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頤煊《讀書叢錄》:《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錄在前。
前有嘉靖乙酉黃省曾序。《三國誌》《邴原傳》裴鬆之注,“張貔父邈,字叔遼,《自然好學論》在《嵇康集》。”今本亦有此篇。又詩六十六首,與王楙《野客叢書》本同。是從宋本翻雕。……
朱學勤《結一廬書目》:《嵇中散集》十卷。(原注:計一本。魏嵇康撰。明嘉靖四年,黃氏仿宋刊本。)
案:明刻《嵇中散集》有黃省曾本,汪士賢本,程榮本;又有張燮《七十二家集》本,張溥《一百三家集》本。黃刻最先,清藏書家皆以為出於宋本,最善。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誌》:《嵇康集》十卷。(原注:舊抄本。)晉嵇康撰。……今世所通行者,惟明刻二本,一為黃省曾校刊本,一為張溥《百三家集》本。……然脫誤並甚,幾不可讀。……此本從明吳匏庵叢書堂抄宋本過錄。……餘以明刊本校之,知明本脫落甚多。……書貴舊抄,良有以也。
江標《豐順丁氏持靜齋書目》:《嵇中散集》十卷。明汪士賢刊本。康熙間,前輩以吳匏庵手抄本詳校。
繆荃孫《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嵇康集》十卷。魏嵇康撰。明吳匏庵叢書堂抄本。格心有“叢書堂”三字。……
案:黃省曾本而外,佳本今僅存叢書堂寫本。不特佳字甚多,可補刻本脫誤;曰“《嵇康集》”,亦合唐宋舊稱,蓋最不失原來體式者。其本今藏京師圖書館,抄手甚拙,江標雲“匏庵手抄”,不確。
二 考目錄及闕失
抄本與刻本文字之異,別為校記。今但取抄本篇目,以黃省曾本比較之,著其違異;並以概眾家刻本,因眾本大抵從黃刻本出也。有原本殘缺之跡,為刻本所彌縫,今得推見者,並著之。
第一卷。五言古意一首。四言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
案:刻本以《五言古意》為贈秀才詩,是也。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首六句,亦作“嵇叔夜贈秀才詩”。
秀才答四首。幽憤詩一首。述誌詩二首。遊仙詩一首。
六言詩十首。重作六言詩十首代秋胡歌詩七首。
案:刻本作《重作四言詩》七首;注雲,一作《秋胡行》。此所改甚謬。蓋六言詩亡三首,《代秋胡行》則僅存篇題,不得雲“一作”。
思親詩一首。詩三首,郭遐周贈。詩五首,郭遐叔贈。五言詩三首,答二郭。五言詩一首,與阮德如。
案:一篇失題。刻本作《酒會詩》七首之一。四言詩。
案:十一首。刻本以前六首為《酒會詩》;無後五首。五言詩。
案:三首。刻本無。
又案:抄本多《四言詩》五首,《五言詩》三首。
《重作六言詩》兩本皆缺三首;《代秋胡歌詩》七首並亡。《秀才答詩》“南厲伊渚,北登邙丘,青林華茂”後有缺文,下之“青鳥群嬉,感寤長懷,能不永思”雲雲,乃別一篇,刻本輒銜接之,遂莫辨。
第二卷。琴賦。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呂長悌絕交書。
案:此卷似原缺上半,因從《文選》錄《琴賦》以足之。刻本並據《選》以改《與山巨源絕交書》;抄本未改,故字句與今本《文選》多異,與羅氏景印之殘本《文選集注》多合。
第三卷。卜疑。嵇荀錄(亡)。養生論。
案:此卷似原缺後半,《嵇荀錄》僅存篇題;後人因從《文選》抄《養生論》以足之。
第四卷。黃門郎向子期難養生論。
案:康答文在內;刻本析為兩篇,別題曰《答難養生論》。然宋本蓋不分,故王楙雲“又有《與向子期論養生難答》一篇,四千餘言。”唐本亦不分,故《文選》《江文通雜體詩》李善注引“養生有五難”等十一句,是嵇康語,而雲《向秀難嵇康養生論》也。
又案:《隋書》《經籍誌》道家:梁有《養生論》三卷,嵇康撰。是《養生論》不止兩篇,今僅存此數爾。
第五卷。聲無哀樂論。
第六卷。釋私論。管蔡論。明膽論。
第七卷。自然好學論,張叔遼作。難自然好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