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吃什麼,合理選擇(3 / 3)

5.從輔食過渡到家庭飯菜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發展中國家嬰幼兒輔食添加”的文件指出,一個1歲左右的嬰兒,如果依靠吃米粥來滿足營養的需要,通常一天吃5餐,每餐要200克的兩大碗才行,即便如此鐵、鋅、鈣仍無法達到需求。在同一份文件中專家們推薦,6個月的寶寶基本上每天都應當有一定量的瘦肉等動物性食物,8個月應當選擇用手指抓取的食物,也就是說不能再僅僅依靠泥糊狀食品了,12個月的孩子應當學習吃一般家庭的普通飯菜。因此,正確地選擇不同年齡階段的每種食物,科學喂養是兒童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

一、常見問題

1.母乳與配方奶哪一個營養價值高

配方奶是在牛奶基礎上加工製成的,牛奶是牛媽媽給牛犢子準備的天然食品,和其他大型動物一樣,體積越大,其母乳中含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含量就越高,以滿足其幼小動物生長的營養需求。有的大型動物出生後幾個月之內體重的增長可以達到幾十千克,而人類嬰幼兒每個月體重增長不到1千克,因此與這些大型動物,與牛相比,人類母乳蛋白質含量僅為牛奶等1/3,鈉鹽為牛奶的1/8,牛奶鈣的含量為103毫克/100毫升,而母乳為38毫克/100毫升。從這個數字來看,母乳的營養物質含量遠遠不如牛奶和由它而加工成的配方奶。但營養價值應當首先理解為最能適應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而不是量多,有經驗的母親都會發現,食用牛奶或配方奶的孩子容易上火,容易大便幹燥,就是這個道理。另外,牛奶蛋白質是嬰兒過敏最主要食物致敏原。母乳中含有的大量免疫和生物活性物質,是牛奶所不具備的,雖然配方奶的配方中添加了許多相類似的物質,但其價值要大打折扣。

2.為什麼母乳營養含量少,嬰兒卻不出現營養缺乏

每1升母乳中的鐵含量隻有0.5毫克,而每1升配方奶中卻有12毫克,看到這樣的數據,你或許會問,不是說母乳是最好的嗎?為何如此重要的營養成分卻隻有這麼少的含量呢?原來,母乳中的鐵含量雖然每1升隻有0.5毫克,但可以完全地被吸收,也就是說生物利用率的比例很高,但是配方奶中的鐵生物利用率卻比較低,不能完全地被寶寶所吸收。其實不隻是鐵元素,母乳中所有的營養成分在配方奶中的含量均比較高,也都是同樣的道理,即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可以被人體完全吸收,而配方奶卻不能達到。

3.9個月大的嬰兒應當吃什麼

9個月時,寶寶體內每天所需攝入的能量來源於乳類和輔食的量大致相當。寶寶也逐步進入了斷奶時期,在這樣的轉換時期,不但要加重輔食的營養和注重輔食種類的變化,連喂養的時間也要與成人“同步”,進行一日三餐、有規律地進食了。當然,如果每次的食量過多或過硬,寶寶也會因不停地咀嚼而產生疲勞感。此時爸媽安排輔食應當遵循營養均衡的原則,並按寶寶的實際需求量進行喂養。別忘了!即使是一日三餐,仍不要忽視母乳或配方奶的營養作用,否則,孩子就會出現體重不增和夜間睡眠不踏實的情況。

4.如何把握寶寶的口味

嬰兒每天的攝鹽量是0.25克,而幼兒是1克。相當於成人的1/6.由於鈉鹽存在於各種食品中,人奶和牛奶中的含鹽量已經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了,直到孩子一歲左右才需要額外再在一日三餐中稍加些鹽。在把握寶寶的口味方麵,嬰幼兒食品不宜添加鹽、香精、調料和防腐劑,以天然口味為宜。口味或香味很濃的市售成品輔食,可能添加了調味品或香精,不宜給寶寶吃。罐裝食品因為含有大量的鹽與糖,也不能用來作為嬰兒食品。

二、生理與營養知識

1.不同階段乳汁的營養成分比較

母乳的成分在產後不同時期有所不同,初乳是指母親產後5天的乳汁,5~15天為過渡乳,15天以後為成熟乳,9個月以後為晚乳。

2.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立足點

將輔食添加時間推遲至6個月的觀點是基於:在6個月之前添加輔食會明顯影響吃奶量,這時的輔食往往比較稀軟,含水分較多,因此,這些早期添加的輔食在能量及營養素方麵往往比不上同等量的母乳,母乳喂養尤其是純母乳喂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充足的營養需求。到6個月時,單獨依靠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嬰兒的營養需要,特別是對鐵等營養素的需求,因此需要添加其他食物。

醫生建議等到6個月再添加輔食另外一個理由是推遲輔食添加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嬰兒對食物的不良反應和過敏,特別是如果你有家族性過敏史,推遲輔食添加時間的確可以降低對食物的不良反應、過敏和腹瀉等現象的發生率。

3.米、麵作為單一主食帶來的問題

主食可以做成米粥,當穀物與水混合並煮成粥,澱粉吸收水分而膨脹,這樣就製成比較稠的粥,如果過於黏稠,孩子就不容易吃。如果加大量的水常常可以使米粥變得稀薄,從而使主食水分很多,其能量密度很低,營養素含量也很少。

在湯中存在類似的問題,雖然湯中可以含有各種營養素,但湯中含水太多而稀釋,即使寶寶吃下他們的胃能容下盡可能多的米粥或麵條湯,而且一天吃5次,但仍然無法滿足寶寶營養的需要。

4.食物濃稠應達到何種程度

嬰兒自6個月起開始添加輔食,可以吃一些天然的純的泥狀或半固體食物,到了8個月,大部分嬰兒就可以吃固體食物,即寶寶就可以拿著吃的食物,如小花卷、麵包、蘋果片等。到了12個月,大多數嬰兒就可以吃家庭普通飲食,以獲取充足的營養。

一些資料表明,滿12個月的大部分嬰兒都有能力食用“家庭食物”,即固體食物。盡管他們中的許多人還停留在攝入泥糊狀食物的階段。大概是因為這種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照料者準備和喂哺這種食物也比較方便省時。如果到滿10個月還未添加固體食物,將會錯過寶寶學習咀嚼、吞咽等吃飯技能的敏感期,最終導致以後進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