、案卷的正文。重點閱讀文頭、文尾、段落題名,了解作者的撰寫目的和意圖,從而確定檔案內容論述或涉及的主題。

723查閱文件版頭和案卷封麵。

黨、政機關行文都有固定的文件版頭,標明發文機關的全稱或通用簡稱、發文字號,文尾有發文機關、抄送機關、成文日期、蓋印與簽署。此外,附加標記有密級、緩急時限、閱讀範圍等。案卷封麵上有機關全稱和組織機構名稱、案卷題名、年度日期、保管期限、檔號以及卷內目錄、卷末備考表等。它對於了解文件、案卷的主題、起草目的、利用範圍、使用價值等,都能提供一定的參考。

73判定類別

進行主題分析後,須確定對文件、案卷所論述的事物中,哪些主題應予以標引,能為利用者提供檢索途徑。然後根據主題性質,到《中國檔案分類法》中查找其所屬的類目。

74標引分類號

是用《中國檔案分類法》中的類號來表達檔案主題性質的標引過程,也就是將判定的類別賦予分類標識。給予分類號,應根據文件、案卷內容的屬性、主題多寡、起草意圖、利用對象、檢索需求等特點,采用恰當的方式和方法,準確、一致、適度地標引出來。遇有難以分類的新事物、新主題的檔案材料,分類表上無確切類目可歸時,各檔案館、室可增設新類目予以分類標引,同時上報《中檔法》編委會確認。今後若遇到同類主題的文件、案卷亦照此辦理,確保一致性。

75審校

審校是分類標引的最後一道工序,是確保標引質量的最後關口。審校內容包括檢查驗證檔案的內容是否得到全麵的分析,主題概念是否準確、恰當、辨類是否準確,同類檔案是否歸類一致,標引的類號是否充分、完整、準確,書寫是否正確無誤。審校程序分為自校、互校和總校。

751自校。

標引審校的第一環節。標引人員通過對自己標引結果的校對,遇有主題分析不準,歸檔不當,前後不一致,符號錯誤,應及時予以糾正。

752互校。標引審校的第二環節。標引人員通過對標引結果的相互校對,糾正因個人理解不同引起的錯誤,保持彼此之間標引的一致性。

753總校。標引審校的最重要環節。在自校、互校後,必須選派熟悉業務、通曉目錄工作的人員擔任總校。通過總校進一步消除檔案主題分析與標引過程中的誤差,保證標引工作的整體優化。同時可以對標引工作中所遇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統籌考慮合理的解決方案。

8檔案分類標引質量管理

81衡量標引工作質量的因素

主要指標引的客觀性、專指性、全麵性、一致性與適當的標引深度。影響標引工作質量的因素是:標引工作的組織管理、標引人員的業務水平和《中國檔案分類法》本身的質量。

82製定分類標引的規章製度

各單位可製定標引工作細則。它是在檔案分類標引規則的基礎上,結合本館、室的檔案實際和利用者檢索習慣而製定的工作條例。具體內容包括:分類標引的程序和具體組織規程;《中國檔案分類法》簡表、行業表、複分表的使用範圍和使用方法,集中歸類與分散歸類、交替類目的采用、標引的深度,以及標引責任製等等。

83分類標引人員的素質和要求

標引人員應具備所標引檔案的專業知識和檔案學知識;熟悉本館、室的檔案分類方法,並能用來標引檔案材料;具有閱讀、分析、概括、提煉檔案主題和準確歸類的能力;認真負責,周密細致,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標引人員宜實行專業分工,並保持相對穩定。

84建立標引人員與利用者的聯係

標引人員應多與利用者接觸,聽取利用者對分類標引工作的要求、批評和建議,並通過對利用者提問和檢索結果的分析不斷改進工作。

85加強《中國檔案分類法》的管理

各檔案館、室在使用《中檔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處理方法要作記錄,並填寫“修改意見登記表”,報送主管部門,以便對《中國檔案分類法》定期增補和修改,使之日臻完善。

附錄17

檔案主題標引規則DA/T19—1999

為保證檔案主題標引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提高標引工作的質量和檢索效率,特製定本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