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學習方法:
①重視理論,強化基礎。
②規範操作,熟能生巧。
③勤學善思,踏實刻苦。
一、化學科學的發展:
1.工藝化學時期:
用實踐經驗來反映化學知識,化學學科還沒有真正形成。
2.近代化學時期:
總結了許多化學變化的知識,形成了一些感性認識,產生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建立了物質成分的分析方法。化學實現了從經驗到理論的重大飛躍,真正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3.現代化學時期:
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子理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X射線和放射性元素的發現,化學向生物學、醫學、天文學等其他學科滲透,促使化學由傳統的四大學科體係,也發展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高分子化學、核放射性化學七大學科體係。
二、化學與人類的關係:
1.化學與生命: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資源之一。水能調節體溫和潤滑組織,作為體內營養物質的溶劑和運輸的載體。
礦物質是人體內無機物的總稱,又稱為無機鹽或灰分。礦物質是酶係統的活化劑,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它能調節體液平衡、酸堿平衡。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具有一定構架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有五大功能:產生熱量;修補、建造組織;維持正常滲透壓、調節體內酸堿平衡;幫助吸收、運輸;提供必需氨基酸、完成生理功用。
脂類是油脂和類脂的總稱。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溫下是液體的稱作油,是固體的稱作脂肪。脂類的生理功能:供能和貯能作用;作為細胞膜結構的基本原料;提供生長發育所必需脂肪酸,提高免疫功能;保護作用;構成人體細胞的組成成分。
糖類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以及水解後能生成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的有機化合物。糖類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髒功能的重要物質。
維生素又名維他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一類有機物。維生素是多種酶的活性成分,通過酶的作用來調控人體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膳食纖維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的多糖。膳食纖維對促進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體廢物有著重要的作用。
2.化學與生活:
①在鮮肉上加點鹽就可長期放置,不腐蝕、不變質。原因在於食物腐敗是由於微生:
物細菌的作用,隻要控製細菌的生長,就能防止食物腐敗。
②不要把菠菜和豆腐放在一起做菜,菠菜中含有草酸,豆腐中含有石膏和鹵水,兩者相遇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鎂或草酸鈣。
③蒸鍋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飯或燒菜,是由於蒸鍋水裏含有微量的硝酸鹽,而且硝酸鹽受熱後還會分解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對人的健康有害。
④食醋在生活中有很廣泛的用途。它可保護食品中的維生素C,增大骨頭中的鈣質和磷質在水中的溶解度,還可降低食品的鹹味。食醋也能恢複光澤、消除異味,除去黴味,清除水垢。
3.化學與環境:
①水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它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造成水體汙染的原因有很多,特別嚴重的是工業廢水、生活汙水、農業汙水等。
②大氣汙染已成為城市居民生活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有工業汙染、生活汙染和交通汙染。如今大氣汙染已超越國界,危害遍及全球,對全球大氣的危害主要體現在臭氧層破壞,酸雨的形成和溫室效應。
三、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任務和學習方法:
1.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任務:
無機及分析化學包含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部分,無機化學是研究無機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和反應的一門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對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他們的反應進行實驗研究和理論解釋。分析化學是人們獲得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的一門科學。它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結構分析三大內容。其中,定性分析的任務是鑒定物質的化學組成。定量分析的任務是測定物質中有關組分的含量。結構分析的任務是確定物質的化學結構。
2.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學習方法:
重視理論,強化基礎;規範操作,熟能生巧;勤學善思,踏實刻苦。
【學習目標】
1.掌握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2.掌握元素周期律與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
3.理解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的含義,了解各種化學鍵的特點。
4.了解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物質結構1.1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係:
1.1.1原子結構:
自然界存在的物質種類繁多,性質各異,組成了五彩繽紛的繁華物質世界。無論是有生命的有機體還是無生命的無機體,包括宏觀的天體和微觀的分子、原子,其實都是由100多種元素組成的。20世紀40年代,人們已發現了自然界存在的92種化學元素,經過許多科學家的不斷探索,加上用粒子加速器人工製造的化學元素,到20世紀末,人類已經發現的元素總數已達112種。不同的物質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不同的數目、不同的結合方式組成。物質的微觀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掌握物質結構基本知識,能夠深入了解物質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