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寓實 網絡空間“中國夢”(1 / 3)

沈寓實 網絡空間“中國夢”

專題

作者:梁偉

2014年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詞。他在賀詞中說: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

作為國際知名雲計算專家,沈寓實也來到大會現場。這一天,距離沈寓實回國發展事業已經整整一年半,在這近500個日日夜夜,加上之前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積累,他始終致力於中國網絡空間和雲端計算建設的大業之中。

“我回國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和跨越發展,這既包括核心技術和商務模式,也包括治理模式和國際合作。以雲計算和新一代網絡為核心的當代信息技術,是中國實現創新驅動和跨越式發展的契機,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在產業變革中與西方強國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絕佳曆史機遇。但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中國必須、也完全有條件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路徑。”沈寓實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還帶動著周圍越來越多的專家投入到這場“戰鬥”中來。

熟悉沈寓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全才,雲計算等IT核心領域技術專家、跨國公司高層管理和業務拓展奇才、國際華人社團領袖,穿梭在這三個身份之間,沈寓實遊刃有餘。

立誌成為改變IT產業發展的人

出生於1978年的沈寓實是一個年輕卻分量十足的IT領域專家。

上世紀90年代末,沈寓實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係讀書,潛心研究多項信息產業核心技術領域,包括智能天線和自適應算法、寬帶通信網絡、人臉識別……對於這些當時的高科技,沈寓實頗有興趣。“那時正是中國互聯網浪潮風起雲湧之際,湧現出大批IT精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非常重視技術與市場的結合,也更加感到技術在推進社會生產力方麵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所以立誌成為一個能夠改變IT產業發展的人。”

在踐行理想的道路上,沈寓實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也因此比同齡人得到了更多的機會。在SUN、IBM和摩托羅拉等國際公司實習,承擔市場推廣和谘詢工作,鍛煉了他軟件研發、市場營銷、商務應用等各方麵的能力。社會能力和科研技術出眾,沈寓實經過大學時期的鍛煉,視野更加開闊,誌向更加遠大,科技實力雄踞全球的美國成為他實現人生理想的下一個舞台。

2001年,以優異成績從清華大學畢業的沈寓實獲得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全額獎學金,從此遠赴大洋彼岸攻讀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初來美國,他便被當地寬鬆和一流的科研環境所深深吸引,立刻投入到學業和科研工作當中去。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是無線通信巨頭高通公司的發源地,在美國和世界都享譽盛名,尤其是在計算機工程和信息網絡領域,而這正是沈寓實希望從事的研究方向。成績單上一連串A+讓同學和老師們驚歎。學科平均成績(GPA)滿分更使他成為學校的“風雲人物”。而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沈寓實成為Laurence B.Milstein和Pamela C.Cosman兩位院士的學生,前者是第三代移動通信(CDMA)創始人之一,後者是數據壓縮和視頻處理領域國際頂級專家。他博士論文的題目是基於跨層優化的無線視頻通信係統設計,內容涵蓋聯合信源信道編碼、通信係統跨層優化設計、第四代無線通信係統設計等。

在國際頂級專家的指點下,沈寓實在學生時代就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並整理出關於三網融合核心技術和影像編解碼最新技術的兩本英文專著。鑒於他的學術貢獻,2006年中國教育部和留學生基金委員會代表中國政府授予他“傑出海外留學生”的榮譽稱號,時任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的鍾建華為沈寓實頒獎,並鼓勵他繼續在海外為中國人爭光。

一切從雲計算重新開始

2006年穀歌首席執行官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上提出產業“雲計算”的概念後,不久之後,微軟公司時任首席執行官鮑爾默提出“盡在雲中”(all in the cloud)的全新戰略,預示國際信息產業“雲時代”即將來臨。也就在2006年,沈寓實加盟微軟總部,負責視窗視頻、多媒體和流媒體的綜合研發和係統整合。

三年後,沈寓實遠赴印度,成立微軟印度多媒體支持中心並擔任技術主管。同年,由包括時任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博士在內的來自美國、中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墨西哥、委內瑞拉、新加坡、中國台灣等世界各地近30位全球頂級IT專家教授的推薦,沈寓實作為視頻處理和通信方麵的世界知名專家學者身份獲得美國傑出人才類綠卡,並於第二年被選入美洲名人錄(Who's Who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