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再說自那以後,朱三不但沒病了,反而成了一個精神矍鑠、鶴發童顏的老人。他每天還能和小孫孫上山牧牛,牛兒頭頭長得膘肥體壯。然而不幸的是一頭老黃母牛日漸乏瘦,變得瘦骨嶙峋,它的腹部深深陷去,全副骨骼都顯露出來,極像連綿起伏的山峰。他使盡了土方驗方,請遍了方圓的名獸醫,都醫治無效。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他的老黃母牛吃了靈芝草,下了一個活蹦亂跳的小牛犢。突然小牛犢死了,他放聲痛哭,抱著死去的小牛犢緊緊不放。他的哭聲把熟睡的老伴驚醒,老伴趕忙點亮燈,一看他抱著個枕頭,兩眼哭得像兩個紅桃,淚水打濕了被褥。老伴把他推醒,原來是一場噩夢。他急忙起身穿上衣服,老伴問他去幹啥?他說:“我到牛窯看看老黃牛還在不在。”老伴說:“你瘋啦,剛才那是夢,不是真事,人常說夢從心中起,你何必大驚小怪。”邊說邊拉著他的一隻胳膊,勸他睡覺。而他用力甩脫,掙紮著開了屋門就走。老伴看他顛顛跛跛的樣子很不放心,就隨他一起來到牛窯。開門一看,果真老黃母牛下犢了。老兩口喜得合不攏嘴,但仔細一看,眼前並不是頭牛犢,而是個身形象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有尾巴的小麒麟。朱三想,麒麟乃是祥瑞之兆,覺得十分驚喜,便對老伴說:“快,咱回屋裏盛些好吃食讓它吃個飽。”老伴掌著油燈,他用瓦盆端來稀粥,放在麒麟前麵,麒麟不吃也不聞,而挨在母體身邊取暖。老黃母牛卻如饑似渴地大口大口把盆裏的稀粥吃得一幹二淨。老兩口趕緊把槽行裏的青草傾倒在長槽裏,麒麟還是挨著老黃母牛不吃也不動。那老黃母牛現時也不吃一口草,隻是一個勁地舔著麒麟的全身。
(三)
第二天清晨,老兩口把老黃母牛下麒麟的事告訴了子子孫孫們,大夥十分高興。爭先恐後地跑向牛窯去看,一開窯門,窯裏並無什麼麒麟,而隻是那頭老黃母牛眯著眼睛在吃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埋怨爺爺和婆婆不該騙人。老兩口也覺得十分奇怪,好像這確確實實是一場奇妙的夢幻。老兩口整天都處在迷惘裏,家中其他人也不明白為什麼平白無故倆老人哄起人來了?直到日落西方,天將黑的時候,老兩口發現院裏有一頭麒麟,不是昨晚那頭小麒麟,而是一頭高大而又美麗的麒麟。朱三急匆匆地一邊叫老伴尋找繩索把它先拴住,一邊呼喚兒孫們快來看麒麟,證實到底是不是他騙他們。這時,倏地冒了一股白氣(就是一股青煙),誰也沒有辨析清楚,麒麟不見了。兒孫們一個個高興而來掃興而歸。
三天後,朱三和一個小孫孫把牛群趕到村東對麵的寨子城梁頂去放牧,發現麒麟臥在寨子城裏,等他們跑到跟前時,麒麟又不見了。黃昏牧牛回來,聽老伴說那頭麒麟天黑時回來在院子裏轉了一圈又不見了,晚上大夥都團聚在院子裏聊天,又有個小孫兒說今天晌午他在村後的溝裏割草,遠遠看見那兒有頭似鹿非鹿、似牛非牛的野物在吃草,時隱時現。大夥聽後都鎖在迷霧裏,弄不清到底是咋回事。直到七天後才摸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麒麟每天太陽冒紅就從寨子城到後溝吃草,太陽壓山回來,到院子裏轉悠一圈又回寨子城棲息,天天如此。
(四)
常言說:“牲畜通人性”。人們在寨子城的半崖上挖了兩孔土窯洞,晴天麒麟吃草回來就臥在寨子城裏,雨天就到寨子城邊半崖的大窯洞棲息。麒麟雖然不會說話,但是能懂人的語言,遇事能按人的意思辦,從不拖空。這地方土質肥沃,森林茂密,氣候寒冷,生長季節較短,不宜種植蔬菜。而朱家已發展到百人以上的大家庭,每人每天吃一斤菜,一天就得一百多斤,一月就得三千多斤,一年就得三萬多斤以上,吃菜成了大問題。朱三打問到當時的都城長安蔬菜品種多,價錢也低。加之麒麟“日行千裏,夜走八百”。為此,他每天太陽冒紅就背上褡褳來到寨子城,騎上麒麟到長安去買菜,趕早飯時回來還能趕上家裏人吃飯用。就這樣朱三便無冬無夏,風雨無阻,天天騎上麒麟到長安去買菜,成了這座古城的常客。一次他買好青菜路過一家飯店,隻聽店主高喊:“小籠包子,小籠包子!”朱三正好腹內發饑,上前便問:“什麼小籠包子?”店家道:“噴香味點,可口中吃的熱包子。”朱三說:“給我買幾個嚐嚐。”店家一籠端出六個,朱三一吃果真名不虛傳,還想再吃幾個,便又說:“掌櫃的,給我再來幾個。”店家隻端上一籠,朱三又一口氣吃光,走時又買了十多個。趕早飯時帶回給老伴,老伴吃了一個熱氣騰騰的包子,問明價錢,覺得既可口又合算。於是把剩餘的分給孫孫們嚐新鮮,孫孫們一吃都說好吃,便鬧騰著要跟爺爺到城裏吃熱包子。朱三無奈便答應每天除了買菜,還要給他們買熱包子帶回。此後朱三就天天到這家飯店買熱包子給家裏人帶回。這就引起了店家的注意。一天,店主熱情地問朱三:“你老家住哪裏?什麼時候來城裏?”老實巴交的朱三無意答道:“我老家住北山,今早天亮時來的。”店主又問:“你家有多少人口?”朱三又回答:“我有十子百孫。”店主聽後連聲稱讚:“十子百孫,好命,好命!”說完朱三道謝了店主,帶著東西出了北門外,騎上麒麟騰空而去。他在前邊走,店主暗暗地跟在後邊看得一清二楚。回去後把他的所見所聞報告朝廷。皇帝派了一名大臣,裝扮成庶民模樣,第二天一早就來到飯店假裝等候用膳。不一會,果真來了一個老頭買小籠包子,這位大臣暗中監視,發現情況果然和店主報告的一模一樣。他回稟皇帝,皇帝心想:這十子百孫,為孫豈不又是千子?這樣子子孫孫發展下去,對皇權威脅極大。家中又出了珍稀的麒麟,將來一旦得勢,豈不是要奪寡人的江山?倒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下了一道聖旨,派三千兵馬前往北山圍剿。將朱姓人家滿門抄斬。
當然,百子橋這山溝雖小,但出了麒麟的名氣卻眾所周知。三千兵馬明察暗訪晝夜兼程,不到兩天時間,就來到北方,把百子橋圍了個水泄不通,逢人便殺,見苗就斬,直殺得人頭滾滾,血肉橫飛,朱家滿門被剿(jiaǒ)。麒麟也被搶走。
(五)
被搶走的麒麟關在皇家花園東北角的一座精致典雅的漂亮房間裏,每天僅供皇帝和妃子觀賞。但隻關了三天三夜,麒麟便逃到哭泉梁的一個名叫段樹村的小村莊。而朱家有一個懷孕的孫媳是段樹村段姓的女兒,名叫段梅,正逢回娘家,聞得家人慘遭朝廷殺害,哭得死去活來。當時這一帶有條鄉規:嫁出去的女兒既不能回娘家過活,又不能再改嫁,必須寡守男家。正當她處在上天無路,下地無門的困境時,麒麟來到段家門前慘叫三聲,這段梅明知麒麟是叫她返回家園,但她哪敢回去。父母疼女心切,於是陪同女兒,三人騎上麒麟回到百子橋。在父母的幫助下,她掩埋了親人的屍體,重新整理家園,開始孤獨的生活。
皇帝發現麒麟不見了,哪肯放過,就派劊子手又到百子橋把它捕捉回長安,嚴加看守。不料過了三天,麒麟行空又逃回百子橋,這回劊子手們隨後緊緊追趕,不讓它有喘息的機會,直追到百子橋的後園,麒麟摔死在這裏。劊子手們這才勒馬回稟朝廷,才算了事。這位孤獨的婦人,為了紀念這個朱家的麒麟,把百子橋村的後溝改名叫回麟溝。
到了第二年,她生下個男孩,怕朝廷問罪,所以再也不敢姓朱,就跟她姓段,她給嬰兒取名叫段續。常言有苗不愁長,眼看著段續長成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小夥子,她給兒子娶了個聰明伶俐的媳婦。十年後,兒媳又生下四個男孩。百子橋山溝的炊煙嫋嫋上升,又有了姓段的一大戶人家。這年大年初一供祖像,段梅有意把供品獻得很多,祭品也很講究。全家人拜罷祖先,她給兒孫們講起了家史,全家人聽著聽著都失聲痛哭起來。唯有段續之妻沒有多哭,她決心報仇雪恨。背著母親和丈夫翻山來到常川寺院向老道請教。老道對她說:“報仇不難,隻是要有恒心。你回去買足紙張,得空就剪紙人、紙馬和紙兵器,天天堅持不斷,直剪夠一箱子,再把箱子蓋嚴鎖好,不能讓任何人去動。鎖夠一百天,正當午時開鎖揭箱,紙人、紙馬和紙兵器就會變成真人、真馬和真兵器,這樣你就可以帶領兵馬報仇雪恨了。”
(六)
段續之妻回家後按老道的叮囑,閉門遮窗,背著家人剪呀、剪呀,直剪得頭昏腦漲,腰疼腿酸,終於剪了滿滿一箱子紙人、紙馬和紙兵器。鎖好,把鑰匙時時刻刻帶在身上。不料到了第九十九天,娘家來人說她母親病故,接她回娘家安葬。她走時向婆婆請了假,按鄉俗也不得不把鑰匙交給了婆婆,千叮嚀萬囑咐央求婆婆不可讓人開她的箱子。當她走後的第二天,早飯後,家裏人都上地幹活。婆婆心想看看這箱子到底裝些什麼東西?當她剛把鎖子一開,揭開箱蓋。呼啦啦一隊紙人騎著紙馬扛著紙兵器排隊飛出箱子,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把天空都罩得嚴嚴實實的。這時,突然一聲巨雷,傾盆大雨整整下了一個時辰。段續之妻埋葬了母親,就急急忙忙趕正午回到百子橋。她定睛一看,哎呀不好!婆婆沒到時辰提前開了箱,紙人紙馬和紙兵器變成了紙漿,漂流滿地,她當場被氣死。婆婆一看孝順的媳婦已故,往後的日子再也沒指望了,也隨即命喪黃泉。段續見媽媽和妻子都不在人世了,整天痛哭流涕,好容易把四個兒子撫養大,把家產分成四份,讓他們一人占一份,各奔前程。這時,老二打問到他的祖家是江南人,就回到了江南。老三搬遷到沮河川的河腰村居住。隻剩下老大和老四,他倆把百子橋的村莊從中間劃分為前村和後村,老大住前村,老四住後村,土地一人一半。直至現在百子橋人都是老大和老四的後裔。前村的人,人們稱為大份;後村的人,人們稱為四份。遷到江南的老二和河腰村老三的後代每年過春節還回來祭祖。
(段富榮搜集整理)
煙草的來曆
從前在一個村子裏,有一戶財東和一家窮漢。財東生有一女,窮漢生有一子,兩個孩子年齡相仿,從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馬,就產生了愛慕之情。
二人到了婚嫁年齡,私訂終身並山盟海誓:一個非他不嫁,一個非她不娶。
一天那窮人家小子托人到財東家去提親,財東一聽火冒三丈,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將提親人拒之門外,又把女兒鎖在深閨。從此以後那女孩再也見不上那男孩,猶如隔了一道人間天河,那女孩積憂成疾,湯藥難醫沒幾日便去世了。
死後的第一天晚上她的鬼魂便托夢於那男孩說:“我如今已不在人世間了,你若想我時,明天一早來我靈前,吊我吧。我想我大和我媽也不會拒絕,因為我如今已經是另一個世的人。生不能見死後總可以讓你哭一場的。你在哭我的時候,順手在供桌底燒化的紙灰裏摸,便可以得到一顆珠子,當你想見我的時候,在沒有人的情況下,隻要拿出珠子來,我就會出現的,記住別讓第三個人見到我,否則你就永遠見不到我了。”
第二天一早那男孩便去了那女孩家裏,果然那女孩的父母沒有拒絕。那男孩大哭一場之後按著那女孩所托之夢做了,果然得到了一顆晶亮的珠子,乘人不注意袖手拿回家了。
從此,那男孩將自己關在別院小房,拿出珠子時那女孩果然出現了。他們一如既往地談情說愛,仿佛沒有陰陽之別,那男孩也不出門,也不幹活。開始,他的家人知道他們有情,生離死別是人之至痛,心想過些日子也許會好的,誰知三五個月之後那男孩還是如此,他的家人著慌了,害怕悶出病來。
一天,他的嫂子路過小房見門關著,聽見裏麵一男一女嬉笑說話,覺得事有蹊蹺,就躡手躡腳走近窗前用唾沫舔濕手指,捅破窗紙往裏一瞅,見小叔正和同村死去的女孩坐在炕頭拉話哩。不好了,原來這幾個月來,小叔和鬼在一起,這還了得,她一腳蹬開門,“啪”得一聲珠子掉到地上不見了,女孩兒也不見了……
當天晚上那女的又來托夢:“我給你說不要讓第三個人看見,你不聽還天天約我見麵,如今讓你嫂子發現,你也別想再見到我了。不過我也覺得你見不到我的時候會十分想念,實在□惶,來年我的墳頭上會長出一株草來,大綠葉開紅花,當你想我的時候便摘上一片葉葉曬幹,研成末,用火點著,去吸冒出的煙來,你就不想我了。”
果然,來年姑娘的墳頭上長出一株草(即現在的煙草)來。小夥照著夢中所托做了,沒幾個月便開出美麗紅花,結一包一包小籽,小夥害怕吸完沒有了,便把一包一包小籽采回家,到來年再多種一些。
一直到現在大凡男人都吸煙,原來香煙是一位忠誠的姑娘變的。
(吳鎖柱口述 吳百順整理)
種麻籽
從前有一個孩子,母親過早離開人世,和父親相依為命地生活著,沒幾年,父親難耐寂寞,又給他娶了一個後娘,這後娘來時還帶著一個兒子。
兩個孩子年齡相仿,生活在一起倒也合得來,眼看著兩個孩子漸漸長大成人,後娘想著前妻之子又要娶妻又要分家產,心裏盤算著怎樣能除掉這個“害貨”。
一天,後娘終於想出了一個毒計,她預先找到一塊離人家既遠又有豺狼虎豹出沒的荒地。
她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說:你們已經長大了,要學會種地,將來好繼承父業,會種莊稼。我給你們每人一包麻籽,你們到後山一塊空地去把它種上,以後每天就去看種下的麻籽,看誰的麻籽長出來,誰就回家,誰的麻籽沒長出來,誰就是個沒用的人,也就不要回家了!
她事先把其中的一袋麻籽放在鐵鍋裏炒了,把沒炒的麻籽給了自己親生兒,把炒了的一袋交給前妻之子,她自己坐在家裏等候“好消息”。
兩個年幼的孩子扛上钁頭帶上麻籽出發了,他們在路上吃起麻籽來。哥哥的麻籽(因為炒過的)好吃,而弟弟的麻籽不好吃,他們就換著吃,弟弟非要拿自己的一袋麻籽去換哥哥的那一袋,善良的哥哥就給換了。
他們來到空地上,挖好了地,撒上了各自的種子以後,每天都去看自己種的麻籽。哥哥的地裏麻籽都鑽出了泥土,而弟弟種的麻籽一苗也沒有出來,還是一片空地。
善良的哥兒倆相互抱住痛哭一場,哥哥一步一回頭地離開弟弟,當晚,野獸就把後娘的兒子吃掉了。
狠心的後娘第二天到地裏一看,自己的兒子隻剩一堆撕破的衣裳和零散的骨頭,坐在地上大哭起來,邊哭邊訴說著自己:鐵勺勺攪,銅勺勺攪,娘炒麻籽誰知道,悔、悔、悔,悔斷腸子流苦水。
這就是以害人而開始,以害己而告終的故事。
(吳鎖柱口述 吳百順整理)
咕咕鳥的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小姑娘,大和媽死得早,留下她一個女孩,沒法生活,隻好寄養在姑姑家裏。
她像寄居在主人屋簷下的燕子一樣很勤快,每天早起、遲睡,當小鳥第一聲鳴啼時,她已來到樹林裏拾柴火,當小魚吐出第一個泡泡的時候她已來到了河邊,為姑姑洗衣、淘米、洗菜。當螢火蟲點亮燈盞,飛來飛去的時候,她還在為姑姑紡線。
狠心的姑姑為了讓小女孩給她多幹活,許諾說:你好好幹活吧,到秋後,我織新布為你做條新褲子。小姑娘為了得到新褲子,從此更加勤快了。狠心的姑姑為了賴小姑娘的一條褲子,一天在小姑娘到河邊洗衣服的時候,終於下了毒手,把小女孩推到河裏淹死了。小姑娘死後為了向世人訴說自己的冤屈,就變成了咕咕鳥,每天叫著:“姑姑,褲!”
(吳鎖柱口述 吳百順整理)
橫財不發命窮人
(一)
從前在一個村子裏有弟兄二人,父母死得早,兄弟倆很勤勞,每天早出晚歸,可就是過不上好日子。哥哥都三十出頭了,弟弟也二十大幾了,還是娶不上媳婦。
一日,天上的財神路過此地,當地的土地爺介紹了兄弟二人的情況,要財神幫他們一下,賜銀子給他們。財神說:萬萬不可以,給了銀子連命都沒啦!土地爺不信,一定要財神賜銀子給他們,財神無奈隻得將一錠五十兩重的大元寶,丟在他們所挖的地裏。兄弟倆挖出後,高興地不得了,他們商量著運寶之事。哥哥告訴弟弟現在正是午後路上人多,拿回家不安全。讓弟弟回家做飯,再把飯拿到地裏,等到晚上咱們再拿回家。
弟弟走後,哥哥想要獨得這份財寶,就想出一條毒計:“不如他來時,我乘他不注意一钁頭下去把他砸死,財寶豈不成了我的。”哥哥一盤算好了就準備著,坐在地頭單等弟弟的到來。
弟弟回家後,也想獨得這份財寶,便也想出了一條毒計:“我把毒藥下到飯罐裏,把哥哥毒死銀子不就是我的了。”弟弟把飯做熟自己先吃飽,然後把毒藥放在飯罐裏,提著飯罐哼著小曲上山來啦,做著他獨吞銀子的黃粱美夢!
弟弟走近了,哥哥也準備好了,他趁弟弟彎腰放飯罐之際,照頭一钁頭,結果了弟弟的生命。然後狼吞虎咽地吃起飯來,吃著吃著肚子痛了起來,隨後滿地打滾,口吐白沫,也一命嗚呼了。兄弟倆死在了一起,可元寶還在地裏放著哩。
事後,財神埋怨土地爺,說:“看看,我說橫財不發命窮人。”
(二)
從前,有兄弟倆靠給人趕腳為生,他們每天推著獨輪小車把笨重的貨物從一個驛站搬運到另一個驛站,風餐露宿,夜宿曉行。幾年下來也沒賺到多少錢,日子過的甚為清貧。
一天財神巡查到此地,土地爺就把他們的情況給財神作了介紹,要財神賜銀子給他們,財神說他們命裏沒有財,給他們他們也得不到。土地爺說我就不信,他們一會兒要路過一座小橋,你就把銀子放在橋中間,看他們得到得不到。財神說:“那就等著瞧吧!”說著照著土地爺說的把一個金元寶放在大橋中間。
二神前腳做完,後腳這兄弟倆就推著小車吱吱嘎嘎地到了。小橋對他倆來說是太熟悉不過了,幾年來他倆不知過了多少趟,他倆遲不打賭,早不打賭,就在橋上有銀子的這天卻打賭了。哥哥說:“我閉上眼睛能把車子從橋上推過去。”弟弟說:“你能,我也能。”就這樣兄弟倆閉上眼睛把車子推過了小橋。哥哥的車子沒有碾著元寶,弟弟的車子被元寶絆了一下,就順便一腳把元寶踢進河裏。還罵道:“哪個沒良心的,把石頭扔到橋上!”他們就這樣錯過了天賜良機。
財神給土地爺說:“看看,我說他們得不到它就是得不到。”土地爺氣得也無話可說了。
(吳鎖柱口述 吳百順整理)
白先生教學
從前有個白日鬼白日鬼:黃陵方言把不懂裝懂,糊弄人的稱作“白日鬼”。鬥大的字識不了幾升,冒充先生來到一個山村給人家孩子教書。
開學了,他本讓孩子複習上學期所學的舊書本。孩子嘴裏哇哇啦啦,每天念著上學期所學的舊書本,兩個月過去了,天天如此。半學期過去了,仍然如此。村上原有一個老先生,因年齡大了,賦閑在家。他每天沒事總愛到學堂前溜達,發現孩子每天念著老掉牙的舊書本,新知識一點也沒學。於是就找到了族長,把這事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