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克林頓政府與NMD推遲部署(2 / 3)

美國軍方對批評和懷疑NMD技術可靠性的言論和研究結論都表現出了相當強硬的態度。一方麵,美國國防部承認NMD攔截導彈的傳感器出了問題,但在2000年2月隻是承認該傳感器的冷卻係統,即一個微小的技術環節出了問題,反對對NMD係統現有研發技術的全麵否定,更是完全拒絕國防部有弄虛作假的指控。對於外界有關美國軍方對NMD試驗有明顯“預先控製”的痕跡,為了試驗成功而降低攔截難度的指責,五角大樓矢口予以否認。另一方麵,國防部也有意識地降低NMD的攔截效力的聲調,例如現任導彈防禦計劃局局長卡迪什空軍中將就一再表示,NMD完全可以防禦來自那些沒有太多“經驗”的國家,如朝鮮、伊朗或者伊拉克對美國的導彈襲擊。以此來表明NMD不是用來對付俄羅斯等導彈技術成熟的國家,而是對付來自所謂“流氓國家”的有限導彈攻擊。其言外之意是NMD武器係統的試驗標準,無須高到可以攔截導彈技術發達的來自俄羅斯的洲際導彈。

2000年以來,美國軍方官員在談到NMD的技術和試驗問題時,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示,NMD係統試驗的結果,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將不影響克林頓總統在夏天作出NMD的部署決定。這表明,五角大樓已經客觀上降低了NMD係統技術成熟度在影響克林頓總統是否作出部署決定中的重要性。2000年6月20日,美國負責采購和技術的國防部副部長雅克·甘斯勒表示,即使7月份的NMD攔截試驗失敗了,他們也可以斷定NMD已經在技術上做好了部署準備。[15]五角大樓采取這樣的立場,無非是要增加NMD部署的可能性,避免因為“技術”問題而使得克林頓總統的部署決定受到太多指責。同時,采取所謂“麵對現實”的策略,承認NMD在技術上依然存在著問題,但尚有時間克服和彌補。技術問題,不應該成為克林頓政府作出NMD部署決定的“擋路石”。

2000年6月28日,白宮發言人表示,克林頓總統將在7月7日的NMD攔截試驗之後的“數周內”,決定是否進行NMD部署。這意味著NMD的部署決定,白宮將在不晚於2000年秋天作出。這位發言人還反駁了《紐約時報》有關克林頓總統正在設法避免作出部署決定,以便將這一棘手問題留給下一任政府的說法。為此,7月7日的NMD攔截試驗似乎成為決定克林頓政府的NMD命運的重大時刻。在全球關注的焦慮目光中,7月7日終於來臨了。

美國東部時間7月8日淩晨零點18分,即北京時間7月8日12點18分,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範登堡(Vandenberg)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改裝後的“民兵Ⅱ”洲際導彈作為目標彈。大約20分鍾後,從位於太平洋馬紹爾群島中的誇賈林島(Kwajalein Atoll)上的NMD試驗基地發射了一枚攔截導彈,彈頭重量為55公斤。賈誇林島距離發射目標導彈“民兵Ⅱ”的美國西海岸大約為8600公裏。按照原定計劃,攔截導彈應該在發射升空10分鍾後以每秒7.3公裏的速度、在距地麵225公裏的太空摧毀這枚“來襲導彈”。由於攔截導彈沒有接受到相應控製信號,導彈推進器的第二級助推火箭未能實現分離,傳感器也沒有啟動,最後,攔截導彈和靶彈頭各走各的路。[16]這次耗資1億美元的NMD試驗再次宣告失敗。隨後,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計劃局局長卡迪什中將在飛行試驗的新聞發布會上承認,作為目標導彈的“民兵Ⅱ”未能按照計劃在第二級助推火箭飛行2分37秒後釋放出“誘餌彈頭”和引誘攔截的“氣球彈頭”。即便此次攔截試驗獲得成功,其價值也將大打折扣。消息傳出,反對美國部署NMD係統的國際力量感到振奮。俄羅斯戰略火箭與航天部隊司令雅科夫列夫指出,目前正在試驗的NMD係統根本無法保衛美國,試圖建立這一係統隻能是瞎浪費錢。普京總統的外交政策顧問普裏霍科則說:“我們早已經說過,這樣的一個係統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謬誤百出的。”[17]美國國內對NMD係統指責的聲浪再度高漲,克林頓政府因為此次試驗失敗而在部署NMD決定上承受著更大的壓力。

許多分析家認為,此次NMD飛行試驗的失敗,給克林頓一個台階,使他可以順理成章地推遲作出NMD的部署決定,甚至將NMD部署問題的決定權留給下一屆政府。媒體也紛紛猜測,克林頓正好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從在NMD問題上與俄羅斯、歐盟和中國的爭執中抽身而退,避免與上述大國之間關係的惡化。

對任期已經不多的克林頓政府來說,是否作出部署NMD的決定,其武器係統的技術成熟度已不再構成主要因素。7月7日NMD飛行試驗失敗使得五角大樓十分難堪,克林頓政府顯然對此次飛行試驗失敗早就有心理準備。政府官員在談到NMD問題時都盡量保持低調。7月9日,國家安全事務顧問伯傑雖然承認試驗失敗意味著NMD係統的技術可靠性存在著問題,但拒絕就NMD的命運問題作出評論,表示克林頓總統在聽取國防部有關此次試驗失敗的報告以及今後的建議後,仍將於11月前就是否部署NMD係統作出正式決定。[18]國防部長科恩在7月10日表示,7月7日的試驗失敗了,但並不嚴重,失敗並不代表著應該推遲部署係統的時間。在今後若幹周時間內,美國國防部長科恩在收到導彈防禦計劃局、波音公司、雷神公司等關於此次試驗失敗的分析報告後,將向克林頓總統提交下一步建議。建議的內容將包括NMD係統目前的技術狀況、2005年在阿拉斯加建造20個攔截導彈係統的成本分析、2005年以後加速建造100個攔截導彈係統以及進行更多攔截試驗的計劃等等。克林頓總統將依據科恩的這份報告和各方麵的考慮,來決定是否作出NMD的部署決定。美國軍方的講話已經給人以強烈的印象,NMD係統的部署,不應該以現有飛行試驗的失敗和技術出現問題而加以擱置。事實上,克林頓政府在沒有宣布決定以前,已經在NMD的技術成熟度這一項它一貫堅持的部署變量上修改了自己的原有政策。

在政策轉變的前提下,7月7日的NMD攔截試驗的失敗,確實不是NMD武器係統的“滑鐵盧”。即使像預期的那樣在2000年夏天作出部署決定,按照“3+5”部署方案,美國還有5年的技術發展期,並非是讓現在承認有缺陷的NMD馬上投入現役。現在作出部署決定,利用5年的時間來完善NMD的現有技術,克林頓政府也可以說得過去。美國軍方準備到2005年,還要進行16次NMD係統測試和攔截試驗,試驗也將從攔截單彈頭來襲導彈,到攔截多彈頭彈道導彈。美國國內支持部署NMD的軍方和國會議員都在強調,沒有哪一項武器係統的部署,是不經過試驗失敗的風險的。“韋爾奇報告”批評NMD係統技術在當前存在著極大問題,但也提出,假以時日,NMD係統在技術上實現可信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卡迪什在7月8日晚間解釋當日NMD第三次攔截試驗失敗原因時表示:“失敗表明我們還有許多技術方麵的問題亟待解決。但我們對火箭科學充滿信心。該來的遲早會來。”[19]7月25日,科恩在參議院軍備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依然強硬地表示,1月份NMD試驗失敗,但傳感器和攔截器之間的整合聯係達到了設計要求;7月1日的飛行試驗仍然取得了很好的試驗效果:傳感器與戰鬥管理係統之間配合默契,衛星傳感器與早期預警雷達的工作令人滿意,X-波段雷達的原型機工作得要比預計更為出色。科恩說:“我們知道如何修正這些問題和我們的研究與發展計劃,雖然有一點野心,但我們能夠化解這些技術上令人失望的地方。”[20]美國軍方目前在NMD係統技術問題上的基調,就是強調“現在”不完善,但不意味著未來不能“完善”。如果現在作出“不部署”的決定,那麼,NMD係統技術就永遠無法可信和可靠。因此,隻有繼續投入資金,繼續進行研製和試驗,才能解決NMD的技術可行度問題。而這就更需要白宮作出部署NMD的決定。可以說,到2000年年中,美國軍方和白宮的態度,客觀上已經將原來的要等到、NMD技術成熟才部署,轉化成了在現有NMD係統的技術上,作出部署,以便使其不斷完善,最後按照預定時間進入實戰裝備。

克林頓政府在NMD技術問題上這一政策的變化過程,從1999年就已經開始了。當時,BMDO對NMD武器係統部署所需要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了規劃階段,而逐步開始進入實施階段。到了這時候,“NMD號戰車”已經啟動,要停下來,就更不容易了。按照規劃和2005年完成NMD第一階段部署的目標,美國必須開始著手在阿拉斯加、北達科他和阿留申群島等地建設NMD係統的必要設施。勘址工作現在已經基本結束。卡迪什在1999年11月就明確表示過,為了能夠在2005年實現“有效防禦有限彈道導彈威脅”的NMD係統部署,阿拉斯加州謝穆牙島上的早期預警雷達的改良工程最遲應該在2001年春天開始動工,相關合約必須在2000年11月前落實。[21]如果讓技術問題擱置克林頓在2000年11月前作出NMD部署決定,一連串的NMD相關基礎工程建設將無法進行。NMD計劃不管以什麼方案進行部署,都將受到重大影響。這一點不僅美國軍方不會接受,美國國會也不可能容忍。而且,部署NMD的決定每拖延一個月,就會使建設和試驗成本增加1.2億美元。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克林頓政府也擔心,拖延的時間越長,國內外反對部署的聲浪可能越大。從在阿拉斯加等地進行NMD係統有關項目的建設來看,克林頓總統將不會晚於2000年11月份作出NMD的部署決定。

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都是天氣和海象條件非常複雜的地區,一年的施工時間非常有限。如果美國想要在2005年部署NMD武器係統,建設任務必定刻不容緩。例如,在阿拉斯加建設大型雷達設施的合同必須在2000年夏末秋初簽署。美國軍方在阿拉斯加建設NMD雷達站和攔截導彈發射場的計劃,就等著白宮的決定而立即開始執行。決定一旦作出,在度過阿拉斯加寒冷的冬天後,所需的設備就將立即運送過去。此外,NMD的係列試驗和計劃的調整和加強,也需要在直接的部署決定之後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追加經費也可以順理成章地進行。因此,在某種程度上,NMD的技術和建設要求已經成為推進白宮作出NMD係統部署決定的重要動力。

最後,雖然7月7日的NMD係統攔截試驗失敗了,但來自美國國內政治的壓力沒有變,美國大選年在NMD問題上的政黨競爭和國會共和黨議員強烈要求部署NMD的立場沒有變,NMD部署客觀上已經成為美國國內法律要求的性質沒有變。7日以來,美國國會共和黨議員仍然堅持認為,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和進行更多的試驗來確保國家導彈防禦係統在技術上達到要求。7月9日,來自康涅狄格州的民主黨議員約瑟夫·利伯曼表示,盡管大家對試驗失敗感到失望,但克林頓總統應該決定至少不要中斷這個進程。[22]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什在7月9日也表示,他堅信導彈防禦係統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一旦他當選總統,他將把部署國家導彈防禦係統作為首要的政策目標。麵對著來自國會和共和黨強硬的軍備政策的挑戰,克林頓政府在NMD問題上難以單純因為技術問題而作出重大政策調整。

臨近部署決定的美國國內政治與NMD

目前NMD係統因為技術問題、高昂的經費估算和消極的安全影響等原因,即使在美國國內也受到諸多指責。特別是NMD 2000年7月7日的飛行試驗失敗之後,所激發的對NMD係統的技術懷疑就更大。然而,共和黨保守派並沒有決定在NMD問題上改變自己的觀點和立場。2000年4月,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赫爾姆斯(Jesse Helms)公然表示,以共和黨為多數的美國國會將否決美國總統準備簽署的任何軍控協定。這是繼1999年10月拒絕批準(全麵禁止核試驗條約)之後,共和黨保守派在國際軍備控製問題上所發出的又一個嚴重信號。4月21日,25名共和黨參議員合署一封給克林頓總統的公開信,認為白宮將NMD係統部署方案僅僅限製在陸基攔截導彈是“不恰當的”。他們認為這一方案阻止了其他國家導彈防禦方案的發展,如研製和部署海基、天基導彈攔截器等其他導彈防禦的技術手段。他們的結論是:“獲取全麵、有效的導彈防禦能力,對付各種程度可能的導彈威脅,是非常必要的。”[23]7月13日,美國國會否決了要求進一步進行NMD係統試驗以便確認其技術可靠性的提案。

然而,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民主黨的國會議員反對NMD部署,並認為至少克林頓總統應該推遲作出NMD部署決定。2000年2月9日,9位民主黨參議員聯名致信克林頓,要求他在NMD飛行試驗沒有實質性的成功之前,不應該作出NMD的部署決定,而且應該利用更多的時間來考慮來自歐洲盟國、俄羅斯和中國對NMD部署的反對和擔優。3月3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資深成員比登(Joseph Biden)在參議院討論中,公開要求克林頓總統延遲作出NMD部署的決定。6月25日,美國31位民主黨參議員聯名致信克林頓總統;6月26日,52位民主黨眾議員共同簽署給克林頓總統的公開信。他們認為,NMD武器係統的試驗日程過於繁忙,許多技術性問題尚未解決,而且發展該係統可能在亞洲引發軍備競賽,並對美俄與美歐關係產生不良影響。為此,紛紛要求推遲作出NMD部署決定。麵對著來自國會和選戰的雙重壓力,NMD部署已經成為了克林頓政府在剩餘任期內最難處理的問題。

日趨白熱化的2000年美國總統競選進一步為NMD部署的“政治化”推波助瀾。為了選舉政治的考慮和避免被指責為在防務政策上過於軟弱,民主黨候選人戈爾也數度聲明支持NMD盡早部署。這使得NMD部署變成了國內兩大政黨總統候選人都競相支持的對象。共和、民主兩黨總統候選人在NMD問題上的積極立場,進一步推動了美國國會對NMD部署的強烈主張。

小布什和戈爾都竭力表示支持國家導彈防禦計劃,承諾當政後將使得美國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安全”。小布什在2000年4月27日同來訪的俄羅斯外交部長伊萬諾夫會麵時表示,美國最終將會不顧俄羅斯的立場部署國家導彈防禦武器係統。這表明,為了爭取選票,部署NMD的行情正隨著美國國內總統選舉進人白熱化而在美國政治中全麵看漲。2000年5月23日,小喬治·布什在華盛頓全國記者俱樂部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建議克林頓總統不要削弱下任總統充分發展導彈防禦係統以保護美國本身與其友邦的能力。他強調,為了保護美國及其盟國,建立國家導彈防禦係統的成本是值得付出的;《反彈道導彈條約》阻礙了美國在這方麵的選擇。小布什提出,如果俄羅斯繼續不同意修改反導條約,那麼美國就應該撤出這項條約,“沒有條約要比一項有缺陷的協定好得多”[24]。小布什所提出的NMD部署方案比克林頓的方案更為龐大、更具有擴張性,他表示隻有這樣,才能比克林頓的NMD方案“更強大、更有效地”保衛美國的國家安全。2000年8月1日,立即部署一個包括陸基、海基和天基攔截係統在內的NMD部署方案,被寫進了在費城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黨綱。8月3日,小布什在費城就自己的競選主張發表演講時明確提出,如果他當選,他將宣布立即部署NMD。

戈爾的立場比小布什要略微溫和一點。戈爾強調支持克林頓政府的對付有限彈道導彈攻擊的NMD部署方案。在有關反導條約的問題上,戈爾強調,如果美國確實受到了嚴重的導彈威脅,為了部署NMD可以選擇退出反導條約。對於美國國內政治目前在NMD係統部署問題上所施加的影響,布熱津斯基尖銳地指出:“就底線而言,並沒有迫切的戰略需要來部署NMD係統。NMD部署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內因素所驅動的。”[25]事實上,美國國內政治是獨立於克林頓所宣布的決定NMD部署四項變量之外的重要變量,或許也是有決定性作用的變量。

然而,在各種確鑿的報告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現有NMD武器技術確實存在著五角大樓無法掩飾的種種問題。國防部已經沒有能力在2000年證實NMD係統技術的可靠性。同時,由於NMD部署而可能導致的重新緊張的外交關係,以及接二連三的飛行試驗失敗,已經使美國國內反對國家導彈防禦係統部署的呼聲越來越高。反對者除了科學家、學者之外,還包括曾在克林頓政府中任職的官員和在防務政策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社會人士。

2000年5月4日,前裏根政府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麥克法蘭(Robert McFarlane)要求克林頓總統推遲作出NMD的部署決定;6月7日,前國防部長佩裏、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沙利卡什維利、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多伊奇(Woolsey Deutch)、現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院長、前克林頓政府助理國防部長約瑟夫·奈(Joseph Nye,Jr。)等14位前高級官員和著名人士聯名致信克林頓總統,提出:“鑒於問題的複雜性,我們敦請您延遲作出NMD部署決定,不要拘泥於人為的最後期限,而是應該坦誠地繼續現在剛剛開始的NMD部署問題的討論。”[26]6月9日,美國33位俄羅斯問題專家聯名致信克林頓,要求他不要支持部署NMD係統。6月29日,美國45位中國問題專家也聯名致信克林頓總統,要求他不要作出部署NMD武器係統的決定。這些中國問題專家強烈擔心,如果美國部署NMD,將必然導致中國加速核武器的現代化進程,並進而對美中關係帶來種種消極影響,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2000年7月6日,美國50名諾貝爾獎得主聯署向克林頓總統發出了一封公開信,敦促他放棄部署國家導彈防禦係統。該公開信明確提出,NMD難以向美國人民提供有效的導彈保護,並會嚴重危害美國核心安全利益。這50位諾貝爾獎得主幾乎占到了目前在美國生活的所有諾貝爾獎得主總數的一半。即便是曾經一度支持NMD部署和修改ABM條約的基辛格博士也撰文提出:“考慮到最近NMD模糊的試驗效果以及突出的大選意味,在下一任總統沒有到位之前,最好不應該作出有關NMD係統最後的技術判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