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這門課程的意義
21世紀是一個國際化、全球化的世紀。由於現代交通、通訊技術的發達,使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交往與聯係越來越密切,越來越不可分割。當今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麵的發展與變化正在從外部越來越強烈地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融入世界的進程大大加快,世界經濟與政治的發展變化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國際大環境,它的起伏與變化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國家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把當今正在發展變化著的國際社會這個大係統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從時間上來看,它涵蓋了二戰以來到今天國際社會的發展變化;從內容上看,它的重點是國際社會這個大係統的政治和經濟兩個子範疇,主要描述和分析了二戰以來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的演變過程和運行規律,以及當今國際社會所麵臨的主要問題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隻有真正了解過去,才能準確認識現在、把握未來。因此,我們要對冷戰時期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進行回顧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重點闡述冷戰結束以後的世界發展形勢。二戰結束以後,形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峙、美蘇爭霸的國際政治格局,世界經濟也形成了兩個分裂的國際市場。冷戰持續40多年,但總體形勢是和平的,在戰後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迅速發展,但各國經濟發展是不均衡的,從而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演變。蘇聯、東歐劇變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演變的分水嶺,它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籠統地說是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發展的合力,它最終導致了持續40多年的冷戰的結束。
當今世界正在經曆著深刻的變革。從政治上看,當今世界各國對冷戰後時代確立什麼樣的國際秩序的爭奪日益加劇。一方麵世界政治繼續沿著多極化趨勢發展,這表現在歐洲的聯合獨立,日本的自主外交,俄羅斯和中國對多極、平等的國際秩序的追求,以及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其他世界力量的崛起上;另一方麵,個別大國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政策日益鋒芒畢露,因此,國際政治格局單極化還是多極化的鬥爭更加激烈,並成為當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在世界新舊格局交替之際,國際舞台上各種力量正在進行新的分化、組合,各國在新的形勢下紛紛調整自己的戰略,力爭在未來的國際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在這種背景下,各種形式的外交,諸如首腦外交、大國外交、經濟外交、多邊外交等空前活躍,在國際關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以新的視角和立場去觀察和處理當今世界的許多新問題、新矛盾。
從世界經濟上看,冷戰結束以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並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的基本背景,對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和挑戰。全球化浪潮中,民族國家、跨國公司的地位、作用、發展趨勢以及南北經濟關係都麵臨著新的定位和調整。毫無疑問,經濟全球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客觀趨勢,而且對主權國家來說是一把有利有害的“雙刃劍”,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更是處於不利地位。但回避是不可能的,我們隻有正麵迎接它,采取適當的政策和措施,抓住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同時規避全球化可能帶來的風險。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同時,經濟區域化也在迅速發展,各種區域性的國際組織紛紛出現,不斷發展,合作機製不斷完善。全球化與區域化構成了當今世界兩種並行不悖的發展潮流,使國際政治經濟化和國際經濟政治化的趨勢不斷加強,也使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種全球性和區域性的國際組織的作用不斷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