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藝術雖然以佛教內容為主,但它也反映敦煌一帶的社會經濟生活。在石窟中保存敦煌地區農業生產的畫麵:如二牛抬扛、曲轅犁、播種、割麥、打場、揚場等全部農業生產過程。同時保留了捕野羊、殺野豬、追黃羊的場麵。這些畫麵為研究南北朝、隋、唐社會經濟和文化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晚唐敦煌供養菩薩像敦煌壁畫中的圖案,多用變形的植物紋、動物紋、天象紋、幾何紋和主題性壁畫相同的人物形象組合而成,各種紋樣大部分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例如蓮花在佛經中叫“法花”,象征純潔、淨化、淨土;龍、鳳、麒麟象征祥瑞;石榴象征多子多孫;忍冬象征堅忍不拔的精神。(參考段文傑著《敦煌石窟內容及其特點簡述》)。
敦煌壁畫中不同的圖案,各自具有不同的花紋和不同風格。南北朝初期的平棋與人字披相結合的窟頂,是敦煌石窟最典型的形製。這種形製在東漢畫像墓頂上已經出現,敦煌的平棋與人字披,顯然是模仿崖山屋頂的形式。至於龕楣形如菩提樹葉、圓光背光等形象,有些受西域印度的影響。在隋唐時期,中外文化交流頻繁,波斯紋樣流行於西域及河西隴右,從而在敦煌壁畫中,反映不少波斯紋樣。
[1]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第60—64頁。
[2]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第183—184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9頁。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9頁。
[5]“婉孌”:思慕貌。
[6]“白日”:形容政治清明。“紫微”指朝廷。
[7]“楚征兵”:南方發生戰爭。
[8]“困獸”以後兩句,形容怯懦的士卒與凶猛的敵人作戰等於送死。
[9]戚幹:盾牌;戚:大斧。
[10]“舊蹊”:舊路,就是他的家鄉舊裏。
[11]“鼙鞞”:同鼙,騎鼓。
[12]“終轉迷”:迷路不辨方向。
[13]“齊”:相同。根本沒有家,去遠去近都一樣。
[14]“兩酸嘶”:母子二人終身挨著痛楚。
[15]嵽嵲:山高峻貌。
[16]鬱律:形容暖氣蒸騰。
[17]摩戛:衛隊多兵仗相摩擦。
[18]膠葛:廣大貌。
[19]長纓:纓,帽帶,指貴族和大臣們。
[20]有良心者應知有所警惕。
[21]內金盤:宮內金盤。
[22]衛霍室: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外戚,借指楊國忠等兄弟姊妹們。
[23]神仙:指貴妃姊妹們。
[24]悲管清瑟:絲竹合奏。
[25]到河陽兵營中去服役。河陽在今河南孟縣。
[26]“未分明”:古禮,婦女嫁三日告廟上墳,謂之成婚,婚禮分明,名分始定,現在結婚隻一夜,婚禮尚未分明。
[27]藏:古禮,閨女不出外亂走。
[28]歸:女子出嫁曰歸。
[29]可青可黃:形容形勢多變。
[30]戎行:軍隊。
[31]襦:短衣。
[32]黃衣句:唐朝宦官品級高的穿黃衣,低的穿白衣。
[33]回車句:長安東西兩市都在城的南部,皇宮在北部,所以把車牽向北走。
[34]唐朝的絹布代替貨幣使用,所以宦官用一丈綾半匹絹作一車炭的代價。
[35]申破:向上級報告,說明。
[36]考課:封建社會考核官員功過善惡,設立一定標準,分別等級以為升降,叫做考課。
[37]紫綬:紱綬都是官員係印或佩玉的絲帶,顏色因官級不同,朱紱紫綬是高級官員用的。
[38]庭桔:太湖洞庭山之桔。
[39]膾切句:把魚肉細切作菜,名膾。“天池鱗”,揚州有天池鱗,指魚而言。
[40]防其淫:防其濫增稅。
[41]瓊林庫:皇帝個人私藏貯之處。
[42]小山:沈屏所畫之景。金明滅:屏山之金碧山水,因日久剝落表現出或明或暗。
[43]襦:短衣。
[44]碧於天:綠得勝過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