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TMD、NMD與MTCR(2 / 3)

美國導彈防禦計劃對MTCR的最大的破壞是它違背了導彈武器管製的初衷。二戰後,美蘇(俄)之間的任何軍控協議以及國際社會所支持的軍控架構,都是為了保障當事各方的安全,建立穩定的軍備關係以及降低戰爭的風險,任何武器管製的基本目的也都是為了實現抑製軍備競賽和在軍備規模的較低層次上維持戰略平衡。

在這四個方麵的“和平網絡”再造過程中,美國總是以實力原則為先,堅持“權力政治”所處的核心地位。同時,美國也強調製度主義,希望通過北約、NPT機製、全麵核禁試機製等製度性的安排,減少美國在國際安全與和平問題上總是一馬當先的成本,降低完全以美國實力來重建和鞏固國際體係的代價。當美國堅持以製度主義和多邊安排來塑造國際和平時,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美國的“柔性霸權”——美國願意同西方盟國和聽話的國家分享原則和利益。而當美國注重實力優勢來推動國際事務發展,實行“硬式霸權”,甚至不惜公然糟蹋美國自己所擁護和倡導的在核軍控和核裁軍領域內的多邊主義和製度主義,將TMD和NMD淩駕於現有的國際軍控架構之上時,“美國主導下的國際和平”的特點就顯得尤為突出。無論是“柔性霸權”還是“硬式霸權”,美國在當代國際關係中的霸權行徑,力圖建立所謂“霸權和平”的意圖和戰略都已經昭然若揭。

但是,以NMD和MTCR相結合的手段自90年代以來並沒有真正實現國際和平中導彈擴散問題的解決。地區局勢的緊張和各國自身安全利益的需要,是導致導彈擴散,或者有關國家爭相研發自己的導彈計劃的重要原因。降低地區安全的緊張,單純依靠出口管製,從降低戰爭手段的角度來說,固然會有一定的抑製力,但卻決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後途徑。此外,地區紛爭具有相當複雜的背景,夾雜了宗教、種族和曆史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中東、海灣地區、非洲、東北亞等地區安全局勢依然存在著緊張關係的地區,導彈擴散並不是提高軍事對峙程度或者引發局部衝突的直接誘因。減少地區衝突的危險性,不但需要通過加強談判、對話來增進接觸,通過信心建立措施來緩和軍事緊張,更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寬鬆的地區和國際環境,帶動爭端各方在加強交流與合作的基礎上,逐步消除衝突的導火線。因此,地區緊張局勢的化解,最重要的是推動政治解決的方案,形成政治和解和共同發展的穩定局麵。

在這個過程中,承認和正視有關國家基本的國防建設需要,在適當的範圍內允許這些國家保持自身國家安全所需要的相應軍事力量,同樣也是推動政治和解和政治解決方案出台的一個重要因素。國防力量的正當發展,不僅有助於有關國家為政治對話與和解創造信心基礎,更有助於在一個地區權力平衡的現實構架下達成能夠兼顧各方利益在內的一個長期的解決辦法。自70年代末以來,中東局勢和阿以衝突從總的方麵來說,不斷趨向於穩定,這雖然與阿以之間的和平進程的發展有關,但也同阿以之間基本上處於實力均衡狀態有關。敘利亞發展自身導彈能力的努力,不僅同中東局勢難以徹底解決有關,也同各方在軍事力量上的各自發展的基本局勢有關。目前的、一般估計是敘利亞擁有400—600枚戰術導彈,其導彈類型包括:飛毛腿B型和C型、SS-21或有可能是M-9,一個“飛毛腿”裝配廠等等。但以色列的核武器技術,是其周邊國家擴軍的最大刺激。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在90年代一致認為,即使解決了被占領土、難民、水資源等問題,隻要以色列繼續擁有核武器,也不可能實現地區的安全保障。在與以色列的所有對話中,阿拉伯國家都把“核壟斷”問題聯係起來。以色列迄今還沒有實現與阿拉伯國家就建立中東無核區問題作出承諾。為此,中東各國都將國內生產總值的7%用於國防開支。阿以衝突長期無法解決,導致中東成為擴軍的突出地區這一局麵始終得不到扭轉。

在彌合地區國家間分歧和衝突的前提下,限製高科技武器的出口,對維持地區安全和防止導彈技術擴散具有相當作用。但是,美國出於其全球戰略的需要,在出口管製方麵常常采取雙重標準。對在美國全球戰略地位中地位較低或不按照美國指揮棒走的國家,美國執行的是嚴格的出口管製,甚至製裁措施,大此不惜削弱這些國家的正當防禦需要。而對美國的傳統盟友,美國卻執行的是軍事技術扶持和偏袒政策。對其導彈技術發展不僅縱容,而且還給予充分的技術合作。美國這一政策的結果導致了地區力量的失衡,刺激了其他國家采取相應的對抗政策。其結果,美國一方麵通過不負責任的軍售政策為其地區友邦輸血打氣;另一方麵,又通過MTCR加強敏感技術出口管製,以其自身的出口管製規則強行要求其他國家跟隨美國。1991年海灣戰爭後很短時間內,美國已宣布向中東地區8個國家出售240億美元的先進武器。其中包括在過去的軍控談判中已被美國自己標明為用於“發動突然襲擊和進行大規模進攻性行動”的5種主要武器和一些高科技武器。這種情況無疑是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得不到伊拉克政府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18]2000年4月,美國向埃及出售了空對地導彈。目前,美國一年的武器出口總值為270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出口中東地區。中東和平進程之所以遲遲得不到解決,是由多方麵原因造成的。除了以色列政局主導阿以和談以及和談長期化使得敵對意識重新抬頭這兩大因素之外,美國在裁軍和軍控上在中東實行雙重標準,是阻礙中東和平進程的第三大障礙。

總之,TMD、NMD和MTCR之間必然存在著內在的、不可克服的衝突關係。一方麵,MTCR設立的原則是為了加強國際社會在導彈防擴散領域的合作。這一點代表了後冷戰時代國際安全的基本要求,也體現了各國共同的安全利益。除此之外,MTCR也代表了要將各國原有的、可以自主決定的安全利益同樣列為MTCR管製對象的國際努力。但是,任何國際規製的出現和運作,都是一個自然發展和提升各國共識的過程。MTCR的規範作用與各國所承諾的義務之間應該保持一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際規製就可以剝奪各國按照自己的法律和原則、在與MTCR規則並不衝突的情況下的政策選擇。但是,現有MTCR的運作機製基本上是以美國的強權來維持的,美國將自己的國內導彈技術的出口管製原則依靠自己的威勢強加給有關國家。其結果是,由於MTCR的存在,各國正當的安全利益必須有個基本條件,那就是“正當性”的定義必須符合美國對核技術和導彈技術以自己的標準防擴散的關注和政策。這是MTCR運作過程中,美國與俄羅斯和中國等國一直出現紛爭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