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說到李秀才吃驚之事,原來他想起剛才翻看拳譜的時候,被新生嬰孩的啼哭和九斤在耳邊的叫喊同時給嚇的手哆嗦了一下,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先出現嬰兒後九斤才趕到他身邊的,這裏麵應該是有一段時間差的。可為什麼卻是同時在他耳邊響起的兩個絕不可能同時出現的聲音,而且到底是哪個聲音把他嚇一跳的,李秀才自己也說不清楚!
想到這裏,李秀才不禁低下頭看了看抱在懷裏的嬰孩,隻見那小小孩兒在自己懷裏竟然睡著了,長長的睫毛誰著呼吸的頻率一顫一顫的,甚是可愛。
李秀才垂首隨口吟道:“天道狄姓、狄字屬火;五行缺木、火木必燃。
燃者是福?亦是禍?”
狄十三奇道:“先生,你在低聲說什麼?我沒聽清楚?是不是想好了?”李秀才猛然驚醒,心道:罷了、罷了,天道亦然。非人力所能為之!抬頭笑道:“名字起好了,就叫狄林!”
狄十三哈哈笑道:“好、好,不愧是先生。起的名字就是比我們這些粗人強多了,要是我的話看他剛開始哭得那麼大聲還打算給他起名叫大炮呢!”接著扯起喉嚨喊道:“九斤、九斤、你個小崽子死哪去了?”沒想到這一大聲叫嚷把剛睡著的小狄林給鬧醒了,不由的大聲啼哭起來,倒鬧得李秀才和狄十三好一陣手忙腳亂。
誰想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在狄林三歲的時候,狄十三和眾鄉親一起上山打獵。突然莫名天上響了一聲天雷,正好炸到他們圍獵的附近,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助風勢很快就把人群包圍了。
狄十三急中生智仗著膀大腰圓把眾人一個個抱起扔出火場外,自己卻因力竭而沒能逃出生天。眾鄉親大哭著在外圍拚命把大火撲滅,可得到的卻隻有一地的骨灰,鄉親們把骨灰收集起來供奉在村裏唯一的祠堂裏,以便能年年祭拜。
大家紛紛來到九斤家裏悼念,這個時候九斤已經十歲了,他默默地跪在他爹的靈前,雙拳緊握、虎目含淚對眾鄉親說道:“各位叔叔伯伯,我爹是為了大家才被火燒死的。但他救了這麼多命,所以他在天有靈一定也很欣慰!如今我願繼承我爹的遺誌,以後和眾位叔叔伯伯一起打獵捕魚,以便照顧娘親和弟弟!”
眾鄉親聽罷連連搖頭道:“九斤,你雖然個頭力氣都足夠了,但畢竟還是個孩子。以後你還是跟著李先生學習,你娘和弟弟我們怎麼可能會讓他們受苦呢?但凡有一塊肉,我們寧肯餓著,也願先給你們娘幾個先吃。”
九斤搖頭道:“諸位叔伯的好意我代表我娘還有小弟心領了,但我爹生前就一直訓誡我,寧可自己賺得一碗飯,不貪他人所給肉十斤。如今我爹屍骨未寒,我怎敢違背他老人家生前的遺訓?況且我也拉得動百斤弓,上山打獵決不會拖累眾叔伯的後腿。”
眾鄉親又勸道:“九斤,你也知道,你爹是為了救我們而死的,我們怎麼可能丟下你們孤兒寡母的置之不理呢?那豈不成了豬狗不如的東西,你還是好好在李先生那裏用功做功課,以便將來能走出山裏外出多長見識!”
九斤還想再說什麼,這時有人喊道:“李先生回來了!”眾人紛紛轉身,隻見李秀才頭上係著一條孝帶,身穿一身白色的長袍,雙目通紅,踉蹌兩步便倒頭拜在狄十三的靈位前,大哭道:“十三哥,沒想到我這一次出門竟然使得我們陰陽相隔。你讓小弟以後如何自處,我這次回來特意給老哥你稍帶了曾許諾過的仙人醉,如何就出這樣的事啊!蒼天啊,你不公啊!”真是聲聲哭得猶如杜鵑泣血、令人聽來肝腸寸斷。眾人本已平息過的悲傷再度被李秀才勾起,頓時靈棚裏又響起了陣陣哭泣聲。
漸漸的李秀才停止了哭泣,拉過九斤狄林兄弟二人的手緩聲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林外環山、山必佑之。
九斤,從今日起你就叫做狄山。日後不論狄林有多少的災難,哪怕即使天塌下來,你都要用你渾厚的肩膀來替他抗起半邊天來。明白嗎?”
九斤點頭道:“是的,先生。我本來就是要保護小弟的,從今日起我就叫做狄山了。我就想著替爹爹守完孝後跟諸位叔伯一起上山打獵的。”
眾鄉親一聽狄山又舊話重提都有些急了,忙道:“李先生,你快勸勸他吧,剛才我們就一直在爭執這些事了,可這孩子和他爹一樣倔。死活都不聽,我們的命都是他爹救的,我們怎麼可能讓他們孤兒寡母的吃苦呢?”
李秀才點點頭道:“狄山,眾鄉親且聽我一言,我今次回來就留三年,讓狄山和狄林也都跟我三年,三年後我就走了並不再回來了。到時候他二人若再提出任何想法諸位鄉親都不可拒絕。不知你們可都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