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在橘黃色的燈光籠罩中,我正讀著散文大師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忽聞室外有雨點敲打窗榻之聲。下雨了,我推門來到陽台,伸展了一下疲憊的身軀,深吸一口略帶涼意的空氣,望著夜色中綿長的雨絲,夜讀的興趣更濃了。
讀書人喜歡讀書,這不言而喻,但對於讀書的環境、習慣,各自卻有不同的講究,“雪夜關門讀禁書”有之,“紅袖添香夜讀書”者有之,雖同是夜讀,其心緒、情趣卻天壤之別。而我獨好雨夜讀書。
古人讀書有“三餘”之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雨夜讀書便三者占其二。其實,雨夜讀書,並非僅指這一刻閑暇而言,更多的是為了那份閑淡和恬靜。
夜晚,本身就營造了一種寧靜的氣氛,夜幕淹沒了白日的喧囂紛雜,而綿綿的雨絲更是加濃了這種氛圍。此刻雨夜相守便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心境。外出孤旅懷人之時,排遣鄉思最好的辦法就是夜讀,夜讀而逢雨更是妙不可言。當你手捧書卷獨坐於窗前,手邊一杯香茗,室內燈光溫馨,窗外無車馬之喧,無人聲之鼎沸,靠靠細雨編織成綿綿的輕紗,隻聽得窗外雨線跌落在水泥板上發出的清脆響聲。你不由得朝自己的心靈深處追溯,凡塵俗念在雨聲中悄然而逝,一種淡然的心境油然而生。
有些書在夜雨中趣讀的,如戴望舒的《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傍惶在悠長、悠長/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仇怨的姑娘。”眼前總浮現出一幅清麗、哀婉的畫卷;悠長寂寞的雨巷、濕淋淋的籬牆,淒迷不斷的雨絲,似煙若霧的丁香姑娘……它使你沉醉那細雨紛飛的春夜裏。
大自然為人們營造了這樣的氛圍,又怎能不使讀書人沉溺於書卷之中呢。在夜的陪伴下,我的心田被品讀的甘雨慢慢地沁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