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寓實 網絡空間“中國夢”(2 / 3)

隨著IT界普遍將雲計算視為計算機領域在曆經大型機時代、個人電腦時代和互聯網時代之後的最偉大的一次產業變革,立誌影響IT產業發展格局的沈寓實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時代機遇。“當一種資源變成基礎性資源後,必然走向集中供給,比如曆史上的水電氣,信息資源也不例外。雲計算的本質是全球信息資源的重新配置。它使得計算、存儲和通信等核心IT資源在最底層得到融合,實現信息資源的集中管理、按需供給、貼身服務和共享共創。這場變革將帶來整個IT界的大融合大轉型,促進國民經濟的全局變革從暢想到實踐、從概念走向應用,並帶動全球經濟產業結構發生重大的變革。”沈寓實如此解說。

從2009年起沈寓實開始專注於研究雲計算的核心技術和發展趨勢。“雲是核心技術也是商務模式,我先從技術入手。最開始微軟還沒有一個真正的雲部門,當時我積極參加也組織了微軟內部的大量研討活動。在這個整合再創新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新的理論。”沈寓實說。2011年10月,他牽頭在美國西雅圖舉辦了首屆全球無線移動和雲計算大會,召集了來自微軟、亞馬遜、AT&;T、華為、盛大、中興等20餘家公司的資深高管和技術專家與會研討,美國政府的高層官員和近千名相關人士參與了這次IT盛會。

2012年開始,沈寓實參與到微軟雲計算平台落地中國的項目之中,這是微軟CEO直接領導的最核心項目。為配合中美在雲計算領域互補共贏的快速發展,作為總策劃、總主編和主要作者,沈寓實召集了微軟總部和微軟中國的30餘位雲計算首席專家和首席研發經理,編寫了《雲計算360度——微軟專家縱論產業變革》,這是迄今由跨國IT公司總部出麵為中國出版的第一部中文科普專著。“我幾乎動員了微軟與雲相關的所有高管,包括時任CEO鮑爾默和現任CEO納德拉,都參與到了該書創作中來,這在微軟是史無前例的。該書在中國也得到了婁勤儉、劉利民、李國傑、張堯學等眾多領導和院士專家的肯定。”沈寓實說。

2013年初,沈寓實回到國內,負責微軟公司在華雲計算業務的商務政務拓展和生態係統構建,是推動完成微軟雲平台落地中國並完整布局的核心成員。當年5月,微軟時任CEO鮑爾默親赴上海宣布由世紀互聯運營的微軟公有雲平台及服務正式落地中國,微軟成為第一家也是至今唯一一家在華開展公有雲業務的跨國企業。同年,沈寓實獲得第五屆“中華傑出商業領袖”突出貢獻獎。

中西合璧的傑出社團領袖

除了是一名知名的IT專家,一名優秀的商務領導者,沈寓實還是一位在海內外都頗具影響力的、受人尊敬的華人社團領袖。

2010年,沈寓實開始擔任微軟全球華人協會主席,該協會是美西最大的華人高科技社團。上任伊始,他就受到了來訪西雅圖的時任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的接見,暢談海外僑胞在海外的工作生活情況。也正是那次會見,堅定了沈寓實將微軟華人協會做大做強,承擔社會責任,成為中美交流平台的設想。

在這一方針指引下,沈寓實帶領微軟華人協會3000多名會員積極與當地華人社團、中美兩國政府和科技機構建立廣泛而緊密的聯係,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微軟華人協會成為活躍在世界上的一個知名華裔團體。

2010年至2012年這短短的兩年間,微軟華人協會主辦或協辦了微軟亞洲春節晚會、辛亥革命百年曆史講座、全美亞裔傑出工程師頒獎典禮、中美經濟合作市長級會議、西安市與美國華州戰略貿易夥伴簽訂儀式、西雅圖國際兒童節、文化中國·名家講壇、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等一係列重大活動,備受美國華裔主流媒體與中美相關機構關注,極大推動了中美的科技、文化、教育、經濟等各方麵的深入交流和發展。

原先的微軟亞洲春節晚會,20多年來,從幾個人到幾百人,隻是微軟內部的娛樂聯歡。沈寓實任主席後,把它的影響力擴大到了微軟之外,規模擴大為三四千人參加的盛會,影響力拓展到美國主流社會,成為東西合璧的美國最大的春節慶典之一。中國駐美國西雅圖總領事、美國華盛頓州副州長也從此年年出席,共同慶祝華人的春節。

沈寓實對華盛頓州孔子學院、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歐美同學會、西雅圖花園協會等許多社團都十分關注,也身兼各個協會的董事或顧問。他也是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湖北省、深圳市等多地的特聘科技或僑務顧問。特別令沈寓實感到自豪的是,西雅圖孔子學院在他們的努力下,成為全美唯一和州政府合作成立的孔子學院。

沈寓實的工作受到了中國僑聯主席林軍及微軟公司前任CEO鮑爾默、現任CEO納德拉、華盛頓州州長克裏斯·格雷格等人士的肯定和支持,他們對沈寓實給予期望:期待微軟華人協會能夠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的橋梁;微軟華人協會秉承宣揚中華文化,為促進中美經貿合作和中國現代化建設,推動中美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2年初,沈寓實被任命為“微軟全球亞洲人力資源總會”主席,成為微軟曆史上擔任此職位的首位華人。該協會下轄微軟華人協會等17個協會,會員超過萬人,是美國最大的高科技團體之一。對此,沈寓實表示:“中國正穩步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這為我們這些來自中國大陸的新一代華人華僑提供了無限廣闊的舞台。我會利用自身在科技和社團領域的資源和影響力,迎接更高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