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兒童“果汁飲料綜合征”
有一類兒童任性,感情衝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較差,觀察發現這些兒童可能與食用過多人工合成色素有關。他們每天從可樂等碳酸飲料和各種軟飲料中攝取的熱量,達到了膳食提供總熱量的1/3.這些孩子往往表現出食欲不振,坐不住、好動、情緒不穩定、吃飯時經常吵鬧,時常發生腹瀉等等。研究還發現,偏愛碳酸飲料的兒童,大約有60%因為缺鈣而影響正常發育,由於可樂等飲料中磷含量過高,過量飲用會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影響骨骼生長,造成兒童發育遲緩。
5.碳酸飲料中的空能量作用
由於飲料、特別是碳酸飲料中普遍含有大量白糖,白糖由於被高度提純了,所以沒有任何營養,隻有能量,被稱為“空能量食物”。日常飲食中,人們是通過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獲得能量,而喝飲料是直接從白糖中攝取能量,由於白糖隻有能量沒有其他營養,一罐可樂(335毫升)所含的能量為144千卡,相當於孩子吃50克饅頭或散步40分鍾所消耗的能量。孩子經常攝入這些毫無營養的能量後,就會不停地折騰,發生坐不住、靜不下來的多動症狀!
二、生理與營養學知識
1.大腦的發育就好像一台計算機
孩子出生時腦重量為350~400克,6個月時為出生的2倍,兩歲末為出生的3倍,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腦的水平。這一時期營養不足將會直接影響腦細胞的發育,形成腦組織不可恢複的障礙,包括寶寶將來智力,語言能力等。近年來,神經學家證實,兒童早期經曆可極大地影響腦部複雜的神經網絡結構,即人類大腦的實際結構是由出生後的經曆——實際生活中接受到的所有信號刺激而不單是由遺傳決定的。大腦的發育就好像一台計算機一樣,孩子生來就配備了硬件,而早期的營養以及良性生活經驗則為計算機提供了可發揮各種功能的軟件。
2.0~3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3個月時,嬰兒視覺皮質的細胞聯係達到最高峰,2歲內大腦的每個神經細胞都與大約一萬個其他神經細胞相連,每秒鍾能向相鄰的細胞發送100個以上的信息。由於兒童早期經受的圖像、聲音、麵部表情乃至嬰兒微笑後母親以微笑回答等一係列簡單經曆都使大腦神經細胞的聯係(稱為突觸)如同小樹的樹枝樹根一樣迅速生長得根深葉茂。此階段是人生心理發展與學習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人類對某種知識與行為最易獲得,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獲得或達到最佳水平。在今後的年代裏,人們隻有將就地使用現有的大腦了。所以,孩子長大後一切可最終成為慷慨仁愛的美德都源於孩子早期的經曆。
3.富含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食物
嬰幼兒無法自己製造足夠腦細胞與神經發育所需的DHA,它須由母乳或是嬰兒配方奶中獲得。母乳中DHA含量豐富,喂哺母乳的嬰兒,在視覺發展及智能認知發育方麵大有好處。目前,我國常見的嬰幼兒輔食主要是米粉糊、蔬菜、水果、雞蛋等,這些輔食不含DHA,因此不能提供嬰幼兒發育所需的足量的DHA。而一般海產食物多含有DHA,尤其深海的魚類,如鮭魚、沙丁魚等含DHA較多,而且在魚眼球附近的脂肪組織含量最豐富。在選擇市場上銷售的DHA產品首先要注意安全,有的產品帶有較濃的腥味,說明DHA已被氧化,不能購買。
三、食譜及製作方法
1.亂燉
原料:茄子、土豆、芸豆、辣椒、西紅柿、胡蘿卜、肉、食鹽、油等。
製作方法:將上述食物加上少許食鹽,放在一起連炒帶燉,出鍋時少許勾點芡。也可將胡蘿卜、豆角、橘子皮切成絲放在一起,用上述方法連炒帶燉。
2.雞肝麵條
原料:掛麵半碗,熟雞肝末2勺,雞蛋液2勺,小白菜末2勺,香油、醬油各少許。
製作方法:把肉湯放鍋內置火上煮開,放入掛麵煮開鍋,加入少許醬油和食鹽再煮片刻,待掛麵快熟時放入雞肝末、小白菜末和雞蛋液,滴上一點香油即可。
3.豆腐炒雞蛋
原料:雞蛋1個,豆腐1/2塊,菠菜葉5片,海帶清湯2小匙,醬油少許。
製作方法:將菠菜用熱水焯一下,切碎,豆腐用開水焯一下搗碎;在搗碎的豆腐裏加海帶清湯和適量醬油煮至湯幹;將切碎的菠菜放入雞蛋糊裏攪勻並放在一起用筷子攪,炒熟凝集之後關火。
4.雞肉涼菜
原料:雞肉50克,胡蘿卜1個,綠蘿卜1/2個,醬油少許。
製作製法:將熟雞肉撕成細絲,胡蘿卜和綠蘿卜煮熟後切成小塊;把材料拌在一起,加入醬油調味。
四、3歲幼兒喂養及營養學評估
1.身高、體重增長
2周歲~12周歲身高≈年齡×5+75(厘米),平均每年長5厘米。
男童,體重:15.0千克,身高:96.3厘米。
女童,體重:14.8千克,身高:95.7厘米。
§§第二部分 吃什麼、吃多少、怎樣吃得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