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MTCR:國際導彈控製機製(3 / 3)

MTCR成員國也同意,任何轉讓的技術、設備和原材料在再度轉讓給第三方之前,應該保證獲得出口國的同意。

對於MTCR成員國之間的貿易,MTCR規定:其成員國地位並不給予任何國家獲得其他國家技術轉讓的權利,也沒有給任何國家施加提供導彈技術的義務。MTCR的成員國都確認該項原則,被希望不單單在成員國與非成員國的貿易中,而且也在其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中實行反彈道導彈擴散的出口管製。

MTCR還強調,出口管製並不是完全禁止出口。出口管製的唯一目標是阻止會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投擲係統的技術轉讓。為此,MTCR標榜無意於損害太空和平開發計劃,或者為推進這一計劃而進行的國際合作。隻要導彈技術的出口被確認為隻用於太空和平開發計劃,則不在受管製之列。MTCR也不想妨礙這些計劃的發展。相反,MTCR的《規則》有利於增加導彈技術提供者的信心,使得它們不用更多地擔心這些導彈技術會轉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投擲係統的開發。

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的待遇上,MTCR的實際界限相對來說是比較模糊的。在吸收新成員問題上,MTCR規定,接受新成員必須得到所有現有成員國的共同認可。在作出接受新成員國的決定時,必須考慮到新成員國是否會加強國際反導彈技術擴散的努力,說明該國家一直承擔的、並仍將繼續承擔的反導彈擴散的義務,以及證明該國家已經建立了一個有法律依據的、有效的出口管製體係;該體係不僅實行了MTCR規則和程序,而且有效地管理並實施了MTCR所要求的出口管製。對於還沒有成為MLTCR成員國的國家,MTCR都鼓勵進行符合MTCR規則的出口管製。這被認為是對國際社會共同安全的貢獻。為此,一個國家可以不選擇加入MTCR,但自覺承擔相應的義務。MTCR成員國也歡迎同這些國家舉行擴散問題的廣泛對話。

MTCR的定期會晤是年度成員國會議。每年的會議都由現有成員國輪流主持和召開。1994年以來,MTCR的年度會議分別在斯德哥爾摩(1994)、波恩(1995)、愛丁堡(1996)、東京(1997)、布達佩斯(1998)和荷蘭的諾沃德奇(1999)等地舉行。年會的主要內容是交換導彈擴散的信息,討論會員國間出口管製的經驗,檢討加強防範導彈擴散的措施以及研討和製定MTCR的應對辦法。由於涉及信息交流,因此MTCR年會活動與會議記錄都不公開。除此之外,近幾年來,MICR每個月還在巴黎舉行“接觸點會議”(Point of Contact Meeting),就出現的某些問題或者信息交換意見。由於沒有常設秘書處,MTCR的工作文件都是通過“接觸點會議”來進行散發的。法國外交部負責組織這類會議。MTCR還承擔了做非成員國工作的任務,以便讓更多的國家認同和遵守MTCR規則。這些工作旨在讓非成員國了解MTCR的活動,並向它們提供實際的幫助來阻止導彈擴散。從1996—1997年間,MTCR在華盛頓組織了3次“轉運”問題的研討會。來自非成員國的塞浦路斯、中國香港、約旦、馬耳他、韓國、新加坡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代表與MTCR代表一起參加了研討會。會議主要探討的是如何防止受管製的技術“轉運”到第三國的問題。

MTCR在冷戰的末期發展緩慢。1989年12月,西班牙被接受為第一個新加入的成員國。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冷戰的結束,MTCR的成員國範圍不斷擴大。到1992年,又新增了14個成員國,使得MTCR的成員國一下子達到了22個國家。但是,新增國家主要集中在西方發達國家,它們是澳大利亞、新西蘭、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愛爾蘭、希臘、葡萄牙、瑞士等國。MTCR成為了發達國家以反導彈擴散為目的的出口管製俱樂部。1993年,匈牙利加入MTCR,成為了加入該組織的第一個非西方國家。緊隨其後,阿根廷也加入。MTCR有了第一批發展中國家成員。1995年,巴西、俄羅斯和南非三國加入了MTCR。1997—1998年,波蘭、捷克和烏克蘭加入。到1999年年末,MTCR已經擁有了32個成員國。另外,中國和以色列在1994年和1991年,分別成為了MTCR的“遵從國”(adherent country)。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