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今天的飯菜真香呀
一些有經驗的家長往往特別注意給寶寶做可口的飯菜,甚至做到兩三天內不讓寶寶吃重樣的。寶寶不愛吃蔬菜,就做成餡,包餃子、餛飩,幾乎所有可以用來做餡的材料都用過。還會把蔬菜切碎和蝦仁、各種肉末、海鮮等混在雞蛋液或麵粉裏烙成各種各樣的餅,煮成各種粥。總之,想盡辦法讓他愛上各種食物。而且,家長從來不在寶寶麵前說不愛吃這個,不愛吃那個,每回吃飯時,都要說今天的飯菜真香呀,從而在寶寶吃飯之前,讓他對飯菜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好印象。
4.避免過分幹涉
父母的提示或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飲食行為,增加孩子對某些食物的喜好程度。但是,不要指望所有的孩子都樂於接受大人的指令,對孩子的飲食過分幹涉,往往會降低孩子對一些食物的喜好。因此,家長在對孩子進行飲食和營養教育時,要講究方式、方法,要有耐心。例如對蔬菜的喜好,可以通過家長的示範,選幾種蔬菜讓孩子任意選擇,其中一種總會被他選中。
三、選擇零食的原則
家中零食的選擇和購買往往由家長決定,孩子經常是從家中現有的食物中選擇。因此,家長在購買零食時就應注意其安全性和營養的均衡性,科學地為孩子選擇零食。
特別提示:為什麼要給孩子吃些零食
由於嬰幼兒的胃仍未成熟到足以像成年人一樣吃三頓大餐。一般的嬰幼兒每日可能會吃5餐或更多,3或4餐之外的食物就是零食,他吃的餐數愈多,每餐的分量便應愈少。零食是保證寶寶營養充足重要的一環,零食還能讓寶寶嚐試新食物。其實,即使是幾片橘子、幾勺酸奶也可以作為一餐零食,零食的大忌是影響下一餐的正常飲食。
1.如何為孩子安排零食
吃零食也有一個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吃多少的問題。吃零食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兩餐之間增加一點營養,以滿足營養的需要。但許多家長掌握不好,比如臨近飯前一個小時之內的牛奶及其奶製品,甚至包括水果都可能明顯影響孩子下一餐的食欲。一般食用零食的適宜時間為早飯後1小時,可選用水果或麵包、鬆餅等食物。午睡起床後可選用含糖量低的糕點、酸奶或水果類食物。晚上睡覺前1小時可選用牛奶(最好不加糖),睡前應喝些水或是刷刷牙。
2.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時間吃零食
零食量不可過多,不能影響正餐。飯前1~2個小時就不應當再給孩子吃任何食物,越接近吃飯時間越不能給任何食物,包括水果,哪怕一點點,寧願讓孩子餓些,也不能讓它影響下一餐的飲食。睡覺之前吃零食,留在牙齒間的食物殘渣不利於牙齒健康,容易引起齲齒。看電視時不宜吃零食,邊看電視邊吃零食,會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去過多的食物,容易引起熱量過剩,這也是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3.可以備選零食名單
最好選擇季節性的蔬菜、水果、牛奶、蛋、豆漿、麵包、馬鈴薯、甘薯等。因為奶製品、豆製品含豐富蛋白質、鈣質,有益於骨骼和牙齒健康。新鮮蔬菜和水果,包括番茄、黃瓜、蘋果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的發生。植物的堅果,包括瓜子、花生、核桃等,由於含豐富的必需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於兒童的健康發展。
4.不宜做兒童零食的名單
有些食物不適合作為幼兒的零食,包括含有過多油脂、糖或鹽的食物,如炸薯條、炸雞塊、方便麵、糖果、汽水和可樂等。因為這些食物中熱量雖高,但往往缺乏許多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會影響寶寶正餐的攝取量。此外,不要選擇過期、變質的食品,也不宜用太鹹或醃製的食物作零食,一些包裝色彩絢麗的膨化食品也不宜選用。
一、常見問題
1.孩子一天進餐次數過多
有個孩子快一歲了,每天吃母乳或其他奶粉為主再加上輔食、零食、水果,每天不下十餘次,幾乎每個小時都在進食,這樣孩子自然不會餓,也就不會好好吃飯。有的兒童零食過多,如果孩子每時每刻都在吃,一到應該吃飯的時間,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而飯後不久爸媽怕孩子餓著又再吃。這種孩子看起來吃得挺多,往往一日三餐都吃不好。
有的家庭一日三餐安排不合理,饑一頓飽一頓,在孩子餓了一段時間後,暴食暴飲,結果使孩子在吃下頓飯時沒胃口。幫助孩子吃好飯,應安排好一日三餐,控製奶和零食的攝入量,直至出現饑餓為止。該吃的時候不吃,不該吃的時候胡亂吃,看不出孩子饑餓也看不出飽,是兒童喂養行為最糟糕的結果。
2.兒童氣質與進食行為
兒童氣質有遺傳基礎,不同氣質的兒童進食行為各異。約10%的兒童為困難型,40%為溫順型,15%為預熱緩慢型,其餘35%為混合型。困難型的兒童生物功能節律差,對新事物退縮,適應慢,消極情緒反應強烈,在進食上可表現無規律,厭惡吃東西,挑食等。溫順型的兒童生物功能節律性強,容易接受新事物,情緒積極,適應快,反應適中易撫養,很少出現進食問題。預熱緩慢型兒童最初對新事物反應退縮,適應慢,反應強度低,出現消極情緒較多,較溫順型出現喂養問題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大概屬於哪種類型,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
3.斷奶過早或過晚有什麼不好
嬰兒斷奶,以1~2歲為宜,斷奶太早,嬰兒消化道功能尚不健全,還不能從普通膳食中獲得全麵營養。斷奶太遲,孩子對母乳的依賴常常會影響孩子對吃一日三餐的興趣。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母親母乳中蛋白質、礦物質含量明顯減少,已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此外,在孩子牙齒長出後需要一些有形的食物來滿足牙齒的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