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運與開局(1 / 1)

國運與開局

刊首語

邁向2015的辭舊迎新之際,卻讓每個中國人的心裏沉甸甸的。

在新年鍾聲即將敲響的時候,上海外灘發生了嚴重踩踏事件,36條生命再也看不到新年第一縷陽光;同一天,順德機械廠爆炸,17人殞命;1月2日,哈爾濱道外區一幢倉庫發生大火倒塌,5名消防員光榮犧牲。

流年不利。這恐怕是許多國人麵對元旦前後接二連三的特大事故心中發出的無限感慨。

元旦小長假後上班第一天,各部門、單位接到的第一個通知就是緊急取消各類人群聚集性活動,排查每個環節的安全隱患,單位負責人簽訂一份又一份安全生產責任書,把本來喜氣洋洋的過新年,搞得像突如其來的戰備動員。

流年即謂時運,於一個國家來講就是國運。國運講究開局,2015的這個開局顯然味道不對。於是,許多堅信“屬羊命苦”的孕婦們,更抓緊了馬年剩餘的不多日子,搶在春節前將“馬寶寶”生下來。

中國人曆來講究“開門紅”,將其視為大事、年度乃至人生能否完滿的“兆頭”。因而,婚慶典禮順不順利、工程開工天氣如何、嬰兒出生顯不顯靈異、各種第一仗能否旗開得勝,都看作最終成敗的關鍵。為了討得這樣的好兆頭,占星卜卦、燒香磕頭、燃花放鞭、大把花錢,寧願多折騰,不可圖輕省。

可無論在曆史的漫漫長河,還是在現實中的生活點滴,圖得再美妙的兆頭、開局,與最終的結果並沒有多少必然聯係;一年中的頭幾天的事情,更注定不了年景的好壞。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便沒有什麼好兆頭,開第一次代表大會被攆得東跑西藏,但阻擋不了黨從苦難走向世界第一大執政黨的輝煌;新中國開國之際,就不得不出兵朝鮮打一場被迫的戰爭,可共和國曆經曲折後終於崛起於世界的東方;1976,是新中國曆史上流年最為不利的一年,周、朱、毛相繼去世,夏天又發生唐山大地震。而這一年的秋天,卻迎來神州最偉大光輝的轉折。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此類現象更可謂不勝枚舉。生寶寶時搶得再好日子,也難保孩子健康成才;結婚時再隆重排場,也預示不了幸福偕老;大樓開工那天縱然漫天祥雲,也說不準未來的旦夕禍福……

開局不利,其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起碼能讓我們警醒、警惕、亡羊補牢、未雨綢繆。開局不利,更與國運無關。一年365天,13億人口的大國,哪一天不會發生意外事件?都與國運相關的話,那必然沒有一天會“平安無事囉”。

要讓每一年都能迎來豐收的季節,其實不在於開門紅,而在於每一天的實幹、幹好。本期專題推出的一組在我國從事雲計算的頂端人物,在他們的開局中可能經曆了不知多少失敗與挫折,可這一切已經成為他們創造曆史的財富,留下了膾灸人口的動人故事。

這就是國運與開局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