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評價指標的具體說明
評價體係要選擇能反映行業競爭力主要特征的指標力求少而精,並參考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設立的現代化指標體係,其數據來源以統計局所發布的為依據。
反映競爭力水平主要涉及總量規模、生產效率、發展規模、市場擴展能力、發展潛力、工業化程度、行業研發能力等方麵。筆者選取的對應指標分別為工業總產值、人均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淨值、銷售利稅率、開發新產品經費、萬元產值能耗、新產品開發項目數七個指標。
1. 工業總產值:反映行業的總量規模;
2. 人均工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全部職工人數,反映產業的生產效率;
3. 固定資產淨值:反映產業發展的規模和實力;
4. 銷售利稅率:利稅總額/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表明行業的市場拓展能力和經濟效益水平;
5. 開發新產品經費(萬元):反映工業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
6. 萬元產值能耗:能源消耗總量/工業總產值,反映產業的工業化程度和地區對資源的利用水平;
7. 新產品開發項目數(項),反映行業的研發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三、新疆工業主導產業競爭力評價
為了將單個指標的評價結果轉化成能反映綜合水平的評價結果,筆者采用M=ΣX/N,以2011年為評價年份,求出新疆與全國各指標的對應值作為競爭力值,再求競爭力值的平均分,從而直接顯示出某產業的競爭力程度。計算公式為X=X新疆/X全國*100;M=ΣX/N,(N為指標個數)。計算結果界定110為具有較強競爭力,100-110為一般競爭力,低於100為缺乏競爭力。計算結果見下表1。
從表1中看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各項指標基本都高於全國水平,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是新疆傳統的工業主導產業,這體現了新疆作為能源大省的特征,擁有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備。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在各項指標上大多都高於全國水平,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其銷售利稅率指標和開發新產品經費指標均較低,這說明新疆的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工業的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經濟效益不高,其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都受到一定的限製。
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以及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與全國相比均還有較大差距,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工業化水平低,缺乏競爭力。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的各項指標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也是這六大主導產業中競爭力排名最低的產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和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僅在市場拓展能力和經濟效益水平方麵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
新疆工業主導產業在對萬元產值能耗進行統計時,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數值基本都在60以下,這說明新疆的工業化程度和對資源的利用水平還很低。
四、新疆工業主導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新疆六大工業主導產業的競爭力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所選出的這六大主導產業,隻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以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這兩大主導產業在全國進行比較時擁有較強的競爭力,而其餘四個主導產業均缺乏競爭優勢。由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以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均是資源型產業,這與新疆是資源大省有關。同時這兩個產業又是傳統工業主導產業,有著較深厚的基礎,但從對其進行的競爭力分析中可以看到這兩個產業的市場擴展潛力以及經濟效益水平並不高。與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以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不同,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以及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弱、技術水平低、市場潛力小。通過這些分析,新疆工業主導產業競爭力方麵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麵:
(一) 企業規模偏小,專業化程度不高
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石油天然氣開采業以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的規模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外,其他四個主導產業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企業規模小就不利於企業發揮規模效應,專業化程度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總體競爭水平。
(二)結構不合理
六大主導產業基本均是重工業,沒有輕工業行業。 輕重工業在經濟發展中會有一個相互扶持相互支撐的作用。新疆輕重工業發展不均衡。
(三)技術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