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經濟組織(2 / 3)

我國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恢複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地位的要求,但由於美國等一些國家堅持中國必須以發達國家身份加入總協定的無理要求,致使中國不僅未能恢複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中的地位,而且亦未能在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之時成為其創始成員。2001年9月17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工作組第18次會議在日內瓦正式通過了中國入世議定書及附件和中國工作組的報告書。這標誌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全部結束。2001年11月在多哈會議上,中國入世手續通過表決確認,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最重要的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它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為了避免30年代的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貨幣製度極度混亂局麵的重現,1944年7月,由44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參加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一致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的最後議定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與“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協定”。根據上述協定,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總部設在華盛頓。至1998年底,有182個成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為國際間金融貨幣的合作提供一個協調機構,促進國際彙兌穩定,避免各國競爭性的彙兌貶值,清除阻礙國際貿易的外彙管製;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與平衡發展,協助建立關於成員國之間貨幣交易的多邊支付製度;通過貸款協調成員國國際收支暫時失調等。主要作用是致力於維持一個有序的國際間的支付和結算體係,其金融資源是所有成員國都可以獲得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兩種職能,其一是製定規章製度的職能,包括確定和實施國際金融和貨幣事務中的行為準則;其二是金融職能,為成員國因國際收支逆差而提供短期貸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組織機構:(1)理事會是基金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各成員國派正、副理事一名組成,理事一般由各國的財政部長或中央銀行行長擔任。理事會每年9月舉行會議。主要職權是批準接納新成員;決定基金份額,分配特別提款權;監督成員國貨幣比價的變動;決定成員國退出基金以及討論決定有關國際貨幣製度的重大改革。理事會內的各理事單獨行使自己國家的投票權(各國投票權的大小,由其所繳納基金份額的多少來決定)。(2)執行董事會是負責處理日常業務的機構,它事實上已在某種程度上行使理事會的權力。執行董事會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其中5名由份額最多的5個國家(美、英、法、德、日)擔任,不參加執董選舉。其餘19名執行董事由成員國按地區組成19個選區選舉產生,每兩年選舉一次。其中沙特、俄羅斯和中國組成各自的單獨選區。每個選區選出的執行董事行使的表決權是其所代表選區各國表決權的總和。總裁負責基金組織的業務工作,行使執董會主席的職能,由執董會推選,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曆任總裁按慣例由歐洲人擔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各成員國認繳的份額。各成員國份額由該組織根據各國的國民收入、黃金和外彙儲備、進出口貿易額以及出口占國民收入比重等經濟指標確定。繳納此份額時,25%為可兌換貨幣或特別提款權,75%為本國貨幣。各成員國基金份額的分配數量,決定了它們各自的投票權、可借外彙貸款以及所分配的特別提款權的多少。按規定,每個成員國有基本票250票,每10份特別提款權加1票。對各會員國份額,每隔5年重新審定一次,並對個別國家的份額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