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MD係統入台可以基本解決台灣的導彈防禦需要。
台灣方麵認為,TMD係統由於是一種“家族武器係統”,各種反導彈武器的配備可以滿足台灣針對大陸“導彈威脅”之下的防禦需求。例如,PAC-3可以對付各種射程在1000公裏之內的短程導彈,而且其防禦範圍可以達到6000平方公裏,對巡航導彈也具有攔截能力。“宙斯盾”戰艦更是被台灣視為導彈防禦的“法寶”。美國在90年代對“宙斯盾”海軍武器係統進行了改良和升級,1998年,“標準Ⅱ型”(SM-2BlockIV)開始投入現役裝備。該型海基攔截導彈可以對付中、短程彈道導彈,甚至可以對付超音速飛行的巡航導彈,對俄製的SS-N-22巡航導彈可以進行攔截。而且,其作戰範圍可以達到17000平方公裏。[39]“宙斯盾”係統和“宙斯盾”級戰艦特別適應台灣的防務需要。台灣是一個海島,全島南北長度不到400公裏。“宙斯盾”級戰艦的遊弋能力、機動性和作戰範圍,可以使得戰鬥值勤中的任何一艘台灣的“宙斯盾”戰艦對全台灣進行導彈防禦。如果台灣能夠通過軍購獲得4艘美國“宙斯盾”級戰艦,再加上已經提出訂購的PEC-3,台灣就可以在包括全島各沿海100公裏的地理範圍內,在高40公裏的空間中,建立起戰區導彈防禦網絡。[40]如果還能加入TMD,在已有“宙斯盾”軍艦的基礎上獲得海基高空層戰區導彈防禦係統的話,台灣導彈防禦的地理範圍和垂直空間將會進一步擴大,甚至可以具有攔截戰略性彈道導彈的能力。到時,台灣就不用“畏懼”大陸DF-2、DF-3以及DF21等中程彈道導彈了。
(4)如果能夠擠進美日TMD聯合研製,台灣就等於是加入美國所主導的亞太安全體製。這不僅將增強台灣對抗祖國大陸的軍事實力,而且對於台灣竭力謀求的務實外交的突破以及密切美台、日台安全和政治聯係,都具有重要作用,台灣對抗祖國的統一政策,就可以有更多的國際保障。[41]而且,台灣認為,如果能夠實現美台TMD聯合研製,顯然有利於台灣今後通過技術轉讓或者軍購的方式從美國獲得TMD武器係統,從而避免因為美國售台武器而受到大陸的“抗議和打壓”,這樣今後美國TMD係統對台軍售的障礙就會大幅度減少。[42]
然而,在技術性的處理上,台灣當局卻用盡了心思。李登輝當局從未正式表示台灣已經決定要加入TMD。無論是李登輝本人,還是台灣“外交部”、“陸委會”以及“國防部”,都統一口徑,強調台灣保留參加TMD的權利。李登輝當局在策略上,是先表態有加入TMD係統的強烈需要,先著手作參加的準備,但是,在公開場合卻故意不說台灣極力想或者已經決定要“加入TMD”。即使是在1999年2月已轉任台灣“國防部長”的唐飛在公開場合談及TMD問題時,也故作“含蓄”,表示台灣迄今對TMD隻有“腹案”,並不是有錢就能參與TMD的。在對外說法上,台灣方麵都一致表示,是所謂中國大陸的“導彈威脅”,使得台灣“迫不得已”要提高導彈防禦能力。
1999年3月8日,李登輝表示,台灣加入或部署TMD是為了應對大陸的“導彈威脅”,如果中國大陸不以台灣“為敵”,大舉部署導彈,台灣沒有必要設立TMD。1999年3月9日,唐飛在“立法院”說,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導彈威脅”,台灣“不能坐視不理”,“不能等3—5年後飛彈打到我們頭上來了再說”,因此,對於TMD,“現在可以先做基礎工作”;“加入此計劃的高層防禦部分,將取決於民意”。[43]在台灣分離主義勢力的大肆炒作之下,加入TMD似乎成為台灣可以對抗統一的“護身符”,這對台灣的民意起了相當大的誤導作用。1999年3月15日,台灣媒體報道說,根據民意測驗,台灣有85%的民眾支持台灣加入與美國的TMD聯合研製。即便如此,李登輝當局仍然不敢公開表示台灣要加入TMD。
李登輝當局之所以要這麼做,無非是為了向美國“作秀”,擺出一副在TMD問題上“迫不得已”的姿態來博取親台的美國國會和政府人士的更多同情和支持。同時,台灣當局盡管已經決定加入TMD,但對於美國政府究竟是否會批準台灣的這一決定心中無底。台灣方麵非常清楚中國大陸在TMD問題上的嚴正反對立場,也清楚對白宮來說,要作出這樣一個決定需要平衡其對華政策的各項目標。因此,雖然台灣當局竭力想擠進TMD美台聯合研製,但最終的決定權根本不在台灣手裏。如果白宮為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而舍棄TMD美台聯合研製,即使台灣哭天搶地地表示要加入,一樣沒用。當時在TMD美台聯合研製方麵,隻有親台的美國國會在竭力鼓動,而白宮尚未對台灣正式發出這樣的“邀請”。美國政府在TMD美台聯合研製問題上到底持什麼樣的政策,台灣心中沒底。所以,為了保住今後萬一加入不了TMD有可能大丟的臉麵,為美國國會反華勢力的表現造勢,同時避免向白宮施加壓力之嫌,李登輝當局才不得不在TMD加入一事上如此“作秀”。台灣現在所想的是,從內到外都在預購一張TMD的“門票”,但為了台灣有利的“外交環境”,寧可先做,但先不多說。正如台灣媒體所評論的,在TMD問題上,台灣想“抱美國的大腿,但是離要賣身,還早得很”[42]。
但是,台灣當局想要加入美國TMD係統的決心已定。台灣目前在TMD問題上的戰略是首先通過軍售獲得低空層TMD係統,即部分參與TMD;其次是即使不能全部得到低空層TMD攔截係統,至少可以通過軍售、或來自美國的相應武器係統和技術的轉讓來實現擁有低空層TMD導彈防禦係統的目的。隨著時間的發展,在美國高空層TMD研製成功以及台灣的基礎性設施相應到位的情況下,例如首先實現“宙斯盾”級軍艦對美軍購成功,參加美國高空層海基TMD的係統;最終獲得以NTWD為代表的TMD高空層導彈防禦能力。從而為台灣建立起多層次、大覆蓋麵、多火力的戰區導彈防禦係統,既可以攔截來自祖國大陸的短程戰術導彈,也可以攔截例如像DF-21這樣的中程彈道導彈,同時擁有大陸巡航導彈攔截能力。同時,台灣當局強調TMD的政治效應和安全效應大於其軍事或軍費的實際支付能力等現實考慮,避免因為加入TMD所付出的龐大的軍費開支而受到在野黨以及不同觀點人士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