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歲孩子的膳食選擇(1 / 3)

開頭語:

影響兒童營養狀況的好壞有兩個關鍵時期,一是出生6個月內的母乳喂養,另一個是6個月至2歲期間的輔食添加。因此,母乳喂養和輔食添加是一個統一的連續的過程,兩個關鍵時期都應做到科學喂養。

積極的喂養行為,遵循社會心理的原則。幫助大些的孩子進餐,進餐時應鼓勵,慢而有耐心,不可強迫。

——輔食添加10原則之六(WHO/UNICEF,2002)

喂養參考標準:

普通家庭飯菜,3~4次/日,糧食100~150克,肉、魚、蛋50~80克,牛奶或豆漿250毫升,蔬菜150克,水果0.5~1個。每周添加1~2次肝髒或動物血25~50克,零食1~2次/日。保證所需熱量1000千卡/日,蛋白質35克,鈣600毫克,鐵、鋅各10毫克,以及各種維生素。

一、1歲的孩子應該吃什麼

有時當孩子對你準備的食物不屑一顧時並不是真正拒絕你,這時不要急忙把準備好食物拿走,但千萬不要強迫,你越強迫他吃飯,他越沒有順從的可能。

1.如何滿足1歲寶寶的營養需求

1歲嬰兒膳食需要量包括能量需要量900~1000千卡(相當於媽媽每日膳食攝入的1/3~1/2),營養素需要量鐵10毫克,鋅10毫克,鈣600毫克。這些營養物質可以通過一日三餐和一兩次零食的合理膳食來獲取。一日食物攝取包括穀物(6份):相當於30克強化麵包,120克米飯/麵條。蔬菜(3份):相當於120克生菜,或240克綠葉蔬菜。水果(2份):相當於1片瓜、果,100克純果汁,60克幹果。奶(2份):相當於340毫升奶或酸奶,或60克奶酪。瘦肉(2份):相當於60~120克熟肉、禽、魚,或120克豆製品。

2.從輔食向成人飲食的過渡

孩子1歲後的頭幾個月已進入“輔食結束期”,即寶寶的主要營養攝入已不是通過母乳或牛奶,而是基本接近成人的飲食。當然,因為每個寶寶都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在輔食喂養的最後階段,爸媽可以讓寶寶坐在專用的餐椅上,和成人一起用餐,嚐試吃家庭普通飯菜。這對於寶寶進入正常的幼兒期飲食來說,是個很好的鋪墊。一歲以後過渡到吃成人飯時仍可繼續母乳喂養,如果斷了母乳,而配方奶或其他乳類對於孩子的營養仍然很重要。

3.變換口味讓寶寶有更多選擇

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每次吃飯時,同時準備幾種有營養的食物,盡可能變換口味並保持營養,讓孩子來選擇他想吃的食物。如果他仍拒絕吃任何食物,你可以暫時收起這些食品,但一定不要在飯後直至下一餐之前的一段時間裏再給任何食物,包括一小塊餅幹或是水果,讓寶寶出現饑餓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辦法。任何小的猶疑或是放棄,都會使孩子不好好吃飯這一難題長時間拖下去。

特別提示:普通家庭飯菜是孩子獲得豐富營養的來源

1歲後,應該學著吃家庭普通飯菜,在每天的飲食中飯菜盡可能多樣化,飯菜要比以前硬一些,兩餐的間隔時間適當拉長。如果此階段仍以喂奶或糊狀食品為主,孩子就不會對家庭飯菜感興趣。孩子在1歲至兩歲期間,成長速度會放緩,吃的東西也少一些。他們會長高,四肢拉長了,看起來似乎瘦了,這是正常現象。

4.不要浪費寶寶的胃口

隨著孩子飯量的減少,1歲孩子飯菜的質量似乎比數量更為重要,對於每一口食物,都要注意其中的營養價值,而不僅僅是讓孩子多吃一點東西。例如糖果、果汁、餅幹、單一的稀粥或麵食等僅含有較低的熱量,也容易產生飽感,但缺乏孩子生長所必需的許多營養素。因此,這些食物食用過多實際上是在浪費寶寶的胃口。孩子飲食的質量既包括食物所含能量,同時又包括食物所含各種營養素的量及其生物利用度。一些奶製品、植物堅果和禽、肉等食品營養價值就很高。對於生長緩慢的寶寶,不妨在飯菜中加一些植物油或動物油和肉類。

二、1歲孩子吃飯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1歲生日以後,孩子突然對吃的食物十分挑剔,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之一是隨著孩子生長速度減慢,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每天都在不斷增加食物的數量了。

1.吃飯的時間少了

寶寶到了1周歲時或許就已經開始對學習走路的興趣大過於吃飯的興趣了。他身邊的每件事情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因此他對食物的興趣會有所下降,沒有時間去吃飯。這時想要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安定下來實在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如果家長期望他會長時間地坐下來吃飯,他會反抗到底。這時你所能做的就是要提供固定的就餐時間和地點,準備好健康、開胃的食物,以後的事情就由孩子自己來決定是否要吃及吃多少。如果他這頓飯沒有吃多少,他會在下一頓或一段時間後由於饑餓而把以前的損失補回來。

2.不願意停止使用奶瓶

1歲以後的幼兒要完全丟掉奶瓶,隻要他可以用杯子喝水,就再也不需要用奶瓶喂奶。但戒掉奶瓶有時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為使事情進展順利,首先午餐不要用奶瓶,然後再發展到晚上和早上不用,最後是夜間也不用奶瓶。夜間睡眠困難或者總是醒來的孩子,最容易養成用奶瓶安慰的習慣。實際上夜間用奶瓶喂養的安慰性因素大於營養因素,久而久之奶瓶就變成了孩子的依賴。這個年齡的孩子夜間不需吃喝任何東西,所以要逐步停止這個習慣,但前提是白天一定要讓寶寶吃飽。如果他僅僅哭喊一小會兒,就讓他伴隨哭聲重新入睡,幾個夜晚之後,他就有可能完全忘記奶瓶了。

3.吃飯時候的坐姿有講究

隨著和成人一起用餐機會的增多,爸媽可以讓寶寶坐在專用的餐椅上,在吃飯的時候,要有固定的位置,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吃飯時使用低桌低椅不利於孩子的進食與消化。一般坐式比蹲式更科學,高桌高凳比低桌低凳更科學。避免蹲著吃飯、躺著吃飯。吃飯時不可狼吞虎咽,一邊吃飯一邊玩玩具,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這樣既影響食欲又不利於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