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始料未及的“旅程”
特別報道
作者:宣飛霞
前門東大街10號,於我並不陌生。作為上級主管部門共青團中央機關駐地,我幾乎隔三差五前來“公幹”,熟悉了不少機構和麵孔。孰料甲午伊始,我走進這幢暗灰色的大樓,正式成為其中的一員——學校部大學處副處長。
隻是掛職,僅有一年,我卻百感交集。都說人生是一場旅行。因緣際會,我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團校)來到團中央機關工作;驀然回首,這一年的掛職堪稱人生中一段始料未及的“旅程”。
相遇即有緣。但我結緣團中央機關,又不同於其他掛職幹部。本來,已經34歲的我,隻想在學校守好本職,同時安安靜靜地做個美女媽媽。掛職,這突如其來的變動讓我一度不知所措。但我還是來了,除了服從組織通盤考慮和慎重決定外,更多的是心中夢想猶存,激情未滅,有一種抓住青春“尾巴”的緊迫感。魯迅說:將來是現在的將來,於現在有意義,才於將來會有意義。的確,做好現在的自己才能把握未知的將來。
掛職工作遠非最初想象那樣輕鬆。一個是忙;一個是難。印象最深有四事:一是掛職之初參加了為期一周的脫產理論學習,感覺一周的學習和收獲超越了此前工作的十餘年;二是工作後第一次主持了一項大型活動,充分體會到團中央對幹部的大膽使用和放手鍛煉;三是在高校團委書記培訓班上,因天氣原因領導行程耽誤,現場應急處理問題,臨時擔當會議主持並創新了視頻連線的方式圓滿完成既定議程,進一步理解了團的幹部成長為多麵手的重要性;四是全程參與組織傅振邦書記親自策劃並指導的“團學道·新思享”思想沙龍,深刻領會了團中央富於創見性和創造性的優良工作傳統。
套用一句流行語,團中央機關幹部也是蠻拚的,必須點讚。除了加班加點家常便飯、通宵達旦習以為常,團中央機關幹部也是求真務實、紮實幹事,而且他們在相對清苦的工作條件和工資待遇麵前,似乎永遠昂揚向上、幹勁十足。從書記處書記到部長副部長,都平易近人毫無“官架子”,從處長副處長到其他同事,都坦誠相見從不“使絆子”。幾十位“掛友”來自五湖四海和不同崗位,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互通有無也極大地豐富了掛職生活。
正是這種敢於“拚”和樂於“苦”的精神,予人正能量,給人以鼓舞。身處這樣的幹事創業環境,有這樣的“旅伴”,何愁幹不成事?歲末年初,掛職工作臨近尾聲。我又要收拾行囊,開啟下一個“旅程”。
(宣飛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團校團委書記;掛職團中央學校部大學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