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種下石頭也開花(1 / 1)

天雲洞坐落在沿海埭頭鎮境內的大蚶山天雲巔上,山體宛如一道大屏障橫亙在我們眼前。沿著石階拾級而上,白雲在頭頂飄忽,風兒寂靜地睡去了。我們累得熱汗涔涔,卻也感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征服的快感。

到了半山亭,也就到了天雲洞的入口“龍喉”,這洞口是山岩屢經風化而形成的一個巨洞,往裏走,便是幽深的天雲洞了……

走進洞裏讓我驚詫不已!洞的四壁皆是天然石,加之洞內光線昏暗,更是增添了無限神秘,讓我體驗到了鑽洞探險的樂趣。我的腦海裏冒出兩個字:石海!這裏是石頭的海洋,我們在石的海洋裏穿行!

洞內涼風習習,寧靜可人,在這遠離塵囂的幽僻的石洞裏,我觸摸著冰涼的石壁,感到暑氣全消,一種久遠的寧靜回到我的心上。我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感覺好像進入了大地的內髒一樣。

在這大腸一樣互通的石洞群內,峰回路轉,奇景疊出,這裏石多石奇,石的形態萬千,這正應了“奇岩怪石扶洞景”的詩句。

這裏是石頭的海洋,我們在石的海洋裏穿行!

我對石頭產生了無限的遐想:石體堅貞永恒,表裏如一,渾樸剛正,孤高介節;石性沉靜淡泊,不嘩眾取寵,不隨波逐流,給人啟迪、力量和信心。雖曆盡滄桑、飽經風雲卻性情不變。故可以石為友,以石寄情,以石悟道,寄情於幽寂,超然於物外。清代書法家鄭板橋的題畫詩:“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之句;郭沫若詩雲:“蒼山韻明月,奇石吐煙雲……”都是寫石之堅貞、借物言誌的不朽之筆。

晚唐詩人羅隱曾歎這裏“滿山皆秀”。而我竊以為“滿山皆石(奇石)”更確切些。有詩人說:“這樣的年代,種下石頭也會開花”,這怪石遍布的天雲洞不是也“瑤花異草遍地開”了嗎?你看那石林不也是因石多石奇而載譽神州嗎?天雲洞上不也有東西覆船、仙人迎客、獅嘯東方、一帆風順、三十六碟、母雞下蛋、十八跳石、神龜、石駱駝、石魚鼓、石磬等秀石奇石嗎?這裏至今還流傳著與這些奇石有關的如“仙佛鬥法”、“群仙聚筳”等的傳奇故事。美麗的傳說,美麗的景致,能不讓人心馳神往嗎?

“岩石巍峨環玉闕,天雲瑞彩繞金階”,天雲洞如夢似幻。“書藏石室雲封洞,仙在瓊樓月滿天”,天雲洞用奇岩怪石構築的幽幽石洞留給我多少遐想啊,你讓我第一次對硬邦邦的石頭萌生了感情……

滴水岩眾景之中,要屬“天漿”最為稀奇。