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場到江湖〕——裴宣自敘(3 / 3)

考慮到國家利益和兄弟前途,我讚同宋大哥的招安策略。招安之後,梁山泊兄弟南征北戰,為擊敗遼兵、剿滅方臘立下汗馬功勞。可惜,我們報效的北宋王朝依舊風雨飄搖,最終難逃被金滅亡的命運。大宋與金國相比,在國土麵積、人口數量、綜合實力、軍隊規模以及道德教化等方麵,隨便哪一方麵都超過對方,為什麼戰敗的卻是大宋?仔細尋找答案,也許意味深長。

“點評”鐵麵孔目,是你裴宣的綽號。看到“鐵麵”二字,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鐵麵無私的包青天。你裴宣身為六案孔目,能做到清正廉潔、秉公執法,算是官場上的異數。然而,在混濁的官場,清正廉潔的官員,往往遭到排斥或打擊;貪贓枉法的官員,卻常常受到提拔或重用,這就是混濁的官場逆淘汰潛規則。回望曆史的星空,我們發現像魏征、包拯、海瑞之類的清官非常稀少,而蔡京、嚴嵩、和珅之類的貪官卻多如牛毛,也許這便是逆淘汰的必然結果。令人困惑的是,春秋戰國時代早已產生了法家文化,曆朝曆代都有自己的法律,卻從未出現法治社會,更沒有形成法治傳統。究其原因,恐怕在於缺乏遵法守法的精神。中國古代社會盡管獨尊儒術,提倡禮義治國,可是受過儒家文化教育的士人,一旦進入官場,多半成為偽君子真小人,借仁義道德之名,行貪贓枉法之實。專製的土壤,開不出法治之花,偶有一些鐵麵守法的官員,也會遭到同類的打壓或扼殺。正直的裴宣,你被排斥出官場也是理所當然。不過,從官場到江湖未必換了人間。其實,江湖有時很像官場,同樣講究遠近親疏。論文韜武略,你在梁山泊出類拔萃,但排名卻遠在李逵及阮氏兄弟之後。這一點,也許能說明些什麼。

裴宣小檔案

姓名:裴宣       出身:官員

星相:地正星      綽號:鐵麵孔目

最得意:考取進士    最失意:受上司打擊

最痛心:被刺配沙門島  最開心:當飲馬川寨主

最擅長:秉公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