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第三種人〕——童貫自敘(1 / 2)

我沒有考證,太監最先發明於哪個朝代。但是,到我生活的宋代,太監已經成為很熱門的行當。作為太監,能夠進皇宮直接為皇上及其後妃服務,不僅很光榮,而且很有前途。因此,每逢皇宮招收太監的時候,總有成千上萬的適齡兒童從四麵八方蜂擁而來,一些家長為了確保孩子錄取,還想方設法走後門送禮。我雖然出生在世上最繁華的京城,可是家境非常貧困,父母時常為全家十口人的生計犯愁。那年趕上招收太監,父親得到信息,馬上鼓勵我去報名。我朦朧知道,去皇帝身邊工作,首先要去勢。我想象割時很痛,堅決不願意去報名。父親耐心做我思想工作,反複勸告我說,去勢隻是疼痛一時,到皇上身邊混得好,可就享福一輩子。這是一次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沒辦法,我隻好聽從父親的勸導,忍痛挨割做了太監,成為大宋國的第三種人。

從英宗末年進宮,一直到神宗初期,我隻是一個幹雜活的小太監,很少有機會接觸皇上。漸漸地,我感到心灰意冷,覺得失去男人的命根子,得到這樣的生活很不值得。後來有幸結識前輩李憲,他教我莫氣餒,有空多讀一些曆史書,增長一些見識,將來有機會可以得到皇帝的賞識。於是,我申請調入禦書房工作。皇上讀書的時候,我在旁邊好生侍候;皇上不讀書的時候,我就找些書自己讀。真是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原來幹咱們這一行的,在曆史上也出現不少風雲人物,他們除了不能生孩子,幾乎什麼都能做,當權時不僅呼風喚雨,而且能影響曆史的進程或走向。在我前麵,出現過像趙高、張讓、高力士、魚朝恩、李輔國等重量級人物。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我後麵也湧現不少有名的同行,像王振、劉瑾、魏忠賢和李蓮英等都在曆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特別是魏忠賢可謂登峰造極,當上了九千歲,離萬歲隻差一千歲,他在世時候,生祠遍布天下,不少大臣都樂意給他當幹兒子。魏公公活得如此威風如此瀟灑,不愧為咱們宦官的驕傲。需要補充的是,咱們宦官的才能不僅僅體現在把持朝政上,在其他領域也能取得重大成就,像蔡倫在全世界最早發明造紙技術,為中國人的臉麵增添了不少光彩;還有鄭和下西洋,為發展航海和傳播中華文明作出巨大貢獻。如果寫一部《中國宦官史》,這本書應有許多賣點,肯定能暢銷賺錢。

現在流行一句話:機會總是給予有所準備的人。確實如此。有一天,我在禦書房當班,神宗皇帝讀書之餘,突然向幾個當班的太監提了一個問題,別人結結巴巴的難以回答,我很流利地回答了,並且引經據典,皇上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後,皇上對我刮目相看,經常與我談古論今,有時還征詢我對軍國大事的看法。到哲宗皇帝即位,我已是頗有影響力的宦官,一直受到皇上的青睞。不過,真正讓我走向輝煌的,卻是徽宗皇帝。經過多年的曆練,我已經掌握陪伴君王的秘訣:投其所好,使其欲望和嗜好充分得到滿足。咱們徽宗皇帝,興趣愛好相當廣泛,七情六欲非常發達,書畫才能特別出眾,毬也踢得很好,除了當朝的高俅,恐怕沒有人勝過他的腳法。一個君王,怕就怕他沒有愛好,越有愛好越好侍候。對付徽宗這樣的皇帝,我有我的辦法。徽宗即位,委任我當供奉官,我為他辦了幾件漂亮的事情。那次奉命去杭州搜集書畫和古董,恰逢蔡京罷官閑居杭州,這方麵蔡京挺內行,他幫我出謀劃策,把民間收藏的幾件珍品字畫弄到手了,那些珍玩讓皇上異常驚喜愛不釋手;與此同時,我還把蔡京親手繪製的屏風、扇帶之類的東西獻給皇上和後妃,使他們對蔡京產生了好印象。後來蔡京做了宰相,再怎麼威風,也不敢在我麵前擺架子。明白人都知道,若不是我童貫出麵打通關節,他蔡京再怎麼有能耐,也輪不上他當宰相!

給皇上當差,事情辦好了,自然能得到賞賜。皇上是什麼,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大宋都是皇上的,隻要他願意,很容易使你榮華富貴,前提是你得對他盡忠,為他賣力,討他歡喜。要說盡忠,咱們宦官具有特殊優勢,因為咱們的男根從小割除了,再沒有那方麵的功能,看見後宮佳麗如雲,絲毫不會動心;對皇上的妃嬪不感興趣,就不會影響龍種的純潔性,也不會覬覦他的皇位。所以說,宦官可以對皇上絕對忠心,皇上可以對宦官絕對放心。對於一般人來說,很難保證他們沒有篡奪皇位的野心,別說皇帝身邊的文臣武將,就是普通百姓也想做皇帝。你看,梁山泊那些草寇,占了一個山頭,就稱起了大王,還要搶壓寨夫人。想當年,劉邦看到秦始皇,羨慕得不得了,說出了大丈夫當如此的意願;項羽看到秦始皇,羨慕得不得了,也萌生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日後,秦朝的天下果真讓他倆攪黃了。由此看來,為確保對皇帝的絕對忠誠,必須對皇宮裏工作人員實施閹割手術。這個製度設計特別好,據我考證,在本國眾多製度當中,唯獨它運行效果最好,曆史也很悠久。這個製度好就好在基於一個預設,它假定人人都是小人,而不是君子。假如選進皇宮的工作人員都是君子,他們肯定懂得“存天理,滅人欲”,肯定懂得對皇帝忠誠,自覺做一個柳下惠,決不穢亂後宮;問題是除了正人君子,別的男人就不一定可靠。假如一般男人看見後宮佳麗嫵媚動人,體內荷爾蒙自動升高,會不會情不自禁?假如後宮佳麗遇到正常男人,也可能春心蕩漾,那樣會發生什麼事情?今天這娘娘與A男人相好,明天那貴妃與B男人私通,後天某宮娥與C男人愛得死去活來。這樣後宮變成了情場,讓皇上成天鬧心,哪有心思過問朝政?因此必須假定人人都是小人,他們進宮都可能覬覦皇帝的女人,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們的男根閹割,使其失去產生欲望的根源,這樣才能讓皇帝既放心又省心。因此,我想西方人關於“經濟人”的預設其實是受東方古老的宦官製度啟發才產生的思想,而且他們又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市場經濟;不過,他們善於偷梁換柱,把咱們的“小人”改換為“經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