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神魔紀事(1 / 1)

時維鴻蒙之初,六合嚐渾為一體,天之為地,地者為天,形狀圓殼,內混沌也。後百萬年,有曰盤古者衍自鴻蒙天地,以神祗之力,巨斧之形,劃混沌為清明,於是天地之為八荒、四海,浮者為天,甸者為地,此為上古之神力,使天地之雛形具也。既日天高一丈,古亦增一丈,久有莽榛遍野、川流江河,眾神故相屬而衍之。如此千萬年,天有萬丈之遙,地有千裏之深,而古之體態,可謂頂天立地,無可出其右者也。又千萬年,古卒,其首作塵土,曆千載而淩頃六合,代代神隻以此生息。天地之闊,故有古之遺骸作山河萬裏,草木蟲魚皆萌蘖於此。

眾神之徒,有曰女媧者,以彩石補天,以龜足支地,以土為質,以水為引,以其體態,作塵土之靈,渺小如滄海之一粟,謂之“人”也,故女媧為造物之主矣。人之於地而繁衍萬千,所以謂千裏之野為“人界”焉。

眾神之屬,有曰共工者,炎帝神農之裔,而上古之神隻也。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南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於是六合之上有古之首者,漸以界中而裂,又取天之靈韻,經雲之浪湧,以兩道而行之。其一立於昆侖之巔,山腰有屏,山頂有闕,非仙者而不得過。日久,故謂之曰神界浮嵐。人間有傳浮嵐一日、凡間百年之說,此所以神祗可以生息百千年之故也;其一墮於人界之下,其源者雖為浮嵐,而以長處此幽暗昏惑之境,瞳漸作赤,較之仙者,亦有異哉,因其自詡為魔之方圓,故謂之魔界壇淵。上古有天為圓者,地為方者,天柱有八,地角有索,因而三界雖異,而無交者,而不相犯,故為和焉。

如此千年,有炎、黃之神攜刑天、誇父、共工之倫戰蚩尤於涿鹿之野,乃以此記為神魔大戰。大戰百餘年,上古之神魔鹹卒,而神魔披創,人間衰難,滄海桑田,天地洪荒。終有炎黃之召應龍之神,弑蚩尤於此野,故神魔之戰止焉。然應龍亦再無回天之力,後人度之,傳是為上古魔神之靈、“驚世”之故也。

此涿鹿之戰,上古神魔皆歿。唯殞夜者,自詡古之後神,徒見此滿目瘡痍、山河永寂。

三界之君,為神祗、天子、魔君,然三王之主,殞夜也。初者神祗、天子與魔君與夜為契,歃血以盟,神祗為陽,魔君有陰,而天子為和,夜所以製三者之為,可以於千萬年為和矣。夜之所在,乃浮嵐之巔,謂其為月華之宮。此亦非神魔之主不得易見。

蚩尤卒後百萬年,“驚世”之靈匿於三界,夜嚐尋之,未果,故以為三界可至萬世而為和焉。神魔曆三百四十二年,神祗仇池失其形跡於月華之宮,夜複出,與天姬共掌浮嵐。後百年,池見於昆侖之下,作跣足赤瞳,擁魔界數百之眾,以攻浮嵐。此曰神魔大戰,星鸞之戰也。彼時有神將疏離、天姬夜顏製之,持一月有餘,未遂,又有上古神祗殞夜欲以血契束之,然池以魔君之陰,和神祗之陽,故血契徒已矣。

殞夜既封,池見其兵渙散而披數創,神魔之戰者,生人無幾,故令歸於壇淵,未百年,隱於人界之中,魔界不複王者。天姬夜顏,後承神祗之力,渡殞夜之靈於人間,此後莫歸於浮嵐。

浮嵐有女初長成,而綺年玉貌、顏如舜華。一夜有梅花落於其額,成五出花,拂之不去。故以為有神明之靈,尊之為浮嵐天姬矣。——《神魔紀。神魔之戰》

------題外話------

><請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