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小黑木耳 “賺”動大未來(1 / 3)

小小黑木耳 “賺”動大未來

專題調研

作者:劉立群

黑龍江出產的黑木耳由於受生長習性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影響,其品質極為優良,其中尤以東寧縣的黑木耳為最佳。綏陽鎮作為東寧縣黑木耳的主產區,生產的木耳具有“朵大、肉厚、口感好”等特點,以其獨有的品質頗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近幾年,東寧縣黑木耳的生產和銷售勢頭逐年上升,已成為縣域“三農”經濟發展的第一支主導產業,東寧縣——“全國黑木耳第一縣”的美譽聞名遐爾。

一、黑木耳產業發展現狀

(一)以黑木耳大市場為平台,構建黑木耳產業發展的綜合性網絡基地

東寧縣綏陽鎮黑木耳大市場始建於2001年,總投資2600萬元,占地6萬平方米,200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市場由加工區、交易區、倉儲區和綜合服務區四大部分組成,以批發銷售黑木耳為主,是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省級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省級標準化市場和文明誠信市場。目前,市場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交易能力逐年提高,配套功能日臻完善。每天在市場從事交易活動的人員達到2000人左右,不僅當地木耳在市場銷售,包括本省的伊春、尚誌、加格達奇等地以及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省的大部分木耳都經由該市場銷往全國各地,東寧綏陽黑木耳大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和銷售中心。

(二)黑木耳生產和銷售規模近年來呈迅猛發展態勢

自2006年起,東寧縣黑木耳產量首破萬噸,2006年至2011年六年間,黑木耳產量逐年上升,2010年,黑木耳產量占全省和全國的比例分別達到40%和20%;2011年,黑木耳產值占全縣農業種植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以上,超過黑木耳第二主產大省吉林全省產量;交易量從1000多萬公斤發展到現在的超億公斤,占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且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因此得到了中國食用菌協會的電賀嘉勉。目前,東寧縣102個行政村全部開展了車燈木耳生產,黑木耳銷售網絡覆蓋了除西藏以外的國內所有省份,並遠銷至日、韓、東南亞及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拓寬了黑木耳產業發展路徑

從2007年東寧縣成立第一家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至今,東寧縣從事黑木耳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已發展到40家,占縣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量的三分之一。專業合作社的成立,統一了菌種生產,建立了木耳菌包生產線,過去農民自己生產幾萬袋木耳菌要一個月時間,如今菌包廠隻用三、四天就能生產完成;並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實行科學管理,降低了生產成本。專業合作社不但為農民節省了資金,而且將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改變了過去一家一戶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保證了木耳生產質量,同時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為黑木耳產業的提檔升級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二、金融支持為黑木耳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春天

(一)央行貨幣政策引導為黑木耳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近年來,人民銀行相繼出台了一係列支持“三農”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涉農信貸投入,促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獲得信貸支持的覆蓋麵迅速拓展,黑木耳產業作為東寧縣“三農”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成為金融機構重點支持的行業。目前,東寧縣4家涉農金融機構(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分別投放了黑木耳貸款,支持了東寧縣6個鄉鎮102個行政村近2萬戶木耳種植戶和木耳收購戶從事黑木耳的生產、加工及銷售。2009年~2012年5月份,全縣涉農金融機構累計投放黑木耳貸款分別為5億元、6.8億元、10.2億元、3.5億元,占當年農戶貸款的56.8%、44.3%、62.4%、39.8%,占各項貸款累放額的18.8%、21.1%、27.1%、19.7%,發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