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兒童也要平衡膳食(2 / 3)

4.過多的水果或果汁導致兒童腹瀉

孩子吃了大量的水果或飲用了大量果汁或果汁飲料,再加上在正餐飲食中大部分都是澱粉類食物的話,食物經過腸道的速度太快,以至於其中所包含的水分還來不及被充分吸收,所以排出的糞便就會很稀薄,也就是像腹瀉時的排便。該症狀多見於1歲半~2歲的幼兒,通常孩子還會有脹氣,每天排3~5次稀薄的或糊狀的糞便。通常這種孩子發育不會受影響,體重增加還正常,也沒有腹痛等不適的感覺。應對的方法是提高他的飲食結構中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減少澱粉類食物和水果、果汁的攝入量。

三、維生素和礦物質

我國兒童膳食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的攝入量比例不均衡,以及維生素、微量礦物質的攝入不足和生物利用低幾個方麵。

1.維生素對人體有哪些作用

維生素是維持兒童生長及調節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營養素,缺少任何一種維生素就會發生疾病。維生素A可以維持正常的視覺,減少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的發病率。B族維生素是維持體內代謝及生長所必需的。缺少維生素C容易出血及患感冒。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鈣、磷的吸收,影響骨骼的生成。維生素E與體內代謝有關,並可促進紅細胞的生成,缺乏時可出現輕度貧血、水腫及皮疹等。

2.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生理特點

這兩種物質既不為機體提供能量,也不參與機體組成。人體幾乎不能合成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它們必須由食物中攝取。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量甚微,但卻不可或缺,當體內缺乏這些物質時會出現各種代謝障礙和臨床症狀。由於食品的儲存、加工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等,在日常膳食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足常常發生。對於兒童來說,由於生長速度快,營養物質需求量大,供與求的矛盾必須通過合理膳食得到解決。

3.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小劑量間斷補充

研究發現,營養素的吸收不與其補充量成正比,一種營養素的長期大量補充勢必會影響到另一種營養素的吸收與利用。由於一些脂溶性維生素A和D可以在人體肝髒和其他組織內儲存起來,因此可以每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補充一次;而水溶性維生素往往代謝很快,體內儲存時間不長,補充不能每個月一次。由於我國人群營養素缺乏大多處於臨界水平,因此脂溶性和一些水溶性營養素可采用小劑量間斷補充的方法來實施。近年來我國應用每周一次間斷補鐵的方法,其糾正貧血、增加鐵元素儲存的生物學效果與每日補鐵基本相同。

一、常見問題

1.寶寶吃了雞蛋後渾身發癢是過敏嗎

有的寶寶吃了魚蝦、雞蛋或某些蔬菜之後,會渾身發癢,臉部和耳朵周圍的皮膚發紅,並出現皮疹或分泌物,這就應當考慮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由於嬰兒的腸胃道黏膜的保護功能不完全成熟,因此外來蛋白極易發生食物過敏症狀。如果媽媽是過敏體質,寶寶過敏的機會就更大些。孩子出現食物過敏症時,應暫時避免食用花生、巧克力、魚類、貝殼海鮮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2.學步的孩子牛奶和果汁的攝入量

不可讓牛奶和果汁填飽了孩子的肚子,每日孩子喝的果汁不要超過120~180毫升,而且應該盛在杯子裏給他喝。每天所飲用的牛奶量也不要超過600毫升。牛奶和果汁是孩子重要的營養來源,每日必須保證一定的攝入量,但如果過多,則會影響一日三餐的正常食量,而且還會影響胃腸功能和牙齒的健康。同時對孩子的心理發育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3.孩子喝水越多越好嗎

很多家長以為,多喝水對孩子來說是件好事,至少不會上火。實際上喝水量也應當掌握一定的合理限度。寶寶每天補充的水分過多,一是水把胃部撐滿,就可能會影響到他對其他食物的攝入。二是身體內水分過多對孩子身體生理代謝也會有影響,甚至會引發某些髒器性疾病。有的寶寶平時很愛喝水,尤其是晚上,必須把奶瓶放到他嘴邊,夜裏也要起來喝很多水,這種做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