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冷戰結束,世界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麵臨著諸多的挑戰。美蘇爭霸局麵的消失,使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大大減小,但是世界並沒有因此而太平,各種形式的地區衝突不斷發生;國際軍控機製和安全合作機製不斷得到發展,但是國際裁軍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美國部署導彈防禦係統不僅對國際軍控形勢產生重大影響,也將對國際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世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的必然選擇,加強國際合作對於實現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高科技對國際關係的影響日益加深,知識經濟的出現和發展對國際關係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加激烈。
二、本書編寫的指導思想
在進行本書的編寫之前,我們比較詳細地了解了本書的編寫要求,並盡可能地參閱了其他類似的教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指導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點內容:
首先,我們認為,作為一門課程或一個學科,“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應該有自己完整的體係,而不是隨意的內容拚湊。因此,本書第一章就是“國際社會”,它是當代世界政治和經濟發展演變的大舞台,當今世界發生的一切事情都以國際社會為基本背景的,是最大的社會係統。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分別介紹了戰後世界政治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這是國際社會這個總係統中最重要的兩個子係統,也是本書內容的基本範疇所在。前麵三章主要交代了這門課程所涉及的大範疇,照顧了內容的全麵性。
同時,國際社會大係統是有結構的,也就是說,國際社會中的角色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主要角色和力量形成國際係統的結構。因此,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我們對當前國際社會的幾個主要角色進行了介紹,以突出重點。主要包括美國、西歐(歐盟)、日本、俄羅斯以及中國,它們的戰略、政策發展變化是認識國際局勢發展變化的關鍵。另外,冷戰結束以後,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各類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力量,在某些領域已經發揮或替代了原本由主權國家行使的作用和權力。因此,我們也專門用一章的篇幅對國際機製理論和重要國際組織進行介紹。此外,因為學習這門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大家對當今世界重大問題的理解和把握,我們就對當前世界仍然存在的幾個熱點問題進行了介紹。
其次,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不是國際關係史或世界經濟史,因此,也應該對一些基本範疇和概念進行適當的理論介紹,而不應該純粹當作曆史來敘述。在本書的前三章中,我們詳細介紹了有關國際社會、世界經濟、國際政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及其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
最後,就這門課程的名字來看,它具有相當明顯的時代性。我們認為適當的曆史介紹是必要的,因為今天的變化是從昨天開始的,對當今世界的闡述離不開曆史的背景和脈絡,但是應該突出冷戰後時代的新變化,陳舊的曆史材料不能幫助我們理解當今世界的真實麵貌,因此,我們盡量吸收了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把最近十幾年世界的新變化作為寫作的重點。最明顯的是,我們特別注意分析了冷戰後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基本背景,包括它對國際社會、世界經濟、國際政治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我們還對“9·11”事件以來各國戰略的調整和變化進行了分析和描述,以盡可能提供最新、最近的知識。
§§第一章 國際社會與國際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