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人才素質(2 / 3)

(2)科學文化素質

科學文化是發展生產力,建設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沒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就無法勝任要求高、難度大的創造性活動,也就無法適應現代化建設的各種要求。當今世界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知識經濟的發展取決於對科學文化知識等智力資源的占有,而人才是智力資源的最有效載體。因此,現代人才必須積極投身於科技興國的事業之中,努力掌握豐富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文化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勞動技能,以全麵推動社會的發展。在擁有高知識水平的同時,還應具有較強的能力,即獲取新知識、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如自學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等。隻有既掌握了知識,又有相應較強的能力,才能把知識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產生創造性成果。

(3)身體素質

一個人隻有具備了健康的身體,其他方麵的素質才能得到正常發展。對人才來講,才能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身於事業中去,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競爭環境,經受得起困難、危險、壓力等艱苦環境的考驗,承擔起繁重的科技工作任務。盡管也有些人身體素質低下,仍能成才,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但他們的聰明才智畢竟要受到諸多的限製。對於現代人才來說,掌握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與技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使自己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是十分必要的。

(4)心理素質

健康的心理狀態是每一個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必備條件。如果一個人經常地、過度地處於一些不良情緒之中,對其他方麵的發展會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因而就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取得較大的成就。所以,心理素質對人的思想道德、智力開發、身體發育來說,都是一種基礎性因素。古往今來,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普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特別是在當今社會,人類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生態問題越來越尖銳,技術越來越高級,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交往越來越錯綜複雜,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特別是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這些都從不同側麵加重了人的心理負擔。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心理平衡,就不能適應多變的社會生活。現代人才應認識到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意誌堅強,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與他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這是健康的心理所必須具備的。

(5)審美素質

審美素質也是人才的基本素質之一,是通向成才之路的橋梁,更是現代人才自我發展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美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聯係越來越緊密。良好的審美素質,可塑造人才的理想人格,激發人才的創造激情,提高其審美能力。這樣,人才才能自覺抵製假、惡、醜的東西的侵蝕,以美的規律、美的標準去創造美的生活、美的產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作為現代人才,應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努力加強審美修養,提高和發展自己的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確立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尚的、富有個性的審美思想。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素質的新要求

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正在努力的方向。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國發生了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運動,引起整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人際關係及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方麵的巨大變化。適應這種變化,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更新和提高。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社會主義現代人才的素質又麵臨著一係列新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新要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1)正確理解和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市場經濟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結合在一起的,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共存的,中華民族共同富裕的,由國家宏觀調控的,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遵循和適用一般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現代各類人才,首先要全麵正確地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知識經濟,掌握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順應社會主義製度的要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新的市場觀念和價值取向。

(2)要具有高度的創造能力和改革創新意識

市場經濟就是優勢經濟,隻有靠自己獨有的優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同時,知識經濟時代的本質就是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於要有大批的創新型人才。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普西曾說過:“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區分一流人才與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努力培養自身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是現代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不僅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更能決定一個人才的命運。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對外開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寬領域和多渠道的,不僅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廣泛與國際接軌的用武之地,同時也為人才提供了更廣泛拓展才幹的成長方向。每一個有時代責任感的人才都要抓住機遇,勇於創新,迎接挑戰,爭做一流人才。

(3)要善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知識經濟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在知識經濟這個高淘汰率、快速變化更新的時代,如果不及時轉變自己的觀念,更新自己的知識,可能會很快遭到淘汰。所以,新型人才除本身應具備相當豐富的知識外,必須對新知識敏感且又善於學習,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在這個知識爆炸同時又是知識起決定作用的時代,人們的學習方式也會發生重大變革。傳統的靠死記硬背來擴充知識的方式將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創造性的學習方法。對大學生來說,首先要學會學習。一方麵能將教師傳授的知識,包括書本知識及時消化、吸收、融會貫通,能分析、歸納成自己的知識,能在較少的時間裏掌握較多的知識;另一方麵要具有吸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即使離開教師和課本仍能獨立獲取新知識。同時,由於知識爆炸現象加劇,知識老化速度加快,教育將成為一個終身的過程,為了適應知識不斷更新的需要,人們將不得不選擇學習、工作、取得經驗、再學習這樣循環往複的學習過程。

(4)要具有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更集中地表現為人才的競爭。競爭不僅是企業、國家謀求發展的手段,更是人才生存的必然選擇。人才要保持自己競爭優勢的關鍵,仍然在於不斷創新,以優取勝,敢於冒風險,既要有敢於勝利的膽識,也要有敢於承擔失敗後果的勇氣。競爭不是弱肉強食、爾虞我詐,而是以廣泛的合作為基礎。因為市場經濟強調係統性,社會是一個大係統,單位是一個子係統,每個人的職位都是係統中的一部分。係統強調整體性,係統要求團結合作。一個人進入係統必須清楚自己處於係統中的哪個環節哪個部位。因此,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人才,都應該學會與人合作,與人和諧相處,維持融洽的人際關係,發揚團隊精神,協調一致方能取得成功。否則就不能稱其為現代人才。

(5)要具有法製觀念

市場經濟就是法製經濟。市場經濟的運行,必須是規範化、法製化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建立、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的逐步加強,學習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盡快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管理社會的能力,是現代人才的必然要求和選擇。作為現代人才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就不可能適應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